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跟孩子们讲“劳动”主题单元下的《插秧歌》,歌里唱道:“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正是农忙季节,抢插秧苗,全家出动,分工明确,有条不紊,热火朝天,为了一年的好收成,为了一家温饱,农夫像打仗似的,连早饭也顾不上吃,还要叮嘱家人要提防鹅鸭破坏秧田,偷吃秧苗。这样劳累,这样忙碌,那他痛苦吗?
孩子们异口同声回答说:不痛苦!
那这么辛劳,他为什么不痛苦?
——因为劳动是为了家人的衣食住行……
——因为有家人关心——“唤渠朝餐歇半霎”……
——还因为——大家在一起。
这就像大年三十,一家人一起动手准备团年饭一样,没有一个人闲着,没有一件事无意义,大家的脸上都带着笑,这是幸福的劳动啊!
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妈妈为什么唠叨?是因为她在厨房里忙得不可开交,而你和你的爸爸坐在沙发上刷手机。一个人的家务事,无休无止,本身就会是一场苦役、一种折磨。
法国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在《第二性》里第十六章《结了婚的女人》中写:
几乎没有什么工作能比永远重复的家务劳动更像西西弗斯所受的折磨了:干净的东西变脏,脏的东西又被搞干净,周而复始,日复一日。家庭主妇在原地踏步中消耗自己,她没有任何进展,永远只是在维持现状。……与灰尘和污物的斗争不会取得胜利。
但是这样的战役也不是完全没有胜利的可能,比如让我们都走到厨房去,和妈妈在一起,刷个盘,递个碗,说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