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青年,源自一部小众电影《妄想症》的宣传语,却意外戳中人心走红网络,成为热词。意指离开家乡独自在大城市苦苦打拼的青年人(年龄在20至39岁之间)。他们大多独居在城市一隅,过着朝九晚五加班常态的生活,每月拿着凑合养活自己的薪水谨慎度日。社交圈窄知心朋友寥寥,自感孤独落寞却又无处安放内心。
一.现状概述及相关问题
空巢青年一词自16年成为社会热词以来受到广泛关注。根据17年5月淘宝发布的《中国空巢青年图鉴》数据,我国约有5000万人口进入空巢青年的行列,其中90后约占六成,男性数量约为女性数量的两倍。各大城市空巢青年数量统计中,深圳以307万的数量高居首位。
或是因为生存所迫,或是怀揣梦想,或是出于机会和发展平台的考虑,或是想逃离亲人爱的束缚,或是憧憬某座城市的执念……种种原因,城市成为无数年轻灵魂的聚集地。这些年轻的灵魂为城市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只是,很多时,城市带给他们的更多是无助与疲惫。
为什么要来大城市打拼?为什么明明很累却依然不愿回到家乡?到底是什么牵绊住了空巢青年?空巢青年如何才能让自己的生活多一些色彩?制度能否给这个担负着社会未来发展重任的群体,带来一些物质或精神上的改观?……
二.空巢青年访谈回答
“选择大城市嘛,因为心里有自己小小的梦想,这里相对公平机会更多,资源更丰富,实现的可能性更大吧!”
“异乡人在北上广这样的地方打拼,真的很不容易,不管在这里待多久都没有扎根的那种安全感,心中总是藏着深深的自卑。很难融入当地的生活,不管是相关政策还是与当地人的相处,很多时候都有明显的排外倾向。”
“很累,真的很累,想过回去,但是感觉回不去了。虽然很辛苦但是大城市的包容度高啊!生活这么久,已经形成了日常习惯思维模式。如果回到家乡小镇是无法被人理解的,甚至会被排斥,与其回去可能还不如在这里更自在吧!”
“闲暇的时候,更多会选择在公寓里,一方面工作一周挺累的不太想出门,另一方面如果出去参加活动或者出游又是一笔额外开销,总要省着点,再说房价这么高,也不能一辈子租房子住哇。”
“娱乐活动么?好像没太有,一般就是看看体育比赛,打打游戏吧,偶尔和同事朋友聚个餐之类的。毕竟工作了,不能像上学的时候那样肆无忌惮。面包是个缠人的问题,自己又是男的,得想法挣钱攒钱,房价这么高,不能让未来的老婆孩子没地方住,生活可能就是这样吧。”
“大学时混吃混喝,现在只能呵呵了,大学一般般,大城市消费高工作又不好找,被生活教会了如何做饭。真怀念大学的食堂,比起现在在外面吃的小店,真的是又便宜又好吃啊!”
“不回家,回家干嘛?不混出来点样子给爸妈瞧瞧绝不回去!打过的赌绝不收回,怎么可能自己打自己的脸!哎呦我去,这路边摊是隔夜的饼吧,吃的胃疼死了!”
“在路上看到青春靓丽的女孩子,看看自己的着装打扮,挺塞心的,然后回去开始各种网购,刷淘宝,贵的不舍得买,便宜的买回来真的就只是买家秀啊!会有一种很想哭很想哭的冲动,什么时候自己变得这么廉价了?我还能年轻多久呢?”
