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分工和专业化使得每个人都选择生产自己擅长的产品,从而提高所有产品的总量,最终通过交换实现多赢的结果。但由于每个人资源禀赋不一,投入的劳动要素不同,每个人实际的劳动成果数量和质量也有所不同。个人劳动交换如此,国家间商业贸易亦如此。因此,具体分析个人和国家的在分工中的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对于交换双方具有是否互惠互利的意义,否则交换是不长久的,分工也毫无意义的。
一 绝对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是指 个人或国家在某种产品和技术高于其他人或国家的劳动生产率,从而在交换获取剩余价值活动中占据优势。
绝对优势理论是个人劳动交换或国际商业贸易的重要原因。我们知道,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是有劳动绝对成本差异的,如果一国在某一商品的生产上所耗费的成本绝对低于他国,该国就具备该产品的绝对优势,从而可以出口;反之则进口。各国如果按照本国的绝对优势形成国际分工格局,各自提供交换产品,则交换双方所得到的利益将高于自己劳动所得到的利益和成果。
让我们谈谈《鲁滨孙漂流记》中的故事。鲁滨孙后来在某一个周五救起了一个野人,他给这个野人起名为“星期五”。在荒岛上有了两个人之后,他们之间就可以直接交换了。交换的一种方式是星期五给鲁滨孙打工,鲁滨孙给星期五发实物工资(如每天几个椰子);另一种方式是每个人独立从事生产活动,然后交换各自生产的产品。我们现在看后一种交换如何能使双方受益的。比如,鲁滨孙每天可以捕到20条鱼,如果他全天改去采摘椰子,可以摘到10个椰子。星期五恰好相反,他是野人,捕鱼的技术性对他来说太复杂,因此每天只能捕到10条鱼,但是如果让他爬树摘椰子,他非常擅长,每天可以摘到20个椰子。这样一来,我们就说鲁滨孙在捕鱼方面具有绝对优势,而星期五在摘椰子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如果两个人的分工是让鲁滨孙全天捕鱼,让星期五全天摘椰子,则两人每天总共可以消费20条鱼和20个椰子。如果让他俩互换工作,则两人每天只能总共消费10条鱼和10个椰子。给定上述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后面这种安排显然不合理。
绝对优势理论也是绝对成本优势理论。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于1776年在其《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提出的国际贸易理论。他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民财富。交换是出于利己之心并为达到利己目的而并为达到利己目的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人类的一种天然倾向。人类的交换倾向产生分工,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巨大进步是分工结果。
分工既然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那么每个人专门从事他最有优势的产品的生产,然后彼此交换,则对每个人都是有利的。即分工的原则是成本的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他以家庭之间的分工为例说明了这个道理。他说,如果一件东西购买所花费用比在家内生产的少,就应该去购买而不要在家内生产,这是每一个精明的家长都知道的格言 。裁缝不为自己做鞋子,鞋匠不为自己裁衣服,农场主既不打算自己做鞋子,也不打算缝衣服。他们都认识到,应当把他们的全部精力集中用于比邻人有利地位的职业,用自己的产品去交换其他物品,会比自己生产一切物品得到更多的利益。
国际分工是各种形式分工中的最高阶段,在国际分工基础上开展国际贸易,对各国都会产生良好效果。斯密由家庭推及国家,论证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必要性。他认为,适用于一国内部不同个人或家庭之间的分工原则,也适用于各国之间。国际分工是各种形式分工中的最高阶段。他主张,如果外国的产品比自己国内生产的要便宜,那么最好是输出在本国有利的生产条件下生产的产品,去交换外国的产品,而不要自己去生产。他举例说,在苏格兰可以利用温室种植葡萄,并酿造出同国外一样好的葡萄酒,但要付出比国外高30倍的代价。他认为,如果真的这样做,显然是愚蠢的行为。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如果每一个国家都按照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即生产成本绝对低)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国家都是有利的,世界的财富也会因此而增加。
(4)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斯密认为,有利的生产条件来源于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自然禀赋和后天的条件因国家而不同,这就为国际分工提供了基础。因为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可以使一个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绝对低于别国而在该产品的生产和交换上处于绝对有利地位。各国按照各自的有利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将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并使各国从贸易中获益。这便是绝对成本说的基本精神
