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探秘之(十二)——拉萨三日

        20天前就预定了布达拉宫的门票,考虑到行程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到达拉萨比预约的游览时间提前三天,如此也好,正可以从容地了解和体验这座圣城,虽然感觉三天的日程松松垮垮,然而,相对于那些一到拉萨就高反的人,我们这三个无高反的天选高原客,真的是不知幸运了多少!

        既然时间宽松,公交就成了我们的首选,而且,去往主要景点的公交车正好都是在火车站始发。  第一天的安排是西藏博物馆和罗布林卡,公交车上人不多,可以随意选座位,从容地欣赏拉萨的街景,从容地观察每一个上下客的游客和那些坐在车上玩手机的藏族人,细细品味普通话报站后,那一句也听不懂的藏语报站声,通过断句去判断每句话的含义。可惜,自己的语言天赋实在是太差,过了好几个站,听了好几遍,依然不得要领,依然不能模念出其中的一句半言。只记得对应的后几句“需要下车的乘客请带好随身物品,从后从后门下车,注意安全”,似乎对应的是“买裤解那点,索库买那点石库解那它,我姐母也不住那,买可俊也带那也这么说”,哈哈,云里雾里,比葫芦画飘瓢,肯定是失之千里,谬之万里了。

       这几年,博物馆游真是火的很,西藏博物馆也是,加上当天是建军节,有成队的武警战士列队进入参观,门口的游客也是来往如织。到一个地方,先参观博物馆,了解其历史,略知其大概,对于后期的游览实在是事半功倍,多有裨益。

        西藏博物馆的常年展主要有三个;雪域丰碑——西藏革命文物展,主要是西藏解放以来中央人民政府对西藏的关心关怀支持和馈赠,偏于现当代; 雪域长歌——西藏历史与文化展,主要展示西藏从人类产生到明清期间的历史发展和考古发现,文物丰富,历史跨度大,知识性极强,可以充分感知中央政府历来对西藏的管理和控制,充分证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离太阳最近的人——西藏民俗文化展;这一部分,从生活环境、服饰、习俗等方面展示西藏各民族的方方面面,通过这个展览才改变了自己对西藏那种千篇一律的概念,原来,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高山、草原、河谷地带的藏族的生活方式、衣着、服饰、饮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工布藏族的古休、康巴藏族的勒规,异彩纷呈,各有特色。在语言上,也有康藏、卫藏、安多藏不同的语言,而且各有自己的文化传承,一座青藏高原,可谓是一部厚重的史书,包涵了藏族深厚的历史沿袭、文化传承,加上咖巴族、门巴族,更有藏传佛教的神秘,青藏高原真的是一个缺氧不缺信仰,让你身体在地狱、眼睛在天堂、灵魂在远方的神秘地方。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除了三个常年的展览,当天的西藏博物馆正展出一个叫《康藏轺征——国民政府代表刘曼卿史迹展》的临展,展览的是之前从不曾听闻(只是自己孤陋寡闻),而蒋介石却一见惊为奇才,誉其“无愧轺车专对之才”的女子,更有国民要员赞其“以一弱女子任以四万万所不任之职”“克宣党国怀来之意”之事迹。略看展序,不禁心生惊奇,耐不住一步三驻,细览其事,半天的时光悄然过去。刘曼卿原为藏族女子,后随父进京,蒋惊其才,任命其为国民政府一等书记官。鉴于列强觊觎西藏,秋波暗送,从中离间,十三世达赖徘徊四顾,时年24岁的刘曼卿毛遂自荐,用担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之职,不畏艰险,几度生死,远涉康卫藏区,周旋于达赖、军阀与吐司各众之间,智越列强屡设之险,最终使十三世达赖不离中华民族。想时年24岁的妙龄少女,竟能担此重任,实无愧那“四万万所不任”之誉,让民国须眉汗颜,时代青年愧惭。可惜,英才天妒,刘曼卿却36岁病死于重庆郊外,让人叹息!  西藏博物馆之行,弱女子康藏轺征之事已远超其他物事。


