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停用朋友圈的一个月里

    早上醒来打开手机微信看底部有没有小红点,然后点进用手指滑动页面,刷朋友圈和刷牙一起成为每天的日常;下课或工作的间隙打开朋友圈看别人在做什么,点赞或评论或做潜水党,默认内心松懈需要解疲,为下次聊天准备话题;搭公车或地铁甚至步行的路上,手机里热闹的朋友圈朋友的一言一语是最稀松平常的陪伴……在我关闭朋友圈之前,刷朋友圈这一意味着一天的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在我生活已循环了至少两年。当我拥有手机,手机成为生活的标准配置,依附于手机的微信朋友圈也就自然而然地与我的生活紧密。也就是,我买了手机,手机养成我的习惯,刷朋友圈。

     刷一下没什么,消遣时间而已;刷一下没什么,浅微了解下朋友而已;刷一下没什么,我为我即将发布的内容提前视察下语言环境而已;刷一下没什么,生活被人围观增强存在感而已。渐渐地,朋友圈代替了我生活的日记本,与人联系的电话本,了解资讯干货的备忘本,已经成为口袋里闪烁光芒的微缩世界。

     朋友圈演变成我接触外界的一个触角,细微地伸展,愈来愈多,多到我无法厘清。那个毕业了半年还未见工作行动的拖延症朋友A,在朋友圈里却愿景满满怀揣初心;那个无论什么食物都要摆拍、某个人和她聊天聊了什么内容都公开、迟到或早到都要在朋友圈打卡的朋友B,当我们见了面却是绷紧的严肃脸;平时聊天中永远不失自己意见的话痨朋友C,在朋友圈只有转发从不多说。那位在聚会时情绪起伏的朋友D,一言不发事后再通过朋友圈表述心迹。我发现我越来越看不懂这些曲折的暗示,或者说看懂了也无可奈何。大部分人的生活在我眼前透明地剖开,我听到了他/她的自言自语,看到了他/她在那家餐厅就餐,看了哪部电影,最近在做什么事、抱怨什么、念叨哪些口头禅,它们都存在那里,但我的手无法伸过去,聊天记录为零的我们内心的墙壁依旧高筑。而那些与我合拍的人,面对面地聊天比在朋友圈互动更让我觉得有趣。也许你会说,那可以选择屏蔽啊。没错,屏蔽了部分人确实可以减少一定的信息接收量,但我们有对象地选择接收信息或者关闭,却始终是同一个范畴内。我们凭喜好选择了关注的侧重点,却忘了其实我们也可以不选择,即放弃选择的权利,不作为。

    一开始关闭朋友圈的那几天我好像失去了做事时断点的节奏,怅然若失,如坐针毡。掏出手机猛刷朋友圈的画面在脑中反复播放,原来这就是改变网络习惯的滋味。思考一下,从很久以前我们有了申请QQ开始,到QQ空间互踩留言,到QQ列表里多到自己分不清的好友;再将阵地转移至微博,发布的新鲜事单薄了些就@微博好友,增进交情充沛意义;再到更私人化的微信,重温和玩QQ那会开始的友谊或更深入了解新朋友。

就像美国埃默里大学的英语教授马克·鲍尔莱因在他书中《最愚蠢的一代》说的,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99%的事情对于别人而言根本毫无意义。年轻人处于构建自己身份的年龄,他们必须寻找同盟,他们必须稳固自己——通过模仿别人。他们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必须随时查看朋友们在做什么否则就精神紧张注意力无法集中。

     长期如此,让我更想征服自己的冲动和意气改善这一局面。就我而言,花费在了解他人生活的时间已超出一个合理的额度,虽然尝试过渐渐减少刷朋友圈的次数,仍然解决不了刷朋友圈这个喜好,刷朋友圈仍占据精力的一部分。我想知道,割离了社交触角的我还能不能与朋友维持交情。我想停下来,将注意力投入在培养爱好方面,会是如何。

   我喜欢听陈奕迅的歌,其中最吸引我的是歌词,而且黄伟文作的歌词比林夕的在我手机的音乐播放器里循环次数更多,于是这个月里我找来黄伟文的书来看,想了解我所喜欢的这些词是怎样被写出来的;我喜欢手绘,使用铅笔和针管笔画了二十几幅后,在这个月我决心向他人指教,指点迷津。借他人之眼的我现在清楚看到自己的不足,开始转变过去固有的绘画观念;我喜欢看电影,这个月里我将最近喜欢的一部电影的观后感写下来发布在简书,结果有小伙伴留下评论甚至链接进行交流,让我收获到更多好电影;我喜欢烹饪,往往是信手捏来不成火候,热情容易因失败而中断。这个月我坚持每天在下厨房APP里更新作品,在新学几道工序复杂的菜式里练习刀工,掂量调料,把控火候。同时,待在厨房的时间越久,越体会到母亲的不易。做一天的饭和做一个月、一年、一辈子的饭,是截然不同的感受。我较少听到我妈不知买什么菜的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她没有这一困惑,只是我理不理解罢了。

    生活处处是可供参悟的语言,在所做的事情上用心深入一点,就像素描过树叶的明暗后我会对路上看到的树木观察凝视;看了伊达千代的《色彩设计原理》后开始反思自己的穿衣颜色搭配……很多潜在的知识和道理就这样一点一点地浮现,有了意识才会有行动。

     这是停用朋友圈一个月我生活里的总体变化。其实远远超过我当初预设限制的时间,但目前也打算一直停用下去。虽然我偶尔也发布自己的动态,也会打开几个人的主页看有什么内容。但我已不像从前那样热衷于点赞和评论,而是保持对他人展示的生活及他们谈论的热点一种后知后觉的钝感,通过聊天或见面了解对方近况。放眼当下,更多留意身边的人和事。

朋友圈这个小世界是当下这个信息过剩时代的一个投影。正如原研哉在《设计中的设计》所谈到的,

     世界上的每个事情和现象表面都被刨成很小的信息碎片,如切割下来的草屑般在媒体空间四处飞扬。无论愿不愿意,我们的大脑都不得不与这些信息碎片接触,结果,无数断裂的知识黏在我们的大脑上。我们脱离了将知识引向想象的轨道,将思考的列车完全停下来。信息的发送方只顾着向接受方投掷破碎的信息片,而接收方则已开始把接住信息当成了目标,避开了深究的麻烦,同时也完全陷入了一个“捉信息”的游戏。我怀疑这就是创造力被僵滞在传播中的问题所在。

     朋友圈同样有这个“捉信息”的游戏设置,而且被我们附加了完美形象。正如我前面讲到的那些朋友,我们无法做到线上线下都保持真实自我。因此如果仅从朋友圈判断出对方是一个怎么样的人,难以做到客观。一个人背后的艰辛无法全部通过朋友圈坦露,很多乐观积极的话也只是在给自己打气。在反馈中我们被训练出一种思维,只宣扬正能量。报喜不报忧的心理也让朋友圈逐渐失衡,仿佛那里只容得下我们幸福的证明。不幸福的那些则通常借用流行网络词或者只是发几个表情,进行有限的宣泄,旁人只能略知一二。同时我们只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一味地做信息接收者,然而更多的信息意味着内容的肤浅化。我们迷失方向,失去自己的判断,思考流于表面。手指不断刷过屏幕,大脑空空如也。

    与他人展示的众生百态、传播热点新闻的朋友圈脱节,可怕吗?可怕的是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有权力切换自己人生的活法。





(另:停用朋友圈的第二月详见文章《七月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242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769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484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133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007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80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496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190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64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49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30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05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67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89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60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75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50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