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原因
听过这本书,但阅读的兴趣并不强烈,直到那天在借阅室的书架上偶然看到,便借过来阅读,因为自己从乡村出来,对农村有着强烈的兴趣,再加上这本书又是讲东北农村,那时候也有一些思乡之情在起作用,好像看了描写东北农村的生活就回到了家似的。
二、整体评价
原文觉得可能比较学术自己未必会读得很起劲,但我读完之后意料之外地很喜欢,一方面是身为一个东北人,里面的描述的内容十分亲切,很有画面感,另一方面是书中提到的很多现象我自己也有兴趣研究,借由本书,我了解到了很多现象的历史,拓宽了我对私人生活想象的认知。
另外这本书还有很多有意思的细节和观察,在当今影视剧中丑化穷人的趋势下,书中可以带大家还原乡村人民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特有的文化,以及看到在结构性变化的大环境影响下,个体的私人生活是如何受影响、有哪些表现。
推荐指数:五颗星
ps:这本书我有电子版,需要的伙伴在公众号(听zoe说)后台留言哈。
三、原文节选及感受分享
原文:1、从更高层面上看,村庄基层领导的变迁是国家与农民关系变化的最好标志。
感受: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维度,值得研究。
原文:2、人情既指感情,在实践中又有多重含义。在个人层面上,人情涵盖了人际交往中道德行为的基本原则。人情还普遍被用来指对他人的情感理解。所以一个人如果不能做到礼尚往来,或者不能将心比心,就要被人看作不道德,违反了人情。而且,村民也根据人情来对某人做人是否得体而作出基本判断。换句话说,人情赋予每日间的人际交往以意义。没有人情,生活就不成其为生活。
感受:自从我考上大学之后,就越来越害怕这些人情关系,因为眼看着家里人跟一些在我观察看来不是很亲密的人有人情往来,我觉得很累(又要没话找话,又要记得别人给了你礼金要还回去,这样才是懂人情),但又知道如果不维系这样的关系,就会“绝户”(老妈的说法,大意是指没有人跟你们家来往,遇到事了也没有办法从别人那里获得支持和帮助,很难立足)。
这也是我很不积极办婚礼的原因,因为我不想多一些“无效的社交”,因为在我看来,如果是可以支持的朋友,即使没有因为婚礼给钱,也不影响我们的关系,而一些已经疏远的关系,就算是多了这一个给礼金的环节,也未必会真的改善,反而让关系更加明确的带有“金钱”意味。
当然我也明白,我之所以这么想并能这样操作,是因为我已经脱离了原本的乡村环境,再加上对现在的城市而言我是“外来人员”,涉及到的社交关系极少。所以,作者的总结非常到位。
原文:3、入教之后,教徒一般不再重视原来的亲缘关系,尽管他们基本都是血亲或姻亲。在新的关系中,他们的精神领袖则受到信徒的高度尊重与支持。
感受:很符合我的观察,因为姥姥在世的时候,家里就是教徒的“教会”,当时有两位长辈负责讲圣经,这些“兄弟姊妹”(教徒之间的相互称呼)都会非常尊重他们,有烦恼也会向他们求助和倾诉,是一个非常积极的支持网络。
原文:4、择偶的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说媳妇”。“媳妇”既可以用来称妻子,也可以用来称儿子的妻子;“说”则表示是通过媒人同女方父母商讨。因此,“说媳妇”形象地体现了父母为儿子找妻子或者说为他们自己找儿媳妇的做法。第二种说法是“找婆家”,也就是说从父母的角度出发,为女儿寻找一个合适的落脚之地。显然,在这两种情况下,父母是主角,是儿女婚姻中做决定的人。第三种说法是“找对象”,对象就是个人恋爱的对象,而找也是本人而不是父母去找。
感受:果然语言背后反映的是思维,以前我还傻傻分不清为什么同样一件事会有这么多说法,看来这段茅塞顿开,太有意思了。
原文:5、在90年代的调查中,我发现当人们谈到选择配偶的时候,无论说话的人是什么年龄,“找对象”是远为流行的说法。不过在谈到当事人自己的家庭时,年长的村民则倾向于回归传统。
感受:这是个很有趣的现象。
原文:6、在农民文化中,性并不是个肮脏的秘密,也不是件令人羞耻的事情,而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过只有结了婚的男女相互之间才能公开动手动脚,并用意味很浓的性的语言来开玩笑。而且,人年纪越大,就越有权利当众开带“色”的玩笑。未婚青年,尤其是女孩,在别人说笑的时候则必须显得矜持正经。
感受:是的!我想起小时候,那些打麻将的叔叔婶婶们总是会开一些我听不懂的玩笑,然后我妈就会说“还有孩子在这呢,别啥都说”,确实没有像城市里的人那样几乎闭口不谈。
