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七言故
一个阶段总有一个阶段的故事,遇到不同的人,经历不同的事,好像每一段都很精彩,每一段都值得去经历。
20岁,本该是渴望交友,渴望认可的年龄。
但是,20岁的我,却患上了交友恐惧症。
01
当然,交友恐惧症在我看来并不是对于交友的害怕,而是不愿意去交友。
这个问题无关是否害怕,而是关乎主动与被动。
20年的时间,我们已经遇到了很多的人。
我们和这些人共同度过了那些或长或短、不长不短的青春岁月,甚至共同花费了彼此的珍贵的时间去陪伴。
但直到现在,细数过来,留下的又有多少?记得的又有多少?
人生好像就是这样,有得就有失,一路在获得,却也一路在失去。
我想这大概就是我渐渐不喜欢、不愿意去交友的原因了,就是我患上交友恐惧症的原因了。
20岁的我,现在已经渐渐不喜欢太过努力地去维持一段感情了。
不是因为这段感情太廉价,也不是因为这个感情不值得,而是害怕拼命维系之后,剩下的还是冷淡疏远,就像心里已经认定了这是必然的趋势一样。
我不愿意面对,所以我宁愿选择逃离。
02
初中的时候,初中老师告诉我们:
初中的感情是最简单的。
现在的你们的感情简单天真,朋友之间相互交往紧密。等上了高中,大家都忙着高考,交流也不多了,很难再像初中这样找到一个贴心的朋友。
上了高中,高中老师又告诉我们:
高中时候的感情是最纯粹的。
至少现在的你们来自同一个地方,朝着同一个目标—高考,彼此之间亲近些。等到了大学,你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忙着不同的事,很少会聚在一起,很难再找到知心的朋友。
等到了大学,大学老师又告诉我们:
大学时候的感情是最单纯的。
这是你们在学校学习的最后一段时光,等到毕业以后,你们出入社会了,就再也遇不到这么纯粹的感情了,甚至再也不能见面也是有可能的,所以你们应该好好珍惜你们大学的情谊。
其实,哪有那么多的纯粹与复杂。
当你处在某个阶段的时候,你就得去适应某个阶段。适应着新的阶段的不同的人和事,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
但我想说,其实,每个阶段的取决权都在我们自己身上。
当你主动去选择适应一个阶段时,那是你自己做的选择;而当你被迫选择去适应一个阶段的时候,那也是你的选择。
因为在这个局势的被迫下,无论你选择随从大流,还是做你自己,都是你自己的选择。
20岁的我,只是选择了做自己而已。
03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20年,时间不长也不短。
想做的事还很多,想去的地方还很远,人生匆匆,又何必拘泥于纷纷杂杂的世界呢。
20岁的我,患上了交友恐惧症。
不再热心交友,不再执着于混迹在各种各样的社团之中,也不再去太过关切人际交往中的繁杂琐事,只是蜗居在自己的世界里,做着自己想做的和喜欢做的事。
喜欢偶尔和老友们保持联系,聊聊彼此的近况,却也不愿再深入挖掘;喜欢偶尔交交新朋友,但也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过度强求,遇上对胃口合得来的,便多聊几句,遇上合不来,不喜欢的,便浅谈而止。
世界本来很大,遇到的人还会很多。
太多的用心应该花在喜欢的人身上,而不是那些不相关的人。
20岁的我,喜欢顺其自然,不去强求,却也知道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