绝对成本说是科学成分与非科学成分的混合,其正确的方面,是深刻指出了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巨大意义。各国之间根据各自的优势进行分工,通过之间根据各自的优势进行分工,通过国际贸易使各国都能得利。其错误主要表现在,认为交换引起分工,而交换又是人类本性所决定的。事实上,交换以分工为前提,在历史上分工早于交换。同时,交换也不是人类本性的产物,而是社会生产方式和分工发展的结果。
绝对成本说解决了具有不同优势的国家之间的分工和交换的合理性。但是,这只是国际贸易中的一种特例。如果一个国家在各方面都处于绝对的优势,而另一个国家在各方面则都处于劣势,那么,它们应该怎么办?对此,斯密的理论无法回答,这个问题的解决是大卫·李嘉图的功劳。
二 比较成本理论
所谓比较成本理论,是指一个人尽管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没有他人生产率高,但他在某种特定产品的生产效率上劣势相对较小。即在生产上相对成本劣势较小的产品,就是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回到鲁滨孙漂流记中,假定鲁滨孙每天可以捕到20条鱼,如果他全天改去摘椰子,可以摘到10个椰子。星期五由于身体条件好,最多每天能捕到30条鱼,如果让他爬树摘椰子,最多每天可以摘到30个椰子。在这种情况下,星期五在生产鱼和椰子方面都具有绝对优势。不过通过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鲁滨孙捕1条鱼的时间,相当于其采摘1/2个椰子的时间;星期五捕1条鱼的时间,相当于其采摘1个椰子的时间。换言之,鲁滨孙捕1条鱼的机会成本是1/2个椰子,星期五捕1条鱼的机会成本是1个椰子。因此,我们说鲁滨孙在捕鱼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星期五在摘椰子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根据上面的分析,此时如果鲁滨孙将所有时间用来捕鱼,星期五将所有时间用来摘椰子,最后二者按照某个比例进行交换,就可以让双方实现双赢。在这个例子中,只要鱼和椰子的交换比例介于1∶0.5和1∶1之间(即高于鲁滨孙的机会成本但低于星期五的机会成本),专业化和交换就可以改进双方的福利。比如说,假定交易比例是1∶0.8。鲁滨孙专业化于捕鱼,总共捕到20条鱼;星期五专业化于采摘椰子,总共摘到30个椰子。然后鲁滨孙用10条鱼换了星期五的8个椰子,最终鲁滨孙拥有10条鱼和8个椰子,星期五拥有10条鱼和22个椰子。如果没有分工和交换机制,根据生产可行性边界,鲁滨孙要消费10条鱼,就只能消费5个椰子;而星期五要消费10条鱼,就只能消费20个椰子。显然在分工合作后,两者的福利都得到了提高。这就是比较优势导致的分工和交换带来的好处。
迷你案例
盲人说书是中国北方地区过去非常流行的一种曲艺表演,表演形式为一人自弹自唱,伴奏乐器为三弦或琵琶,此外,还有绑在小腿上以两块竹板制成的甩板,以及绑在手腕上称作“嘛喳喳”的一串小竹板。说书的内容通常为传说故事。说书通常在晚上进行,农村人晚上没有什么事情做,男女老少围在一起听说书就成为重要的娱乐活动。
之所以称为“盲人说书”,是因为表演者都是盲人。盲人说书而不是视力健全的人说书,并不是因为视力健全的人不能说得比盲人好,而是因为盲人在说书方面有比较优势。视力健全的人可以从事正常的农活或其他生产活动,但盲人没有办法从事这些活动。因此,相对于视力健全的人,盲人说书的机会成本更低。所以专业化于说书是他们较好的谋生方式,他们通过提供说书服务与其他人进行交换,实现了双赢。当然,现代科学也告诉我们,由于盲人可以把一般人用于看的神经元挪用于记忆,他们的记忆比一般人要好。
类似的,盲人在按摩方面也比视力健全的人有比较优势。所以,过去从事按摩职业的也主要是盲人。
尽管我们这里讨论的是两个人的情形,但其基本原理可以推广到地区之间的区域贸易和国际贸易。贸易的最大好处就是通过分工和交换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实现双赢和多赢。从经济学角度看,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本质上都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易,经济学家之所以把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分开讨论,是因为国际贸易涉及不同货币之间的换算,主权国家施加的关税、配额和其他形式的交易壁垒,这些因素使得交易变得更为困难,从而导致效率损失。
比较优势意味着,如果每个国家专业化于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的生产,国际贸易可以给所有国家带来好处。比如说,就粮食生产而言,中国在稻米生产上有比较优势,美国在小麦生产上有比较优势,因此,中国出口稻米、进口小麦,美国则出口小麦、进口稻米。这样的国际贸易使中美双方都受益。事实上,在中国内部,南方在稻米生产方面有比较优势,北方在小麦生产方面有比较优势,南方人用稻米交换北方人的小麦给南北双方都带来好处。如果中国和美国将来变成一个国家,现在双方的国际贸易就变成国内贸易了。由此可见,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导致区别的是政治原因,不是经济原因。