       离开展馆时,一群藏族小孩害羞地向着我们说了一句话,但我们并没听清。这时,一个年轻漂亮的女老师向我们说明来意,问是否能耽误几分钟听听孩子们对自己创作的画作的介绍。这样与藏族小孩近距离交流的机会当然求之不得,于是欣然答应。

       孩子们逐一地介绍自己在画面上的作品《快乐奇妙游》,有的画了牦牛,有的画了舞蹈,虽然稚嫩,然而却是孩子们眼中藏民族的生活场景,老师带着孩子们开展这样的活动,真可谓用心良苦,对于孩子们的画作我们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且进行交流。看着孩子们那幸福自豪的表情,我们也为有这样一个与藏族小朋友交流的机会而感到幸运。希望藏族的小朋友们快乐成长,也希望奇妙的西藏发展地步,越来越美!


        游完西藏博物馆,已是日近中午,腿困脚乏。然而,罗布林卡近在咫尺。略事休息后,又购票进入。罗布林卡是世界文化遗产,然而里边游人却不多,多的是树荫下三三五五坐在草坪上的藏民。后来才知,过几天就是雪顿节。“雪顿”意为酸奶宴。在藏语中,“雪”是酸奶子的意思,“顿”是“吃”“宴”的意思,民间相传,由于夏季天气变暖,百虫惊蛰,万物复苏,其间僧人外出活动难免踩杀生命,有违“不杀生”之戒律。因此,格鲁派的戒律中规定藏历四月至六月期间,僧人只能在寺庙念经修行,直到六月底方可开禁。待到解制开禁之日,僧人纷纷出寺下山,世俗老百姓为了犒劳僧人,备酿酸奶,为他们举行郊游野宴。五世达赖时,由于其十分喜欢文学艺术且才学卓具,特别钟情于藏戏,因此,雪顿节期间,又在其驻锡的哲蚌寺增加了藏戏表演的内容。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拉萨出现了哲蚌、布达拉、罗布林卡三位一体的雪顿格局,而罗布林卡则是雪顿节活动的中心。了解了这些,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罗布林卡那么多藏民,藏民们为什么围聚一起,用糌粑蘸着酸奶吃的场景了。


        罗布林卡又称夏宫,实际上类似于一个大的公园,它曾经是历代达赖避暑之地,缘起于七世达赖。七世达赖,也就是仓央嘉措被固始汗毒死后,藏族群众根据仓央嘉措的那首诗“洁白的仙鹤啊哈,请把双翅借给我,不用飞得太远,转到理塘就回“的诗句,从理塘找到的那个格桑嘉措。

        在藏语中 ,宫殿的叫法为”颇章”,在罗布林卡中,对于追寻人文的游客,主要的游览对象就是历代达赖所居住过的各个颇章。因此,我们的游览路线也就是从颇章到颇章,看完这个颇章,再找另一个颇章。

        我们第一个看的,是以七世达赖姓名命名的格桑颇章。因为罗布林卡缘起格桑嘉措,原本以为这就是罗布林卡最早的颇章,后来,才知道,在此之前,其实还有一座颇章,是一座凉亭式建筑,号称乌尧颇章。据说,当时的罗布林卡还是一片丛林,七世达赖因为体弱多病,夏天经常到此纳凉沐浴。当时的驻藏大臣得知此事后,奏请朝廷批准,在此兴建了专供七世达赖喇嘛沐浴后休息之所,也就是罗布林卡的第一座建筑——乌尧颇章(也叫凉亭宫)。而格桑颇章,是此后七世达赖在乌尧颇章东侧修建的 。

        挨着格桑颇章不远,我们看到了达旦明久颇章,这名字听起来真有点拗,不过,顾名思义,似乎有光明长久之意,后看介绍,还真的沾边。介绍说,达旦明久颇章,又称永恒不变宫或新宫。它是在西藏解放后,由中央政府于1954年,专为十四世达赖喇嘛兴建的行宫。行宫于1956年竣工,在这座宫殿里边,我们看到了浴缸、座便器、电话机等,建筑风格兼有宫殿和别墅的艺术风格,富丽堂皇,优雅别致,在当时,这个规格可是真够高了呀。只可惜,太过宠溺的孩子总是容易叛逆,想想那个不识时务的小老头,呵呵,你懂的。

