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再放大航拍照片发现,原先我怀疑东边“那条小河里尽是淤泥,即使是隆冬季节,河面上也不见冰块”的猜测是不正确的。在后宰门街上有不少行人,有四个人是在对面的河边上,其中一个很可能还是个孩子。他们的注意力一定是在小河里。水面上清晰地出现了四个人的倒影,可见那时候的河水是比较清澈的(原先我以为有几个人站在淤泥里寻找什么)。
与现在不一样的是,这条小河与前面的玉带河是不相通的。翻看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一张航拍照,这里的河面是杂乱无序的,完全没有过去皇城的影子。
再看六幢U型平房,原先每幢房子究竟开有几个门?这在航拍照片上寻找不到答案。
我家旁边的那个水泥平台出现在什么时候?
整个大院内的房子是谁编号的?编号为什么会是杂乱无章?六幢U型平房为什么被编成为1幢、2幢、3幢、11幢、12幢、13幢?
那两个古代的石墩是在兴建U型平房时挖出来的吗?为什么没有移走?
我家前面草地上那个埋在地里的界石是怎么一回事?
一张拍摄于1946年的黄埔路4号U型平房航拍照片,引出了我数篇浅显的解读文字。即使这样,还是有着许多需要探究的内容等待着新的线索被发掘出来。
在没有确凿的史料旁证下,更多的解读还是我的推测。
暂且就到这里吧。
2015-07-16 21:44:27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