最近在看一本讲冥想的书,书中除了讲冥想的方法外,还讲了佛教中“贪嗔痴”等思想,和人体的神经以及激素系统。实话说,这本号称是亚马逊亚马逊连续六年心灵读本的畅销书,不过是个缝合怪。
不过其中讲到的人体系统,却算是我的知识盲区,哎,好歹当年我也是备考过生物竞赛的,到现在脑子里竟然一片空白。结合书里的内容,又查了些资料,我也缝合了这篇豆腐块出来,其实上周就写得差不多了,因为当时对应时事临时加了一篇,不过这周也没闲着,又丰富了下这篇文章的内容。
这几年渐渐地意识到,人的情绪在很多时候都是受血液里的激素所控制的。让人感到不爽的激素有很多种,皮质醇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种。皮质醇本来是进化过程中提升我们生存概率的,举个例子,一群原始人头一次遇到了蛇,最开始大伙都以为蛇只不过是一支会动的树枝。最勇敢的那位老哥上去摸了一下,遂卒。旁边的一位当场傻了,顺势瘫倒在地面,也一起领了盒饭。现场还能拔起腿来逃跑的人,因为进化出了“皮质醇”,就跟嗑兴奋剂差不多,相当于加了个buff,皮质醇基因也跟着跑出来了,一直遗传了下来。
这还不算完,皮质醇基因在部落里普及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进化。为了缩短下次遇到危险时瞬间慌神的时间,我们的神经系统会自动地把之前遇到的危险片段剪辑成小电影,一遍遍地在自己脑中回放。这就让人不定时地感受到压力,身体也会自动地分泌皮质醇,等兴奋劲一过,人会不由自主地感受到疲劳,怎么都休息不过来。
如果皮质醇浓度长时间地处于高位,往往会习惯性的情绪低落,啥也不想干,干啥都消极,还特别喜欢吃东西,严重的甚至会得抑郁症。为了不当个抑郁的胖子,最好的办法就是多运动。之前我弄混了一个概念,以为运动可以分泌多巴胺,就会让人快乐。但是,运动分泌的多巴胺并不能让人快乐,但是内啡肽可以。多巴胺是一种奖励机制,你得到了想要的东西,比如吃了巧克力、与爱人相拥等等,多巴胺就分泌一下,让你觉得很爽。而内啡肽是一种补偿机制,长跑的过程很痛苦,但过后身体会分泌内啡肽,对你进行补偿,也会让你觉得很爽。两者的区别在于:多巴胺是一种即时满足,这种快感是比较易得的,玩农药、看个剧、刷抖音,大脑立马就会分泌多巴胺;内啡肽是一种延迟满足,它的分泌是吝啬的,一般要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才能获得,这样获得的快乐不见得猛烈,但是绵长,有后劲,也许这就叫幸福吧!
追求激素的平衡,算是用魔法打败魔法。而冥想的作用,就是要控制脑子里不断回放的小电影。入门级冥想的操作也很简单,随便找个舒服的姿势坐下(躺着会睡着,可用于助眠),闭上眼,一边数数,一边呼吸,如果思绪溜走,就拉回来,反复这么训练。冥想的关键是排除杂念,控制思绪,以此来训练大脑。很多研究都表明,长期的冥想可以有效地降低皮质醇浓度。我个人在冥想中,会以更平常的心态来审视自我的快乐与痛苦,快乐往往没有自己设想得那么爽,这才导致了失望,痛苦发生的那个时刻,其实也没有那么难以忍受,可会在不断地回忆中继续发酵。快乐与痛苦在冥想中,更像是两种颜色,我知道它们的不同,也会尽量平和地去观察它们。当然,对于冥想,我也只是入门,以后有什么新的收获再分享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