      再往西走,就是罗布林卡三大宫殿之一的金色颇章。金色颇章建于1926年,金色在藏语中的含义是爱宠者,因为主持修建者是十三世达赖亲信,人称“金色工比拉”,因此,该宫殿就被称作金色颇章。根据殿前的内容介绍,修建金色颇章时,国民政府也给予了巨资资助,其廊柱雕刻,石材勒塑,都精美绝伦,此中也可以看见国民政府对西藏达赖之宠。即使如此,竟依然需要民国才女刘曼卿康藏轺征,才算得到了一个看起来勉强的点头。

        如今,罗布林卡内已没有了达赖避暑,也少见喇嘛颂经,藏族人民的生活正越来越好,拉萨的发展也日新月异,罗布林卡作为曾经的最高阶层的避暑之所,现在成了普通老百姓休闲纳凉,雪顿节团聚娱乐之地,一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如寻常百姓家。

        不能不说,这就是社会的进步。

       拉萨的夜晚,是从陕西肉夹馍和羊血粉汤开始的。火车站汉庭店的下面,有家陕西人开的羊肉馆,店面干净,老板和气,味道也纯正,其中还有藏民跑几十公里过来吃陕西面皮。看来,藏餐,恐怕真的难会会有市场。看网上说,有外国游客在八郭街玛吉阿米餐厅,点了一份酸奶和几个糌粑,就花了好几百,且不说那价格,就是那酸奶蘸糌粑的吃法,恐怕还真不是咱这贫践的面胃能消受的。羊血粉汤是羊汤晶粉加羊血,上边漂着一层清亮的红油,香而不辣,那味道,真是是爽,也是走上G318后吃的最得劲的一餐。

        第二天早上,坐公交车去大昭寺和八廓街,依然是熟悉的线路,熟悉的藏语报站。去八廓街的路上,从路边的栅栏看进去,发现一座院子里立有一块石牌,后边是一座帷帘重垂、乳墙浓涂的很藏式的建筑,看起来很庄重的样子,石碑上写的好像是“**门”,心中好奇,仔细辩认,从右至左是“康孜门”三字,心想这难不成又是一座什么古迹?网上查询,原来应读作“门孜康”,在藏语中,"门"指医药,"孜"表示历算。因此门孜康意译为"医学历算院"。原来这就是西藏自治区藏医院的前身,2013年被定为全国重点广物保护单位。不懂藏史,不知藏语,自己望门生义,却又复古倒读,差一点就闹了笑话。

        进八廓街的路口都有门禁,需要刷验身份证才能进入。街道上人很多,八成以上是藏族人,街道上时有三步一长头的藏民,却多为年轻人,甚至是七八岁的小孩,但是某音上和小某书上传播的那种成群结队,头踵相连的场面却未曾看到,街道两边是售卖各种天珠佛事用具的店铺,街道上随时可见手持视频和播间设备,口中慷慨激昂、滔滔不绝正作直播的网红,这样的一条街,商业气息远远超过了叩拜的虔诚。看景不如听景,听景不如意景,真站在八廓街上,看着满眼的喧嚣,实在不如意象中的那种震撼和神圣,更多的却是一种烦躁和颠狂。

           大昭寺前广场上,人头攒动,人如蚁流。在两块地方,是专门辟出的藏民磕长头的地方,有人带了专门的地垫,有人什么也不铺,磕一会儿长头,休息一会儿,然后再磕,那种虔诚倒是真的震撼。现在磕长头的也有了专门的工具,之前在八廓街上的店铺里也多有看到,有垫手的滑板,有束腰的围裙,也有的防止把额头磕伤,还在额头罩上了口罩。如果不是在拉萨,不是在藏区,你或许会认为他们是在进行一种怎样的健身运动。

