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督导课,申请个案督导的是蔡蔡(_)。
个案内容有一点绕,原本个案主体是个孩子,十四岁,男孩,表现为内向、精神不振、沉迷于游戏,成绩下降,孩子本身无求助愿望,由母亲陪同前来。主诉由母亲代替,听到几段叙述资料稍加整理:母亲是全职妈妈,将孩子带到3岁因为顽皮难带就帮孩子办理了全托入园手续,孩子全托到6岁。小学住家,孩子聪明调皮,母亲觉得管理孩子吃力,到初一时再次被送寄宿学校就读,后听人家说学校管理非常严格,不遵守规则的学生会被打骂,担心孩子太调皮而挨打就帮孩子转学到现在的学校,进入初二后孩子开始沉迷于网络游戏,成绩下降明显。多次规劝、讨好均无果,求助孩子的父亲,父亲第一次用迅猛的男性大家长作风强行压制住了孩子,但在卷土重来的第二次较量中孩子表现出了对父亲很顽强的反抗,父亲在情绪一度失控的情况下居然拿起了菜刀挥向了孩子⋯(而此刻的母亲在面对如此危急的场面时内心竟然是平静的)
当时在座的七位参加督导组的学员们在聚焦个案的同时都出现不同层度的反移情,集中体现在孩子母亲的身上,有指责、(虚伪、冷漠、自私)愤恨、(不负责任)等等,激起了对孩子的同情与疼惜。苏老师关注到了这一情绪化的弥散当即觉得让我们现场演绎一下对母亲的质疑也叫面质,谭照被指定饰演母亲一角,我们其他的人都集中火力向她抨击,她低着头默不作声,当我们将各自的情绪通过语言对着饰演者宣泄了之后,苏老师说让我们都安静下来再听听谭照作为饰演者听到我们的质问与批评时她的内心会有什么感受?谭照缓慢地抬起头双眼饱含着委屈的泪水低低地申诉着:"你们都说我不负责任、冷漠、自私⋯你们又有谁是真正站在我的立场去考虑问题、解决问题的呢?我一个人在家买菜做饭带孩子洗洗涮涮很辛苦,谁又体谅过我心疼过我,每天一睁眼忙的就是孩子就是这个家,那我呢?我就不需要交朋结友,就不可以有自己的生活吗?把孩子送幼儿园全托难道有错吗?孩子大了我带不了了我把他送到专业机构去接受教育和培养错了吗?我怎么就是不负责了?上学我花钱送他去好的民办学校不也是想让他有个好的学习环境吗?他上学寄宿我一周去看望三次,难道就不是关心吗?怕他吃苦挨打又托人帮他办转学,我怎么就冷漠了?⋯在你们看来我就应该放弃自我,牺牲自我去满足孩子需求、满足这个家的需求是吗?你们有在乎过我的感受吗?凭什么这么对我?"沉默,这一刻所有的人都自觉地选择了沉默,再回到个案时每个人的情绪都变的柔和了。
最终苏老师提出了今天的督导主题:解决如何做到与个案共情 首先回到个案自身,面对一个3岁的孩子很麻烦、很累、很崩溃,送去幼儿园是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交给幼儿园就是交给了专业人士,是信任是依托是问题解决的一个出口。从精神动力性角度出发要看到母亲的早年生活的现实情境中存在令她不堪承受的情感体验进而导致她运用了理智化和情感隔离的防御机制,并对此产生了适应性,所以只要在母亲的现实生活情境中出现了她认为所不能承受的情感体验就会无意识地启用理智化和情感隔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觉得这位母亲看起来很冷漠、很麻木的原因)这股自我防御能力非常坚定、非常强烈。如何帮助她看到一个已经成长了的自己,学着去放下对这些防御机制的桎梏,帮助她试着去接受害怕、恐惧冲突发生时所带来的情感体验。解决这些1.要清晰目标(咨询目标与个案探讨设定)2.设定评估(初访访谈1一3次完成)3.把握咨询节奏(永远做你能做的事情,要与个案保持在同一水平)。
最后对个案亦或是咨询师我们要知道精神动力性助人方法的首要主题乃是:我们对自己越诚实,我们就越有机会过上一种更为满意和有益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