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
子贡曰:“诺,吾将问之。”
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
曰:“古之贤人也。”
曰:“怨乎?”
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出,曰:“夫子不为也。”
《论语·述而》
第一句:“夫子为卫君乎?”先看看当时的历史背景。
当是时,太子蒯聩得罪了灵公最宠爱的夫人南子,遭流放,逃到晋国。卫灵公薨,太子还逃亡国外,于是直接传位给孙子公孙辄(蒯聩的儿子),晋国赵秧打着助蒯聩夺位的名义,攻打卫国。
所以冉有问:“夫子为卫君乎?”孔子是否支持卫君(公孙辄)呢?不是南怀瑾先生理解的孔子想成为卫国的国君。
卫国父子争国,公孙辄与蒯聩内外对峙,双方各有理由。对蒯聩而言,他是卫灵公的太子,只是被逐出奔,灵公薨后,他完全可以回国继位,并且,在位的恰是他的儿子公孙辄。而对卫君辄而言,祖父卫灵公薨时,父亲蒯聩流亡在外,他的君位直接继承自既是祖父,又是卫君的灵公,而父亲蒯聩不但被逐后投奔卫的敌国晋,而且反而入于卫国,所以,卫君辄拒父也完全正当。
在这种父子、君臣关系的纠缠之中,双方又均失礼。蒯聩虽然是父亲,但同时也是臣子,以臣攻君,是为失礼。卫君辄虽然是国君,同时也是儿子,以子拒父,同样失礼。父子争国,酿成一场人伦政治悲剧。孔子对双方的所作所为都不支持。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这句是论语的名言。伯夷、叔齐两兄弟让国与卫国父子争国,形成鲜明对比,故孔子美之。
伯夷、叔齐:两人都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位王子,伯夷为长子,叔齐是三子。孤竹君生前有意立叔齐为嗣子。孤竹君死后,按照当时的常礼,长子应该即位。然伯夷不从,说:“应该尊重父亲生前的遗愿,国君的位置应由叔齐来坐。”于是他弃位离国出走。大家又推举叔齐,叔齐说:“我如当了国君,于兄弟不义,于礼制不合。”于是也离国出走,和他的长兄一起过流亡生活。及武王平殷乱,天下宗周。周朝取代商朝,而伯夷、叔齐不肯降周,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后饿死首阳山。
伯夷、叔齐不降其志,不辱其身,抱志守国,最后舍身殉国。子贡问:“怨乎?”他们这样做,是否有怨言呢?孔子答:“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想必孔子自己也感同身受。晚年孔子周游列国十余年,颠沛奔波,多次遇困涉险,欲推行其道而不得。然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无怨无悔。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若果能求仁而得仁,何怨之有?
这就是君子信条:君子对自己选择的路,不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