         不过,也有上了年纪的老人,花白的头发,孱弱的身躯,似乎无力与那些年轻力壮者争峰,去到菩萨正面去展现虔诚,而只是一个人找一个 人少的角落,面朝大昭寺,默默地磕起 长头,那种虔诚,想来,一定会穿过洪荒,让菩萨有知,而获一缕莲花芬芳。

       进入大昭寺的入口分为两种,一种是信徒们的入口,外面排着长长的队伍,一直延伸到八廓街上,据说,信徒们不需要购门票,但是要验看身份证件,估计就是要确定你是否为藏民族人员。一种是游客的入口,严格按照预约时间放行。队伍两边,不时有三三两两招揽讲解的人员。进入大昭寺内,说实话,那种旅游体验真的好差,随着人流穿梭在暗不见光的大殿中,酥油灯浓重的香味和着来来往往人群混杂的体汗味,简直能让人窒息。狭窄的过道,随时从对面挤过来的信徒或者游客,混乱的管理让人急欲脱身而出。大昭寺的内涵是深厚的,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大昭寺二楼那震撼而绝美的唐雕、佛殿内雕塑精美、文化深厚的菩萨度母或者宗师塑像,值得留恋瞻仰却无法驻足静赏。




         相比于八廓街,八廓商城倒是值得一逛。里边人不多,也没有人围着你极尽固执地推销,你尽可悠闲地看,随便地走,如果有购物的欲望,也可以货比三家,也可以大刀砍价,不论如何,你得到的物品肯定是你喜欢的,也是你心甘情愿的。不过,里边的商品,买与不买,也得三思而行。图个高兴,图个纪念,那人就买,如果为了图个神效,图个疗效,那你悠着点,那种几千上万的东西,可得慎之又慎。网上就听有游客吐槽,说是在拉萨买了七万多的东西,离开拉萨走到那曲,发现上当,又折转回来交涉,只退了药材的钱,但是工艺品类却死活没退成。艺术无价,富人有钱,咱这穷游只能望洋不兴叹,购物有底线。

      转过八廓商城,再奔小昭寺,隔门相望,烟火袅袅。这里人虽然不多,然而似乎是三点以后才允许游客参观,而且也只有1个小时,门票价格30元,也颇让人感动。其实,小昭寺才是文成公主所建,其中原供奉的是其带来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而大昭寺是尼泊尔尺尊公主所建,其中供奉的是其所带来的8岁等身像,后来不知为何,两昭调换了一下。由于对于大昭寺已作了解,腿困腰酸,实在无力再去体验酥油灯的香熏。在街上看到一个卖奶皮子和奶渣的路边摊,看起来很家常,于是停下。店主用剪刀剪下一小段奶皮子,我们尝了,觉着奶味厚重,味道挺好。又尝了奶油渣,一股浓烈的牦牛的奶味和牛臊味混杂,是那种纯天然的浓烈的牦牛气息。买了一点80元一斤的奶皮子,尝尝新鲜。当时,觉着还好,拿回家却觉着腥味过重,看来一方水土有一方的味道,牦牛奶味配上高海拔、强紫外才更有味儿。

         傍晚回到酒店,突然出现一种极为奇特的高原反应,不头疼、不恶心、不头晕,光脚穿了一天鞋,发现脚更臭,不是低海拔那种熏天的厚重,而是那种如山岩嶙峋般的尖酸硬臭,  一样的脚,一样的鞋,却产生不一样的味道,细究其因,或许正是因为高原氧气稀薄,促使厌氧菌疯狂生长了的缘故吧,哈哈,不信?那你也去试试。

        拉萨第三日的行程是此次圣城之旅的重头戏,那就是令人神往的布达拉宫。布达拉宫每日限流5000人,门票需要提前10天预约。许多自驾者不远千里到了拉萨,由于预约不上票,只能扫兴而归。因此自己15天前就预约上了门票,而且这也给自驾318提供了极大动力,200大元的票价虽然令人感动,而进入布达拉宫,去鉴览其神秘似乎更具有吸引力。

