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毛志杰(家长课堂)
“假期”本来应该是个休息的词汇,但是,在孩子们的印象中,“假期”几乎就是“作业多”的代名词。寒假就要到了,亲爱的老师,到底该不该给孩子们布置“寒假作业”呢?
江苏卫视播出了一档讨论“中国孩子寒假”的节目。请的几个老外纷纷对中国孩子的“寒假作业”表示很不理解。 有个老外非常肯定地说:“有我也不会做的!”真不知道老师们听了这话心里啥感觉。
作为嘉宾参与讨论的柳岩十分惊讶地问在座的几个老外:“你们所有的国家寒暑假都没有作业吗?”
一个老外说:“假期就要休息,当然没有!”
还有个老外补刀说:“更可笑的是,中国学生的寒假作业中还会布置这么一篇作文‘愉快的假期’,我真不理解,这样的假期哪里愉快了?”
宝爸想到了自己小时候,那时都是有统一的寒暑假作业本,每天写上一到两页,才能在假期结束时完成。甚至不如不放假时还有个周日可以休息。
小宝在一旁也很郁闷。
小宝想起了自己小学时的寒假、暑假,也是每天都想着作业的事情,如果想出去旅游几天,就必须在平时“多赶几页作业”。
而且,假期作业也是老师们促进学生“考出好成绩”的工具。考好了,假期作业就少些;考不好,就得多做假期作业。
其实从这方面看,对于学生来说,假期作业其实就是一项“负担”乃至“惩罚措施”。
“惩罚”的假期的确很难过得开心。
小宝属于那种“作业不写完就不安心”的孩子,所以,看了几个老外关于“假期作业”的谈话感到格外郁闷。
宝妈说:“要是假期真没一点作业的话也不合适吧?等开学不都忘完了吗。”宝妈的担心也有一定道理。
宝爸说:“如果从字面上理解,‘假期’其实就应该是休息的时间,可是,现在几乎都成了‘作业多’的代名词了。”
宝爸的话一定会受到很多孩子们的赞同,但是,宝爸也并不会贸然同意几个老外“假期不给孩子留作业“的观点。
“毕竟,文化和教育模式的不同,形成了不同国家对于‘假期’的不同看法。在咱国家,如果不趁假期多复习复习,就很容易‘掉队’。”宝爸分析说。
宝妈说:“这不刚考试过,小宝的同学小刚被他妈妈报了很多假期学习班。”言语间透着同情的语气。
两人正讨论着,江苏卫视的这档节目也结束了,宝爸和宝妈的讨论也终止了。
宝爸若有所思地说:“今天小宝就要考试完了,也不知道考试成绩咋样,希望能考出个好成绩。”
因为,按照从小学就形成的惯性思维,成绩好了假期作业也会轻松些。
看来,作为宝爸来说,还是希望小宝的假期不被“作业”所占据,这样就能多些时间玩耍、旅游、看看书、找找小伙伴、玩玩电脑、玩玩游戏、练练提琴......
这样的假期才会更丰富,而丰富的经历才能让孩子成长为一个全面发展、懂得快乐的人。
宝妈说:“放心吧,小宝的老师比你有分寸!”
这是小宝进入初中的第一个假期,但是宝妈相信小宝老师的安排。
其实,只要老师们从孩子的角度看待“假期”,再想想自己当初的假期经历,就都能够布置出科学合理的“假期作业”。
你孩子这个寒假的作业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