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看
1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今译】
西下的太阳无限美好,只是再美好,也已接近黄昏时刻。
【出处】
唐·李商隐《登乐游原》
【全文】
《登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赏析】
《登乐游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作。此诗赞美黄昏前的原野风光,表达自己的感受。前两句点出登原游览的原因:由于黄昏日暮心情不适,便驱车登上古原;后两句极力赞叹晚景之美:在夕阳余晖照耀下,涂抹上一层金色的世界。后两句诗历来脍炙人口,其意蕴非常丰富,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思想价值。全诗语言明白如话,毫无雕饰,节奏明快,感喟深沉,富于哲理。
【用意】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句出自《人间指南》编辑部主编老陈之口。(《编辑部的故事》第一集《谁主沉浮》上)
一是老陈自觉到了退休的年纪,何况《人间指南》杂志在自己手里搞到要停刊的地步,有那么一丝丝凄凉;二是牛大姐说自己老伴到年纪退休了,也开始买菜做饭了,老陈有了这样的感慨。
2
贤能不待次而举
【今译】
贤能人破格提拔。
【出处】
东周·战国 荀子 《荀子·王制》
【全文】
《荀子·王制》
东周·战国 荀子
请问为政?曰:贤能不待次而举,罢不能不待须而废,元恶不待教而诛,中庸民不待政而化。
【赏析】
贤能人破格提拔,缺德无能人立即罢免,罪魁祸首不等教育就杀掉,普通人不忙治理先教化。
本文是荀子对政治的看法。荀子认为王者之政是一种用贤罢废、诛恶化民的政治,赏罚分明,可以使人人归于礼义。处理政事要用礼和法两手。君王不要事必躬亲,要靠君子治国。另外必须明确尊卑等级,使之相互制约。荀子提出,良好的统治者应具备平政爱民、隆礼敬士、尚贤使能的品格和手段,这是他所应做的三件大事。
【用意】
“贤能不待次而举”这句话出自戈玲之口。(《编辑部的故事》第一集《谁主沉浮》上)
老陈打算退休,《人间指南》编辑部打算在内部提拔新主编,编辑部有几个算几个,都憋着劲要当上新主编。牛大姐就逐一分析了每个人的优缺点,一个一个排除。说完老刘、余德利,牛大姐将矛头指向了戈玲。戈玲就说了,举贤能不能论次排辈,有能力就能上,用“贤能不待次而举”反驳牛大姐。
3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今译】
在时局危险的时候,才可以看出那些臣子的节操;天下乱的时候,才能看出一个人是否忠良。
【出处】
南北朝·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全文】
《代出自蓟北门行》
南北朝·鲍照
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
征师屯广武,分兵救朔方。
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
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
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
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
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
马毛缩如蝟,角弓不可张。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赏析】
《代出自蓟北门行》是南北朝宋时鲍照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属杂曲歌辞。此诗通过边庭紧急战事和边境恶劣环境的渲染,突出表现了壮士从军卫国、英勇赴难的壮志和激情。在表现壮士赴敌投躯的忠良气节时,穿插胡地风物奇观的描写,是南北朝时期罕见的接触边塞生活的名篇。
【用意】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这句话出自李冬宝之口。(《编辑部的故事》第一集《谁主沉浮》上)李冬宝说的是这俩句,但是字幕打的是“时为鉴诚杰,世乱识忠良”。
牛大姐逐一批判之后,李冬宝主动接过牛大姐的话头。李冬宝觉得,不能看着牛大姐和戈玲两位女同志走上险象丛生的仕途,要是非得有人走上这条凶险之路,也得是大老爷们。在时局危险、天下乱的时候,才能看出谁能挑起大梁。“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李冬宝也是憋着劲当主编啊。
4
还君明珠双泪垂
【今译】
归还你的双明珠我两眼泪涟涟。
【出处】
唐·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全文】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唐·张籍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何不相逢未嫁时。
【赏析】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是唐代诗人张籍自创的乐府诗。此诗具有双层面的内涵,在文字层面上,它描写了一位忠于丈夫的妻子,经过思想斗争后终于拒绝了一位多情男子的追求,守住了妇道;在喻义层面上,它表达了作者忠于朝廷、不被藩镇高官拉拢、收买的决心。全诗以比兴手法委婉地表明态度,语言上极富民歌风味,对人物刻画细腻传神,为唐诗中的佳作。
【用意】
“还君明珠双泪垂”这句话出自李冬宝之口。(《编辑部的故事》第一集《谁主沉浮》上)
戈玲到李冬宝的家里,和李冬宝合计怎么夺总编的印把子。李冬宝是怀着死心的,一心憋着谈情说爱为主、图谋篡位为辅。李冬宝越是表达对戈玲的追求,越暗示,戈玲是越抗拒。戈玲干脆就说,得给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全方位认识李冬宝。李冬宝用“还君明珠双泪垂”这句,对戈玲的感觉进行了总结概括。
5
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
【今译】
得到十匹好马,不如得到一个善于相马的伯乐。
【出处】
东周·战国 吕不韦 《吕氏春秋·离俗览·举难》
【全文】
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得地千里,不若得一圣人。
【赏析】
得到十匹好马,不如得到一个善于相马的伯乐;得到十把利剑,不如得到善于铸剑的欧治;得到土地千里,不如得到一个圣人。
得到十匹好马,只不过是十匹好马而已,而得到一个伯乐,却可以发现和得到更多的好马。这两句比喻说明要善于任用能够发现和举荐人才的人。
【用意】
“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这句话出自戈玲之口。(《编辑部的故事》第二集《谁主沉浮》下)
老刘心里也打着当主编的小九九,觉得其他人虽然有能力有干劲,但是缺乏把握全局的能力,都不是帅才,并说出了“得十良将,不若得一韩信”。李冬宝就问戈玲有没有这句话,戈玲说,有这个意思,但不是这么说的,古人讲“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李冬宝、戈玲还调侃老刘,把大家伙当人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