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通常取决于其资源禀赋。这是因为,不同的产业使用的要素投入比例不同。劳动力相对多的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比较优势,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在土地密集型产业具有比较优势,资本富裕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业具有比较优势,技术发达的国家在技术密集型产业有比较优势。因此,国际贸易的基本格局是:劳动力相对多的国家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主要出口土地密集型产品,资本富裕的国家主要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技术发达的国家主要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不难理解,中国的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美国的出口产品以技术密集型为主。
当然,分工和专业化本身也创造比较优势,而不仅仅是利用本来存在的比较优势。即便一国最初在任何方面都没有比较优势,但只要它专业化于某一特定的产业,日积月累,就可以在这个产业上形成自己的比较优势。日本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李嘉图与比较优势理论
19世纪初,英国朝野内外展开了一场关于国际贸易的大辩论。当时,英国政府迫于土地贵族阶级的利益而实行了《谷物法》,对进口的谷物强制征收关税《谷物法》颁布后,英国的粮价迅速上涨,地租也随之开始猛增。这种现象虽然有利于地主,却大大提高了工人的生存成本,导致了工资暴涨。企业的利润随之降低,英国的工业竞争力受到了严重削弱。为了废除《谷物法》,新兴的资产阶级展开了多方面的努力,极力宣传自由贸易的好处。而得益于《谷物法》的地主阶层则辩称,贸易的原因就是互通有无,既然英国能够自己生产粮食,并且效率还高于其他国家,因此根本不需要从国外进口粮食。一时之间,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谁也未能说服对方。
就在双方争执不下时,一位经济学家的横空出世让论战出现了转折。这位经济学家就是大卫·李嘉图。在其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李嘉图提出了著名的比较优势原理(law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即使一国在所有商品生产上较之另一国均处于绝对劣势,但只要处于劣势的国家在各种商品生产上劣势的程度不同,也可以在劣势较小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而处于优势的国家则在优势更大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更大优势。如果每个国家专业化生产和出口其具有更大优势的商品,进口其处于比较劣势的商品,则两国都能从贸易中得到利益,共同提升本国福利水平。
李嘉图的上述观点一经提出,就完全重塑了人们对贸易的理解,也为反对《谷物法》的人找到了理论依据。不过,这套理论在实践领域的成功却要晚得多。直到1846年,《谷物法》才被最终废除。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至今仍然是国际贸易的主要理论基础。
李嘉图比较成本学说的核心是比较优势原则。比较成本说揭示了人类分工协作的大道理。自其创立的一百多年来,它一直被西方国际经济学界奉为经典,并成为国际贸易分工理论发展的主线。即使在当代,它也是研究国际贸易理论的逻辑起点。比较成本说的启示:“各国应该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以保证参加国际分工和贸易所能得到的利益。”然而这个理论只提出国际分工的一个依据,未能揭示出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和价值规律的国际内容。
三 要素禀赋论
赫克歇尔—俄林继承和发展了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提出了要素禀赋论,用生产要素的丰缺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俄林认为,商品价格的绝对差异是由于成本的绝对差异,而成本成本的绝对差异是由于:第一生产要素的供给不同,即两国的要素禀赋不同;第二,不同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要素的比例不同(要素密集程度不同)。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自创立以来,虽然受到里昂惕夫等学者的质疑,但仍被奉为当代国际经济理论中的圭臬,西方经济学界认为该理论构成了对古典学派李嘉图比较成本说的重大挑战,奠定了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俄林理论有助于我们分析,判断和预测世界各国的贸易模式,并制定相应对策,在充满风险的国际竞争中知己知彼,掌握主动权,此外,我们应认识到一国的生产要素实际是变量,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科技和教育的发展,生产要素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相应发生变化。当代技术革命已改变了要素的内涵,促进了人力资本,技术创新信息资本等无形要素和有形要素的相融合,赋于生产要素以全新的内涵。因此我们不能片面静止地对待要素禀赋上的比较优势,这是我们借鉴俄林理论应持有的科学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