      布宫的巍峨从布达拉宫广场上自然可以体会,然而,这种巍峨会随着你的接近,而更加巍峨。


        布达拉宫分为红宫、白宫和雪城三个部分。游览从雪城开始。雪,在藏文中是下面、下方的意思。也就是下面的城。这一部分也是布宫所在的雪山的山脚部分,主要是为雪城上方高层统治者提供服务和统治机器所在的场所,包括雪巴列空,也就是西藏的行政、司法和税收机构办公的场所,雪监狱、雪造币厂、雪奇惹(马厩和奶牛院)和一些贵族的宅第。雪监狱当天没有开放,据说里边各类刑具一应俱全,有挖眼的勺子,剁手脚的刀子,还有一个关押重犯的监牢,名叫蝎子洞,是用蝎子惩治和杀害重刑犯的场所,听起来都让人不寒而栗。想想旧西藏那种诵经声与农奴惨叫声交织、佛光与寒光映照的场景,拉萨哪里还象个离太阳最近的地方,那只是一个暗无天日的吃人魔窟。

经过布达拉宫那“Z”字型的长长的阶梯,听到有导游讲解,说是布达拉宫外墙上那乳白的涂层,是用牦牛奶、蜂蜜混合后一层层涂上去的。不由好奇,顺手从墙上捏下一捏儿,放进嘴里,结果咂巴半天,既没尝出奶味,也没尝出甜味,老油条上了走江湖的当啦。后来听说,  里边主要的成份还有白石灰,啊呸,好歹当时没有下咽!

         在台阶的拐角处,有一处无字碑,所谓的碑,看起来就是一个四棱的石柱,四面空空,了无一字。只是在柱的南面和东面有几处大小不等的坑洼。该碑藏语称“多仁囊玛”,称为内碑,立于布达拉宫红宫落成之日。旁边有导游介绍,说是因为红宫建成,建造者认为功业至伟,留待后人评说,拿此碑与乾陵中武则天建树的无字碑作同解,自己觉着颇为牵强。藏民族似乎并不太善于用文字表述功绩,而似乎更善于用图画或者物体表达,如玛尼堆、经幡柱等,此外,布达拉宫东北方的另一座无字碑,藏语为“雪多仁乞玛”的“恩兰、达札路恭”纪念碑,也就是外碑,史载是纪念唐时吐蕃重臣恩兰,达札路恭的,也采用的是无字的石柱形式,或为一侧面的例证。

        通往布达拉宫西侧上宫阶梯现已封闭,透过铁栅栏,看到的是满目荒草,看来,这一侧应该是无人居住。此前,也曾看过一篇关于布达拉宫消防的报道,说是一到晚上,布达拉宫只有二个消防员和一个文物保护人员值守,而且会断电,也会熄灭所有的酥油灯,并且还要用手去探查一下灯芯和香灰桶的温度,以确保不留丝毫的隐患。如此想来,除了十四世的那个小老头跑去了印度,布达拉宫里现在并没有喇嘛生活起居。

       布达拉宫的建筑材料很有意思,除了砖石,还有一种西藏的特产——笾玛草,竟然也作为了墙体材料,据说,这样可以减轻墙体的重量,而且还 可以起到隔热保暖的作用,可谓是一举多得。西藏人的虔诚表现在到处撒钱,除了在大昭寺看到每个信徒在进寺庙前都会换上一大沓零钞,然后见佛就塞,门缝里、佛龛旁、佛像前随处可见1元2元的现钞,有时能见到庙里的喇嘛在费力地清点着昨天收集归拢的钞票。在布达拉宫,虽然在笾玛草的墙上悬挂有不要往笾玛草墙内塞约纸币和硬币的提示,然而,在笾玛草的缝隙里,依然 可以看到有闪亮的硬币。看来,塞钱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藏民祝福形式了。

        在布达拉宫的上宫蹬道上 ,见到一对似乎是兄弟的年轻藏民,极为虔诚地沿着上山蹬道磕着长头,一步一叩。这种情况在布达拉宫倒是少见,而且来布宫的藏民似乎也比大昭寺少了许多。想来也是,这里只是达赖喇嘛的起居场所,在旧西藏可谓是一种禁地,那些虔诚的朝圣者多是围绕着布达拉宫磕长头,而很少能进入到禁地之内。如今,磕长头进入布达拉宫,是否也需要先预约购买200大元的门票,就不得而知了。如果也是购票进入磕长头,那可谓是极为虔诚了。不过,在大昭寺的出口,看到有些藏民向看门的警察说几句藏语就直接从出口进入的情况,似乎对于藏民就如此宽松,对于虔诚的长途叩拜者,应该更不会有所阻拦。

