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读消化不了,每天一篇的速度,非常慢地将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短篇小说集《跳舞女郎》读完了。即便这样,实话实说,其中的一些篇章读得我云里雾里,请允许我挑选自认为读懂的几篇回味一下。
《发饰》:“我”正在大学读研究生,同时深陷对一个男人“你”的爱恋。恋爱中的女人总是希望展现最好的自己给对方,所以,“我”总是在时装折扣连锁店菲林地下室里淘一些距离“我”的尺寸就差一点点的时装,从外套到内衣。为了得到“你”的爱,“我”甚至不惜放弃自己的学业……然而,青春终有戛然而止的时候,“我”不想总是只能到菲林地下室为自己买衣服,就离开了“你”,认真读书进入了学术界,并小有成就。同时,也结婚生子有了一个中产阶级稳定幸福的家庭。很多年以后,“我”与“你”在一次学术会议上不期而遇,“你”惊诧地看着“我出自美发沙龙的发型,修身的红色连衣裙,时髦的靴子”,而“我”回到家里,“你却还没有离开……”到这里,阿特伍德已经将《发饰》写到了结尾处。两个有理想的年轻人,因为相爱希望能够携手到老,又因为想要得到社会的承认而不得不分手。人到中年一对曾经的恋人邂逅,看到对方都以最好的状态生活着,我以为故事也就这样了,但是,阿特伍德的结尾呀,读完让我忍不住写了一句话发到微信上:神结尾,读着真让人绝望——还让想成为写作者的人怎么写下去?“你一定不会想要回去的吧?那种潦倒,那排渐次破败的房子,那份迷人的绝望和空虚,那份恐惧?你一定不会愿意被永远地困在波士顿泥泞的街道上。你本该再小心一点的。我试着告诉你我们的结局一定会很不如意,我们的过去并非你所记得的那样,你是在欺骗自己,可你拒绝了我的好意。再见,我对你说,静待你的回眸,忧戚的、惆怅的。你应该转身走远,经过那几只大行李箱,拐过角落,走进洗衣房,消失在双筒的洗衣烘干机后面;可是你却一动不动。”《发饰》结束,请注意这一句:“你应该转身走远,经过那几只大行李箱,拐过角落,走进洗衣房,消失在双筒的洗衣烘干机后面;可是你却一动不动。”它像粘合剂一样黏在我的记忆里,纵然是忙乱的工作状态,都会蓦然想到“我”和“你”:“我”会不会听从“你”的呼唤,从贴满“你”的影子的家里逃离出去追随你而去?
(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可见,“从此以后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的日子”,是一种敷衍的结尾,所以,正在热映的电影《爱乐之城》也没有让携手趟过艰难日子的情侣米娅和塞巴斯蒂安,终成眷属。为什么?电影都不屑于告诉观众为什么,而是用电影特有的表现手法,让米娅和丈夫因为堵车无意间撞进了塞巴斯蒂安的专门演奏爵士的酒吧后,台上塞巴斯蒂安弹奏着以前跟米娅在一起时经常弹奏的动人音乐,影像在假设米娅与塞巴斯蒂安自爱一起的美丽画面:俊男靓女、华服丽舍、香槟云鬓、鲜衣怒马……惟其如此,米娅与塞巴斯蒂安的花开两支才更让人唏嘘不已。《爱乐之城》得以获得在我看来超出了其实际水准的夸赞,是与这个结尾密切相关的,所谓“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一偏头,昔日女友在座中,电影《爱乐之城》中最令人伤感的一个镜头)
就算有影像、音乐相伴,关于有情人黯然别离的主题,《爱乐之城》比不过阿特伍德一支笔的表现力,那真是一个神一般的结尾呀,让《发饰》成为杰作。可是,《跳舞女郎》中哪一篇不是杰作呢?《火星来的人》中相近厌倦相离有牵挂的感情,《贝蒂》中贝蒂那不可思议的逆来顺受,《著名诗人之墓》中一对恋人的比墓地更硬更冷的互相依恋……每一种情感,都被阿特伍德用点到为止的简笔瘦骨嶙峋地呈现了出来。
掠影般的描述,却能叫阅读者读过难以忘怀,很难,但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做到了。又因为阿特伍德运笔过于吝啬,有些篇章真让我难以进入,比如标题用作书名的那一篇,《跳舞女郎》。所以,才放下《跳舞女郎》,又在想:什么时候重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