原文:7、下岬订婚青年的婚前性关系并不能被等同于当今大城市青年中流行的同居。在同居关系中,性与婚姻可以是分开的。下岬的青年男女对婚姻非常认真,在订婚之后双方都已经是全心全意。正是这种对婚姻的严肃态度,再加上订婚的礼节,给了未婚夫妻间的亲密关系以民间的合法性。
感受:是,感觉现在在家长眼中依然如此,但年轻人们却逐渐向城市靠拢了,因为大家外出打工看到了城市人的生活模式,我也有听老妈讲过几个案例。
原文:8、老实是封闭社会所推崇的品德。当村民们基本上只限于在一个关系密切的地方社区中相互交往时,老实便意味着可靠、值得信任,这使乡村社会中的交往成本大为降低。但是,老实的其他含义,比如天真、诚实,一出了当地社会的小圈子便成了极大的短处。尤其是到了改革时代,村民们必须在一个尚未健全的市场经济中与陌生人打交道时,老实更成了要命的缺点。在新的环境里,老实人就被人欺负,老实丈夫就没法养家护家。
感受:是的!最近几年听到老妈说谁谁谁家的儿子还没有“说媳妇”的原因之一就是“太老实了”,与此对应的表现就是话少,“一扁担压不出个屁来”,这也是村民进城务工遇到市场经济的结果之后态度转变的表现。
原文:9、有趣的是,无论是在集体化时代还是在改革的时代,妇女在推动浪漫爱情与婚姻自由方面都起着主导作用。在下岬村发生的争取婚姻自主的事件中,即在子女和父母发生冲突时大多数都是女方远比男方积极主动。同样,多数取消婚约的决定也是由女方作出的。(“姑娘权力”,但是这种权力的产生并不意味着妇女总体上来说比男青年更有主体性。答案正如村里人说的那样,是因为姑娘在婚姻市场上占优势。)
感受:这个现场有点“讽刺”,竟然是因为人被当成商品有了价值排序,然后才有的主体性,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实在可悲。但好的面向是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或许有提升,从我的一些听闻来看确实如此。这样的女孩往往自主意识较强,不会容易屈服于传统,也比较有办事能力。
原文:10、村民们在回答正式问卷时往往弄不明白。许多人都担心是否能答对,他们将问卷看作是某种考试。
感受:确实是,村民很少会用到这样正式的问卷,因此会很谨慎小心,不过现在情况应该有所好转,但关于填写的真实性就无法确定了。
原文:11、主干家庭能够继续存在显然在于三个方面:主干家庭的政治权力、社会关系资本、经济基础。
感受:果然权力(政治、经济、公信力)是家长制存在的理由。所以也难免有人对之趋之若鹜。能好好利用权力的人实在太难得了!在疫情这个照妖镜的反映下更是如此。
原文:12、为了最大限度地争取自己的利益,年轻人费尽了心思去提高彩礼与陪嫁的数量,结果却是结婚费用节节上升。彩礼本来是长辈给后辈的礼物,现在却变成父母在世时便开始被瓜分的家长。(彩礼不再是两个家庭之间礼节性的礼物交换或支付手段,而是财富从上一代往下一代转移的新途径。)
感受:彩礼在不同地区的不同年代都有很大差异,但很多人会因为过往的认知以及现在还真的有以“卖”的思路让女儿结婚的现象而一概而论,作者的这个总结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会不能接受别人说我父母是在“卖女儿”了,因为我知道他们的出发点是希望我的日子可以过得轻松些,而且也不会以此强拆我的感情,我的亲人们也基本上都是在用这样的思路来看待彩礼。
也正因为如此,我才能跟他们抗争要求少要一些,让他们看到我和伴侣能把日子过好的能力,并且多次跟他们强调我有自己“好日子”的标准,跟他们的不一样。
原文:13、公众舆论一旦臣服于个别人的权力,它的道德约束力就大大减少。
感受:这里是指村里有人虐待老人,本是一个非常会受到道德谴责的事件,但因为这个人是村官,对其他人的利益有影响,所以没有人敢向对其他人一样进行指责,只敢背后偷偷讲。想起听播客的时候,有位主播说在我们国家的文化里,“公序良俗”是个非常灵活的东西,还真是。
原文:14、在妻子当家的情况下,夫妻更倾向于遵守计划生育政策,而且有时还能够克服重男轻女的传统。
感受: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结论,也在反应一个现实,那就是提高当前的女性地位,对于将来女性的地位会非常有助益,是“women help women”的最好说明。之前看到一篇报告说东北的女性地位相对于其他省份较高,其中女性当家是不得不提到的现象,这让我也想起了自己认识的很多婶婶都是家里的主心骨,大小事全部操持得井井有条,行事果断且周全。《乡村爱情》系列电视剧的主心骨——谢大脚便是这样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