           进入东侧的白宫,需要经过德阳厦广场,这是达赖喇嘛观看演出的场所,前边说的布达拉宫雪顿节的演出,就是在这里进行。强烈的阳光照耀下,游客们排着长长的队伍,需要顺次登上白宫的台阶,进入布宫那曲折回环的宫殿里参观。

        来布宫之前,专门听了马未都关于布达拉宫主要景点的讲解,看景不如听景 ,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在布达拉宫里爬高上低,走马观花地顺次经过了德央厦广场、东西日光殿、东有寂圆满大殿、法王洞等,马大咖讲的那些金册、金印、壁画等,恐怕只有马大咖有机会长久地驻足欣赏,而我等只能是浮光掠影,一扫而过或者是未及寻见而被人浪推过。唯一真切见到的是法王洞中吐蕃时期的松赞干布塑像,然而其左右两边却没有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的塑像,这两尊塑像放在了左边的另一个佛龛,分坐于一尊观音菩萨的两边,不由怀疑是否和马未都老师看到的是同一个地方。另一个震撼是五世达赖的灵塔,用了将近4吨黄金和几千颗宝石,据说是布达拉宫最精美的灵塔。导游们讲,在布达拉宫,这应该是一个人一生中见到黄金最多的地方。现在布达拉宫的顶上已经不再对外开放,说是以前开放时有人却那里刮窃黄金,不知道是真是假,因为,导游,总是吸引耳膜为己任,以奇幻神秘为引人入胜的工具。

走出红宫,再次仰视红宫和白宫耸入天际的高墙,衬着正午的蓝天白云和丽日晴空,布达拉宫如处云端。布宫脚下的建筑更显低矮,更衬布达拉宫的气势磅礴。

          回程的途中,隔着公交车的车窗 ,再次端详路边的青藏川藏公路建设纪念碑,该碑系由胡耀邦题写碑名,青川二字合体,兼表青藏和川藏,倒是别出心裁。该碑立于1984年,2019年被列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行摄此碑,倒也可作此次川藏公路自驾的纪念。酒店的旁边,是西藏茶叶批发市场,前有一组茶马古道的雕塑。茶马古道起于唐,兴于宋,衰于清,是中国古代西南地区的一条重要商道,有滇藏道,也有川藏道,茶马古道虽在云南口传耳闻,现在看来,西藏却是一个主要的汇聚点,可惜,滇有普洱,川有蒙顶和雀舌,藏茶却少有耳闻,或许与不同的茶叶功用与文化有关,而且,藏茶多用于酥油,而内地却无食用酥油茶的习惯,或是藏茶不传的最主要原因。

        逛过了大昭寺,走进了布达拉宫,对于藏传佛教的无知和四处拥挤人流带来的欠佳体验,让自己对于逛庙已经了无兴趣,原生态寺庙内浓重的酥油和藏香熏蒸带来的头涨脑昏,也让人想而生畏。拉萨附近著名的还有哲蚌寺、色拉寺和赤丹寺,然而已无心拜游。拉萨三日,走马观花,对于圣城只有了一个初步的概念,日程宽松且充实。七月游拉萨自我感觉其实并不算是一个最佳的季节,冬季的藏域应该更显峻伟与圣洁,阿里地区的风景也应该更显苍寂。然而,归心似箭,来日方长,明日将暂别拉萨,开始虽难却必须的返程验之旅。  

       再见了,拉萨!  再见了,逻些!扎西德勒!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911评论 5 46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2,014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2,129评论 0 32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283评论 1 26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159评论 4 35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161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565评论 3 38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251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531评论 1 292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619评论 2 31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83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55评论 3 31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624评论 3 29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916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99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553评论 2 34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756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