三.宏观角度浅析空巢青年现状
从这些摘取的零零散散的回答中,反应了空巢青年普遍面临的问题。现实生活的面包和房子两座大山,日常工作的机械乏味,心灵的飘浮无处扎根。空巢一词长期以来都是用于独自生活的老人,现如今的年轻人以空巢青年自居颇有自嘲意味。父母在小镇品尝着空巢的滋味,儿女在城市同样品尝着空巢的滋味。大城市的繁华掩饰不住城市里灵魂的孤独,落后的小镇承载着老人和儿童,继续在缺少青年助推力因素的影响下,一点点缓慢前行。
当然,空巢青年也并没有甘愿困囿于孤独的现状。根据淘宝《中国空巢青年》报告数据显示,在闲鱼的技能分享类目中,有80%来自空巢青年,贡献接近150万个技能分享的帖子,包括家教,游戏,IT跑腿多种类别。网易《空巢青年人群画像》的数据也表明,约55%的空巢青年每周与朋友聚会至少一次。在城市化进程和社会流动的背景之下,不仅是中国,世界范围内也是如此。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程度很高的发达国家,例如北欧的挪威,芬兰,丹麦等约40%~45%的人口独自居住,美国独居人口占户籍人口的28%,重视家庭的日本独居人口也约占30%。
空巢青年可以看做是打工族,北漂,蚁族等词语的演变进化,折射的依然是社会现象,生活难题。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注重点不再局限于物质,个体精神层面的诉求愈发强烈,知冷暖而后思淫欲。贫困摆脱步入小康生活,互联网革命迅猛来袭又带来了风口投资的大好前景,人们拥有了闲暇时间和金钱去思考如何才能追求更好的生活,如何才能获得更高的幸福感。不时会有舆论跳出来指出如今的人肚子是饱的,而心是饿的,精神是贫瘠的。的确,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历史、文化、政策、体制诸多因素长期交叉影响形成的;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不可扭转;但同时也是改变的机遇。不论是空巢青年,还是其他群体,对精神生活心理健康的重视度日益提高。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社交,尊重,自我实现逐步成为社会主流需求。
四.微观角度----从《空巢青年自检指南》中浅析情感诉求(数据图见尾页)
1.空巢青年剁手时间的高峰期为晚上十点左右。经历一整天的工作可能还有加班,上下班高峰期公共交通的拥堵,习惯性草草解决的晚餐。十点左右,百无聊赖,身处异乡,独居一隅,网络虚拟社交只能带来暂时的愉悦感,夜晚是情感诉求最强烈的时候,网购无疑成为发泄的最佳出口。商品经济的时代,如何最大程度满足消费者心理的情感诉求,成为企业和商家竞争成败的关键要素。尤其在夜晚十点消费群体感性爆棚的时段,温情牌文化牌幽默牌猎奇牌等诸多营销手段,又恰好弥补了空巢青年的空虚寂寞。此时网购,一方面是添置生活用品,更多的只是排遣空巢的孤独感。
2.空巢青年网购物品大多为服饰,零食,手机配件。这三类商品的价格相对较低,符合大多空巢青年的消费水平。空巢青年大多都是独居,朋友寥寥,一方面逛街很难找人陪同,另一方面网购的方便快捷使其成为青年人群购物的主流倾向。尤其是女性群体,依赖性相对大一些,网购筛选服装以及各类小零食是打发独居时光的好方法。
3.空巢青年喜欢的歌曲类型多以“空巢”为主题。异乡人身处北上广的心酸《北京北京》,对故乡过往生活的怀念《南山南》《成都》,青葱岁月里的疯狂与怀念《小幸运》,励志激情的带泪呐喊《我的天空》…………总有那么一两句歌词或者旋律,击溃空巢青年们的心理防线,喷涌肆虐的孤独。
4.空巢青年一个人的电影。希望可以有人一起看电影,喝咖啡,偶尔过过小资生活,最后却是一个人的影院。一个人,偶尔享受一下孤独,也是叩问内心的一种方式。
5.空巢青年的日常投食。炒饭简餐汉堡小吃,外卖要性价比高且方便快捷,被生活教会了如何买菜做饭,填饱肚子是首要,色香味只能依据价格斟酌考虑。
6.试着走出空巢的空巢青年。网络社交平台的发展逐渐完善,线上之间经验交流,技能分享,网络社群,线下沟通活动的逐渐兴起。使得空巢青年彼此之间有了情感上的联系,也获得一定的归属感。
不仅是空巢青年,空巢老人,中年人群,留守儿童,这些群体普遍都面对着心灵上孤独寂寞,是当今时代大众情感诉求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