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力第六章
什么样的情绪会让人屈服于诱惑?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
面对压力时——“缓解压力”的承诺
当我们想更快乐的时候,我们会去吃东西、喝酒、购物、看电视、上网和玩游戏,释放大量的多巴胺,这是人类的本能。但是最常用的缓解压力的方法恰恰是不起作用的。
当你感到压力时,你的大脑指引你去做它认为能带给你快乐的事情,帮助你应对压力,但做这些事情是不起作用的。我们要搞清楚,大脑常常阻止自己去做真正能带来快乐的事。所以我们要想明白,有没有什么东西能提醒面对压力的你,到底什么才能让你感到更快乐?
二
对于死亡——“恐惧管理”心理
当人类想到自己的死亡时,很自然会觉得害怕。我们会去寻找保护伞,寻找任何能让自己觉得安全、有力量、得到安慰的东西。当我们意识到自己不会永生时,更容易屈服于各种诱惑。这个时候,“恐惧管理”会带来拖延。我们最想拖延的很多事情,都和死亡有或多或少的关联。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正视恐惧,面对自己的脆弱,远离那些会让你产生恐惧的电视新闻、访谈节目、杂志或网页。
三
遇到挫折后的放纵——“那又如何”效应
在我们计划落空,或受到挫折的时候,会放纵自己,放纵之后又会后悔,之后更严重的放纵,陷入恶性循环。这就是“那又如何”效应。比如节食者会因为自己多吃了一块披萨,而感到情绪低落,产生罪恶感,会使得节食者吃得更多或偷偷暴饮暴食。任何挫折都会引起这种恶性循环。
因为屈服会让你对自己失望,会让你想做一些改善心情的事。你会对自己说:“反正已经失败了,那又如何,还不如好好享受人生。”失败导致了堕落,因此而产生羞耻感、罪恶感、失控感和绝望感。当你责备自己屈服于诱惑的时候,往往会带来更多意志力的失效。
该如何改善呢?自我谅解。它能帮助人们从错误中恢复过来。持自我同情态度人,更愿意承担责任,也更愿意接受别人的反馈和建议,从经历中学到东西。
因此,当你面对挫折的时候,反思这个挫折只会让你在痛苦中更讨厌自己,你要安抚这种感觉,而不是吸取教训。当我们面对失败时同情自己,会帮助我们减少罪恶感,增加自身的责任感。
四
决定改善心情——“改变的承诺”
我们有时会下决心改变,下决心是改变过程中最容易的环节,但之后会越来越难,因为作出改变需要你控制自己,在想说“要”时说“不”,在想说“不”时说“要”。
从快感角度来说,真正作出改变和付出努力的感觉,和想象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当我们想象自己会发生怎样翻天覆地的改变时,总是会兴奋不已,这让我们难言放弃。但是“虚假希望综合症”会伪装成自控的样子,糊弄我们。即用“改变的承诺”而不是“改变”来改善我们的心情。
乐观给我们动力,但少许的悲观能帮我们走向成功。如果能预测自己什么时候,会如何受到诱惑和违背承诺,你就更有可能拥有坚定的决心面对意志力挑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