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湘云,金陵十二钗之一,贾母娘家的侄孙女,父母早亡,由叔叔婶婶抚养长大。生性豁达,得贾母喜欢,经常在贾府居住。
史湘云是作者怀着诗情画意,浓墨重彩地塑造的一个具有中性美的女子形象。她心直口快,开朗豪爽,爱淘气,甚至敢于喝醉酒后在园子里的大青石上睡觉;身着男装,大说大笑;风流倜傥,不拘小节;诗思敏锐,才情超逸;说话“咬舌”,把“二哥哥”叫作“爱哥哥”,她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纯真美好并且讨人喜欢的女孩儿。
曹雪芹在塑造史湘云这一形象时,着重表现了她的热情豪爽和心直口快。
湘云是一个极爱说话的人,是“话口袋子”,对人对事都表现出极高的热情。香菱要学诗;不敢啰唆宝钗,向湘云请教,她"越发高兴了,没昼没夜,高谈阔论起来。"为此,宝钗批评她“不守本分”;“不像个女孩儿家”。她表里如一,心直口快,说话不防头儿。
湘云身世的孤苦并不亚于黛玉,但她却能劝慰黛玉“我也和你一样,我就不似你这样心窄。何况你又多病,还不自己保养。"她为什么能够很快忘掉不愉快的事情,继续和姐妹们“大说大笑”,还是那般嘻嘻哈哈,对生活充满热情呢?原来她是“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也就是说,这种性格是天生而成的,也就是作者赋予她的。在史湘云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自然、纯真、善美等美好的个性。
她与宝玉、平儿等烧鹿肉吃,黛玉讥笑他们,湘云回击道:“你知道什么,是真名士自风流,……我们这会子腥的膻的大吃大嚼,回来却是锦心绣口。”,几句话来,湘云的豪情跃然纸上,湘云行事自然洒脱,不拘一格,她的率真在《红楼梦》里是独树一帜的。
一次看戏,凤姐儿指着戏台上的一个小旦说:“这孩子打扮起来活像一个人。”众人都知道凤姐所指是何人,恐怕得罪人,只是不肯说出来,湘云却直言不讳地说:“我知道,像林姐姐。”为此得罪了黛玉,也与宝玉发生了矛盾。有一次,她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道”,让宝玉下了“逐客令”。有人说,这表现了湘云封建意识浓厚,可当时的主流价值观就是如此,这恰恰说明她的天真烂漫。
湘云总是喜欢男装,一次下大雪,她的打扮就与众不同:身穿里外烧的大褂子,头上戴着大红猩猩昭君套,又围着大韶鼠风领。黛玉笑她道:“你瞧,孙行者来了。他一般的拿着雪褂子,故意妆出个小骚达子的样儿来。”众人也笑道:“偏他只爱打扮成个小子的样儿,原比他打扮女儿更俏丽了些。”在俏丽妩媚中染些风流倜傥的男子气,这让湘云的形象平添了几分韵致。
湘云还有着超逸的才情和敏捷的诗思。芦雪庭联句、凹晶馆联句以及每次诗社赛诗,湘云的诗来得最快,也来得最多。咏白海棠,她来迟了,在别人几乎已将意思说尽的情况下,她竟一连弄了两首,且新颖别致,另有意趣,赢得了众人的赞叹和激赏,被评为压卷之作。
写菊花诗时,她也会吟出“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这样的诗句,俨然以隐士自居。芦雪庭联诗,由于她吃了鹿肉,饮了酒,诗兴大作,争联的既多且好,竟出现了宝琴、宝钗、黛玉共战湘云的局面。众人都笑道:“这都是那块鹿肉的功劳。”其实,联诗联得如此舒展随意,收放自如,这都是她才思敏捷的表现。
湘云不但会写诗,而且她本身就是一首好诗。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圃”,写得笔酣墨饱,热闹非常,而史湘云则是其中最活跃的分子。大家划拳猜枚,饮酒赋诗,呼三喝四,喊七叫八,满庭中红飞翠舞,玉动珠摇。玩了一回,散席时却忽然不见了湘云。
众人往后山来看,果见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已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蜜蜂蝴蝶闹嚷嚷的围着。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众人看了,又是爱,又是笑,忙上来推唤掺扶。湘云口内犹作睡语说酒令,嘟嘟嚷嚷说:“泉香而酒冽,玉碗盛来琥珀光,直饮到,梅梢月上,醉扶归,却为宜会亲友。”
这场景分明是一幅画,一首诗,是诗情画意的湘云。面对这样一个人物,这样娇憨纯真的表现,谁不觉得可爱,不为之倾倒呢?
最可贵的是,湘云内心中的善良和真诚。在第五十七回里,她听说邢岫烟收到了亏待,当了自己的棉衣,马上拍案而起说:“等我问着二姐姐去!我骂那起老婆子丫头一顿,给你们出气何如?”被宝钗、黛玉阻止后,她又说:“既不叫我问他去,明儿也把他接到咱们苑里一处住去,岂不好?”如此的心直口快,敢说敢笑,在红楼诸女中,这种自然、纯真、善良的个性,舍湘云还有其谁?
史湘云的出场总给别人带来快乐,可她却最终难逃自己悲剧的命运。《红楼梦》中对湘云的判词是这样描写的: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余晖,湘江水逝楚云飞。湘云自幼父母双亡,后与卫若兰成婚,她对自己的“婚后生活十分满意。但好景不长,由喜转悲,最后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夫妻劳燕分飞,她也由此归入了太虚幻境的薄命司。
那样好看的花最终还是谢了,醉情溢言、酡红沉梦的日子最终还是在落花飘摇着的影子中远去了。虽然湘云的结局至今亦是众说纷云,但不能否定,她的出现始终像几缕飞云一像悄然,她的离去隐约着许多温暖却没有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