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读书,我没有太多高效的方法,虽然看了很多所谓高效读书、高效学习的方法,十倍、百倍的提升效率的方法,但似乎都没有太多用处,最后还得是靠吃苦死读书。看来是个人的IQ不够?
我们为了什么而读书?为了学到一门本领、为了出人头地?目前看来,是为了打好基础,培养自己自学的能力。读书是有用的,这个是无可争辩的事实。读书使我成为了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第一个名牌大学的大学生;读书使我从村里走到镇上,从镇上走到县城,从县城走到大城市,从大城市到一线城市;并找到了稳定的工作,使我成家立业,还能帮帮家里。小时候空泛的读书理想基本已经破灭,余下半生已经不大可能为国家做出大的贡献,但仍想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心力。
关于读书,有了几次的心态变化。小时候,为了考100分而学习,成绩也还可以;进了大学,学习的方法和思路不对,也没有调整好心态,学习成绩不突出,现在有点后悔。工作之初,没有理解到终身学习的真谛,工作不温不火,换了工作单位才知道努力,但太看重工作,虽然拿了很多年的优秀员工证书,但对自身的学习提高不够重视。一段时间没有了反思,并放松了心态,也错失了不少机会。直到现在,个人工作方向转型,才发觉学习的重要,才重拾学习的热情,才有了终身学习的决心,才有了专注学习的定力。
关于读书,不外乎对于知识的积累、心灵的修炼、思想的交流、专业效率的提升、通过分享提升更多人的认知水平这几方面的目标。
关于知识的积累,读得多了,自然就能够理解了。但是需要考虑效率的问题,人的一生时间有限,而知识是无穷无尽,那么我们需要学习的基础知识加上专业知识就够了,需要掌握底层的逻辑思维,和事务的第一推动力,这样思考则更深刻、更全面,也可以叫做有深度。新知识需要与已学的知识联系起来,才能理解得更加深刻牢固。基础的知识目前掌握的水平还可以,目前还差专业知识需要下苦工努力学习,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
关于心灵和个人品质的修炼,需要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中学习,需要读一读周易,也需要学些外国的心理学、伦理学等科学理论,清晰自己的思路,从理论上的学习转为个人的言行,内化为个人的素质。
思想的交流十分重要!现在感觉到越来越重要!不同的人对一件事情的看法差异极大,十分有意思,这也是丰富认知的有效途径。人的思想有些有逻辑,有些仅仅是发散,有的甚至没有什么营养,只是消磨时间说一些不着边的话。这其中没有高下之分,没有对错之分,将他看着是一种思想的特色,就很有意思了。思想和个人的阅历紧密相关,和个人的人生紧密相关。有的人睿智,有的人相对来说比较笨拙,但是总有参考意义。
专业的知识涉及到个人职业,为了更好工作,必须懂得一些专业知识,并且需要成为领域的专家,才能被叫做专业人士。专业人士是一个很好的称号!
具体关于如何才能读好书,不外乎选好书,认真读,读到精髓。很多方法,也有很多工具,最主要是要和已知的内容关联起来,并形成体系,并构建起有效的逻辑结构和层次关系。
读书可以有目的,也可以无目的。有目的可以高效,无目的可能产生意料之外的惊喜。可以向专家学习,也可以和专家交谈,其实没有固定的模式,每人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最好。
一种很厉害的方法叫做费曼学习法,还在学习该学习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