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自小胸怀大志,想着做出一番经天纬地的大事,但是他总觉得的自己的本事不济,离那些天才还差着一点。
他苦思冥想自己到底差哪儿了呢。
有一年坐船出门,和一帮文人论起天下大事来,众人一会儿说陈友谅势力大,能夺得大元江山的人非汉王莫属,有人说张士诚温婉待人,是做大事的料,就中有个和尚沉默不语,听众人乱哄哄东一嘴西一嘴的。
和尚忽然哈哈大笑说:众位相公说了半天,老衲听得脚都麻了,待老衲伸伸脚也说说我的愚见。
众位儒生看着这个略有疯癫的和尚说:老和尚好好念你的经就得了,你懂什么天下大势呢。
老和尚活动了活动双脚,缓缓的说:在我看来,天下大势和和尚关系大着咧。你们讨论了半天,我觉得都没有说对,我说说我看到的天下大势,就是四句话而已:
枝枝叶叶现金光,
晃晃朗朗照四方,
江东岸上光明起,
谈空说偈有真王。
这时,船已靠岸,老和尚晃晃悠悠的走了。
众儒生都觉得这疯和尚疯的可以,只有刘伯温觉得这老和尚不是凡人。
于是他追上前去,向老和尚毕恭毕敬的请教天下的形势。
老和尚看他确实虔诚,把他领回了寺庙,老和尚告诉刘伯温自己家祖上是徐茂公,只因为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他这一支怕被连累,连夜逃了,临走时带走了徐茂公很多的藏书,其中有半本奇门,学会能知天下大事。
刘伯温向老和尚祈求,想看看这本传说中的神书。
老和尚犹豫再三,答应借给他看一夜,而且只准在庙里看,不得携带出去,不得抄书,刘伯温这人看书一目十行过目不忘。
一夜之间,他把半部奇门记住了七七八八。
辞别老和尚,刘伯温回到家,越研究奇门越觉得奇妙无穷,可惜只有半部,很多里面学问无法贯通。
他苦苦寻找另外半部奇书,但是市售的大多是赝品。
有一天刘伯温忽然灵光一现,想到:徐茂公的奇门虽然残缺,但是他以前也有人学习奇门,他们手里的奇门未必是残卷。
这时候一个名字忽然跳入他脑海里,诸葛亮。
据说诸葛神机妙算,完全得自那本叫奇门的奇书,27岁出山,和天下群雄一较短长。
那么,诸葛的墓里可能有这本书呢。但是从三国到大元,隔着一千一百多年,诸葛亮的墓已经很难找了,据说诸葛亮的墓地有好几处,有很多都是疑冢。
刘伯温在家里按照半本奇门的记载,苦苦推算诸葛墓地所在。
整整三个月时间,他没有迈出家门一步,终于给他算出诸葛墓地的所在,他雇了很多摸金校尉的后人,浩浩荡荡的去定军山找诸葛亮的墓地去了。
刘伯温到底找到诸葛亮的墓没有呢?
有两个传说,一个传说是刘伯温挖到了诸葛亮的衣冠冢,墓里有几口大缸,供养着一盏长明灯,刘伯温带人挖开坟墓,触动了墓里的机关,一块石碑拔地而起器,石碑上书写几个大字:伯温加油。
意思是诸葛亮知道刘伯温要来偷坟掘墓,所以事先让人刻了这块石碑,不但能吓刘伯温一跳,而且阻止了刘伯温挖坟不止的行为,还要坑刘伯温几缸灯油。
另外一个故事版本是,刘伯温挖到了诸葛真墓,挖到半路忽然有一块石碑横空出现,上书五个大字,只有伯温到,刘伯温一看诸葛亮早就预见到了自己会来挖坟,那么自己继续挖下去不知道会有怎样灾殃等着自己,于是再也不敢挖了。
刘伯温对着石碑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响头,退出诸葛亮的墓,让人封好土,所以诸葛亮的墓至今没有被盗的痕迹。
刘伯温在给武侯留下的石碑磕头时,在墓碑下面发现了四行小字,写的是:
逢瑞而起,
遇凉更猛,
欲学子房,
奈有愤辕。
这几句话刘伯温琢磨了一辈子,临终才想明白这就是自己一生的写照。
刘伯温的很多传说都是个故事,真的只是个故事而已。
民间传说中的活神仙刘伯温和明朝朝堂上那位明朝四先生之一的刘基我觉得是两不同的个人。
关于奇门这本书啰嗦两句,奇门分法术和数术,据说法术早就失传了,我早年看过一本故事期刊叫《山西民间文学》,有个故事写一个人学习法术奇门的故事,当时觉得好神奇,但是那本书看完就丢了,后来想再找找这个故事看,找了好久也没找到。
================
文:薛白袍
欢迎点赞,欢迎讨论,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