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文字,语句,影视,聊天一样。音乐何尝不是一种倾诉?青天白日或者暗夜无光,都将耳朵贴近心脏,让音乐的旋律无限延伸出,隐藏的或者显性的情绪。然后那些,不可以被明确表达的思想和情感,都化为一枚枚音符,在心里,耳里,脑海里,无限循环。
大部分人是不得不说自己的确是不懂音乐的,哪怕是很会唱歌的人,很会掌握了某一门乐器演奏的人。更别说那些电视节目里高深莫诲的专业名词。但是音乐就是这样,有行无行的流淌在我们的生活里,我们的世界里,不断承载着我们人生的一些过往或者片段。
忧郁人爱听忧郁的音乐,乐单里是触动回忆的乐章。在一个人的时候,扣上耳机。你看一个人的乐单,大概也是内在的一面镜子,温润的人骨子里藏着怎样的狂热的灵魂?朱莉曾说,没有那么多电影角色来释放出她,可能她会疯掉。是的,没有那么多音乐释放表达出我们的情绪和过往,生活该是缺失了多少乐趣啊?高三备考的那一年,人手一个MP3,有了这旋律的释放,仿佛我们就有了勇气去撑住那日复一日,全然相同的日子和压抑。
去年四月,遇途遵义,一家不算太大的奶茶店里,大概是大四的学生,兼职做家教。钢琴家教,不断的指导着那孩子弹奏,语言不乏是严厉的,当下便觉得厌恶。直到他坐下来,给那孩子一次示范。我夹着食物,就这么呆呆的听了好一会儿,虽然我不知道那是什么曲子,的确是对音乐一窍不通,更别说钢琴。但是他表达出来的那种情绪,却久久让人难以忘怀。后来,直到我吃完那点子食物,那孩子才弹奏出让那大四不到的学生觉得尚可的过程。我也不知道为啥对这个事,至今记忆犹新。就是觉得当下的那一个感觉,迟迟不能忘记。有一天,我将电视节目调整到音乐台,当时正播放着朗朗在欧洲的演奏,台下的人群静默不言,直到天黑,那音符里的故事缓缓道来。让人不觉沉迷。音乐就是这般表达的,仿佛叙述一个故事。
是的,叙述一个故事。年后,常用的耳机坏掉后,一次买了3幅,送了好友一个副。剩下两幅,就日常生活里,不断的去挥发着我不好的情绪。否则我这般情绪化的人,要怎么去理性的生活呢?音乐背后是有故事的,这也是后来,我每每遇上心动的曲子,必然要去看看它的MV。也试着去听一听妹妹喜欢的日本乐曲,试着去找一些和她的共鸣,从而学着理解她的想法。
天空之城和致爱丽丝是我比较喜欢的音乐之一。两首都是在高三时开始听的,前者是少女时代悸动的起因,有极好的回忆。后者是缓和压力的良药,每每心下躁动不安,便能在这旋律里得到些许安静。日常也听加勒比海盗的主题曲和 the mass,在需要"打仗"的时候。这比一个喋喋不休的好友捧着一本心灵鸡汤来持续给我打气的好。(顺道说一句,我真的高三后就不喝了,我怕胖,您还是少给我说那么多道理可好?)日常还是听某些阴虚的歌曲,大概我骨气里就是属于比较消极的人。消极的人,仍然要积极的生活。
世界上很多东西,看起来没有那么重要。好像是可有可无,但是不知不觉就这样渗透进了我们的生命。比如阅读,比如音乐。不懂音乐的人,仍然在享受着音乐。
经济越来越好后,最好的是什么?义务教育的普及和教育成本的不断降低。能够理解学习是一件幸福的事。就像去年遵义的那个孩子,可以在幼年时候学自己有兴趣的东西,让自己的人生变的如此丰富多彩,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虽然他不一定懂得。但是对于我们这些年入二十几,才想着开始拾起一些吃喝拉撒睡以外的精神追求,是多么的难。不过来的及的,就不算晚。毕竟,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不懂音乐的人,还是在使用着音乐,不知不觉就将它融入我们的生命。
不拦着妹妹追逐日本的,金属质感的乐曲。也希望将来弟弟可以学习自己喜欢的乐器。不是为了说,音乐是一个很高大上的东西,而是希望可以在生活的日常,还有诗歌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