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今年读一年级,他们班里有这样一位妈妈,总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够优秀,她会亲力亲为地为孩子打点好一切,甚至还会亲手帮孩子写回家作业。
我和这位妈妈私底下交流过一次,在她看来自己的孩子自主性不够,所以她要尽全力为孩子做好一切。对此,我专门自省了自己的教育方式,发现其实我的心态和这位妈妈很像,会担心孩子离开家长就什么都做不好,所以总忍不住要管他一把。
不知道作为家长的你,是否也有和我们一样的焦虑:觉得孩子不够自觉,没有了自己的监督,就什么都做不好了?
在梅拾璎的《唤醒孩子的内驱力》这本书中,有说到:“找到自我的孩子,很容易沉浸到一件事情中,独立意识萌芽,从而发现属于自己的目标,渴望探索,专注于行动,内驱力奔涌。”
其实,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充分激发孩子的内驱力上,而不是在督促和帮助孩子做事情上面。而内驱力就是指家长如何调动孩子全部力量不断学习和探索的动力。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通常那些不焦虑的家长,才会真正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作为家长,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唤醒孩子的内驱力,让孩子积极主动的成长。
一、构建和谐亲密的亲子关系。
你是否发现,很多关系和谐与亲密的家庭,他们的孩子通常都特别听话。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和谐与亲密的亲子关系是让孩子听从父母的前提,通常只有那些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被关怀、被满足的孩子才会懂得父母对他的爱,相反会更加理解父母。
要构建和谐与亲密的亲子关系,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了解孩子。
我们了解孩子,既要了解他的兴趣所在,也要了解孩子的问题所在。
针对孩子的兴趣,我们应该给予引导与支持。比如孩子喜欢画画,我们可以在家为他们提供画画的环境与作品展示的区域,不必因为担心画画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而加以阻拦。当孩子有了某方面兴趣的时候,他会不断探索、不断挖掘深耕,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会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会享受整个探索的过程,体会到成就感。
相反,针对孩子所存在的问题,我们找出根本原因,帮助孩子重建信心。比如当孩子缺乏学习动力,我们必须要了解孩子因为什么原因出现这种情况,并给予一定的帮助与支持。
2、看见孩子。
在亲子关系中,看见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被关怀、被理解和被尊重,这样孩子才会获得对世界的满足感和安全感。当孩子被看见的时候,父母也会从中看见自己,并高质量地参与孩子的成长。
首先,面对孩子做得好的地方,我们务必要掌握两个原则:看见后立刻表扬,表扬越具体越好。因为延迟的表扬会弱化孩子心灵上的满足,不具体的表扬会让孩子充耳不闻。
其次,面对孩子存在的缺点,我们既要看得见,也要看不见。看见孩子的缺点,不要立刻指出来,因为孩子需要空间去成长、试错和纠错。
3、体谅孩子,才会有相同的回报。
作为父母,我们不要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打断孩子,让孩子去做我们想让他们做的事情,因为这样会让孩子感受到不尊重。只有充分体谅孩子,站在换位思考的角度,我们才能从孩子这里获得相同的回报。
二、敢于放手,懂得助推。
相信孩子,敢于放手,是让孩子自由成长的最好方法,越是自由的孩子越是自觉。但是自由并不是放任不管,自由的前提是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对孩子放手,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相信孩子的能力,舍得让孩子走弯路。
很多家长害怕孩子走弯路,会过度干预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其实这种做法反而会让孩子无法自己掌握学习和生活的节奏,并且无法形成主动性。
作为家长,我们要学会放手,舍得让孩子走弯路。因为走弯路的过程,也是孩子自己探索与积累的过程,只有当他内在的力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会对外界有个准确的判断,以至于今后的道路不再走弯路。
2.让孩子保持自信心。
当孩子面对困难想逃避的的时候,我们要想一些办法把孩子逼出舒适区,一方面要给予鼓励,另一方面要做好督促。我们要想办法将孩子的注意力从为难情绪转移到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上,内心从“我不行”转变为“我不怕”。当解决了问题之后,孩子的内心才会建立起自信。
3.当孩子面对困难或者障碍的时候,作为家长要懂得助推。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免不了会遇到困难或者障碍,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多给予关注,并助推孩子一把。
面对小困难,我们可以给予鼓励,让孩子凭借自己的力量去克服;但是面对大障碍,我们就有必要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孩子度过难关。
三、不断学习,与孩子共成长。
作为家长,我们的行为表现时刻影响着孩子。因此,想让孩子各方面都优秀,我们首先要反省自己是怎样的人。通常,优秀的家长,都是和孩子一起成长的。
要与孩子共同成长,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给孩子做学习的榜样。
这里所说的学习是贯穿了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各方面,只要我们从不会到会到精益求精的过程都算是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让孩子看到自己是如何克服困难、不断坚持下来的,从而激发孩子的进取心。
2、自己出类拔萃,孩子才会更好地成长。
通常,坚持自我教育,并不断学习与反思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家长,更能为孩子做好表率和示范。不论是学历的高低,只要家长具备了上述的特质,他们看问题通常会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所以,孩子在他们的影响下,会成长地更好。
可以看到,只有摆脱对孩子的焦虑,不断激发孩子的内驱力,我们才能让孩子获得持续不断获得学习与探索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