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远去的背影
官政玺
父亲即将远行,去遥远的地方。
父亲远行时,着一身深色的西装,手提一公文包,有时顺带些许物品,步履匆匆。每当走到一楼门口时,不忘回头与他的孙子道别。那匆忙的的背影,如电影般在倒带,总是在脑中萦绕,挥之不去。
父亲生于开国大典之日,祖辈都是以农为生,加之特殊的年代,家贫如洗。父亲兄妹众多,食物短缺,生活上捉襟见肘。可是,贫穷并没有使我爷爷折服,他从牙缝里挤出钱来,供父亲和幺爷(父之弟)上学。爷爷从未进过学堂,或许不懂得“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成就未来”此类的大道理。但是爷爷深知,书读多了,求人就少了。在爷爷“不求人”的观念下,父亲勤学苦读,成了当时老家为数不多的文化人。
念完书,父亲和幺爷(父之弟)都被分配在县城工作。对于当时的农民家庭来说,两个儿子都在县城吃着“国家饭”、住着“国家房”,是多么光宗耀祖之事。试想当时的爷爷,肯定是喜上眉梢 ,奔走相告。
命运总是与拼搏的人抗衡,传统的思想在父亲的脑中根深蒂固。国家实行了计划生育,一对夫妻只能生育两个孩子。当大姐和二姐出生后,父亲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思想的影响,总认为没有生育传宗接代(儿子)的人,就是对祖辈的大不敬。后来我的降生,父亲像久旱逢甘霖一样,欢喜若狂。可是,好景不常在,父亲因违反了纪律,他毅然决然地辞掉工作,开始了他“不一样”的人生。
坚强的父亲,并没有被困难屈服。他像一座挺拔的大山,屹立在暴风中,任凭狂风骤雨的拍打,他依然微笑着面对生活。辞掉工作后,父亲四处求职,都被各种理由婉拒。父亲像黑夜里的赶路人,渴望归属却找不到回家的路。父亲没有就此迷茫、气馁,他常言:“做人要身正,做事要清正”。只要堂堂正正做人,明明白白做事,又何惧困难呢?经过数月的求职,父亲终于在卷烟厂谋得一份差事。
父亲非常严厉。年幼时,同龄的伙伴都盼望过春节,我却与众不同。我们家的春节别具一格,与其说是过春节,还不如说是“审判会”。吃过年夜饭,父亲执长凳坐于墙角,我们姐弟几人各自拿出成绩单,让他“检阅”。成绩好的奖赏,成绩差的惩罚。大姐、二姐都是载誉而归。轮到我了,我惶恐不安。递上成绩单,父亲看罢,面无表情,不语。此时,我内心无比的忐忑,“招待”我的轻者扎马步,重者皮开肉绽。果然不出所料,父亲在新年夜给我来了盘“干竹笋炒肉”(实则就是用竹条抽打屁股)。往后几年我都“享受”着父亲给的新年“大礼包”,直至我进入高中才取消此项“优待服务”。感谢父亲的“新年礼”,让我痛改前非,努力拼搏,才有今天安定的生活。
父亲是爱书之人。书籍就是他的精神食粮,记得我家曾经珍藏的书,不亚于现在的小书店。有年代久远的《康熙辞掉》、《说文解字》等书籍;现代书籍更是种类之多,不胜枚举。父亲用木板做成一个书架,把书一一整齐地排放在上面,虽然没有分门别类,却整洁有序。对待书,父亲像珍藏祖传武林秘籍一般,呵护护情人一样,生怕它们受到丁点儿的委屈。
岁月是一个无情的小偷,他偷走父亲的青春年华。曾经伟岸的父亲,皱纹悄悄地爬上他的额头,银丝却偷偷地斑白了他的双鬓。一个古稀老人,却从未停息,还在奋力地做事。曾多次劝其停止工作,试着“享享轻福”。他却笑着答道:“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报酬,更多的是为儿孙树立“生命不息,追求不止”的榜样。
昨天,他又收拾好行李,下楼,即将远行。还是那个公文包,还是那种款式的西装。朝车站的方向走去,背影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