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后,我和老公决定一起出去散步,刚走出电梯,他给我读了句刚从手机上看到的一句话:简单重复的努力,是自欺欺人的伪勤奋。
我思考了一下说:嗯,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不愿走出舒适区。
然后我接着问:你觉得我们常说的“走出舒适区”中的这个舒适区指的到底是什么呢?
他思考了一下说:应该是一个人习以为常的东西。
我:你的意思是,舒适区是个东西喽?
老公:不,应该是习以为常的事物。
我:那就是一个事物喽?
老公又思考了一下,说:应该是一个人习以为常的一种状态。比如,在工作中,一个人不愿接受有挑战性的工作,喜欢做自己熟悉的简单重复的工作。这种状态就是我们说的舒适区。
我:你说的我同意。你说的这种状态,其实可以有更专业的说法。
01 什么是心理舒适区?
我今天在读《了不起的我》这本书,刚好看了“心理舒适区”相关方面的介绍。
作者陈海贤是一位心理学博士,目前是一位心理咨询师。
他认为,真正的心理舒适区,指的是应对环境的固有方式。
很多人认为,心理舒适区意味着熟悉的环境。
在一个环境中呆的时间长了,习惯了。渐渐地,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只能沉溺于中,失去了斗志和挑战自我的勇气。
换个环境,也许可以重拾自信和勇气。殊不知,如果仅仅改变环境,却不改变应对环境的做事方式,结局只能是重蹈覆辙。
就拿职场来说,当上司分配工作时,只选择自己熟悉的事情;当经理开会让大家踊跃发言时,担心提的建议被人反驳,从不发言;当同事提出无理的求助要求时,担心得罪人,硬撑着把活揽下来,最后导致自己的工作没做好。
长此以往,无论换多少份工作,结局都一样:这不是我喜欢的工作。
因此。走出熟悉的环境,并不意味着走出了心理舒适区。只有改变应对方式,才是真正走出了心理舒适区。
02 如何走出心理舒适区
我们知道了,只有改变应对方式,才是真正走出了心理舒适区。
那么,什么是应对方式呢?
作者指出,这里的应对方式,指的是怎么处理生活中那些困难的事情。
当面对上司开会让大家踊跃发言时,担心自己的建议被驳回,而选择沉默。
在这件事中,那个困难的事情就是:害怕建议被驳回,在同事面前丢脸的恐惧心理。而沉默就是处理这种恐惧心理的方式。
改变应对方式,可以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是改变行为上的应对。
比如,勇敢的提出自己的建议。
第二层是内心情绪上应对。
比如,提建议没什么可怕的,最起码提建议说明我有思考,而且还可以促进大家交流,进一步促进自己深度思考。即使被驳回了,也知道我的建议不足之处在哪里,可以促进反思。
当我们感觉自己无法走出舒适区的时候,不要执拗于环境,而是应该反思自己应对犯难之事的处理方式。
蔡康永说过:
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
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
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走出舒适区,是一个人成长的首要也是必要条件。活在舒适区里,你以为你错过的是星星,其实不然,你还会错过月亮和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