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知录】为什么好像没有四五年前那么积极主动了?
今天来聊聊“主动”这个话题吧。
缘起于昨天看的一节课,神策数据创始人在课程中聊到所在公司的组织文化,提及这样一段话——
创业公司其实许多事是没有安排的
是不确定的
你就需要你自己创造性地
开拓性地去做事情
如果只是按部就班做
我们也是会淘汰出去的
课程其实还有蛮多别的金句,但是于我个人而言倒是真的这句话特别有所触动。
大致因为两个纬度吧——
一个是自己当前所在部门,对应做的事主推的产品服务状态,确实有点像创业公司的感觉,很多事情是不确定,需要快速往前跑的。
这是环境状态上的匹配。
第二个则是,自己感觉目前确实谈不上有多强的主观能动性,更多的处在一种等待分配任务的状态。
主动做事,主动想事的比例较低。
把这环境状态和个人状态一加和,emm,感叹一下,按照桑文锋的观点,我在他们公司属于是大概率被淘汰掉的人。
所以看完自然就警醒了。
这背后一定发生了什么,或者有什么东西自己没有澄清。
这么说是因为,自己大学期间,主动是出现在了年度关键词里的。
即,自己在较长一段时间真切落实了主动这个属性,并且也真的做成了一些事。
自己大学期间一共算是待过四家公司,每家公司从进入到熟悉到被认可,过程中都是因为自己自发主动去做了许多事,最终将自己一点一点往前推动,成为一个更好状态的自己,也获得了许多成长增益,阅历和能力都有明显提升。
而现在按说比以前还成长了些,但是为什么还没有以前做得好了,这就是值得思考与校准的了。
试着琢磨了下,觉得可能有一下几个节点——
第一是最初的自己是一无所有的。
这话的潜台词是,反正一无所有,那么只要我去做了,一定会得到什么,这东西和成败无关,只和你做不做有关。
而现在,似乎内在逻辑有点变化。
不算一无所有,尤其是大家其实隐含有一个印象,“你大致是什么样的人,应该做到什么样子”,而一旦感知到有这种预期,有时候反而成了束缚。
尤其是,对于做错事,事情没做好的自我容忍度下降,也会担心来自周围的压力与负反馈。
这么一挖掘隐含假设,大概知道自己原初的思考基点其实发生了变化,
以前因为只要做就绝对有成长可言,所以自然积极主动。
而现在内在是有担忧的,要是做不好,可能会有不好的结果。
这个心态一内置,确实影响到了自己的发挥。
第二是以前自己有一个大目标大原则。
那会儿我不仅一无所有,还一无所知。
更具体来说,是我对自己未来想做什么,能做什么,一无所知。
所以最开始进学校的时候我是极度迷茫且焦虑的。
在这种状态下,我的目标自然就成了去找到我想做能做的,原则也就成了,这东西,到底能不能有利于这个目标的达成。
这个东西一放出来,自然地,只要是觉得可以试试的,一定就会上。
而事实上,这也是我前面一年多的实际体验,只要别人抛给我一个线,或者自己发现这个可以试试,就一定会主动去拉住。
这样一来我渐渐和很多组织和人连接在一起,并且深度参与了不少事,过程中自然也获得了足够的成长,并且在毕业前,大致理清了大方向。
回过头看现在,清晰的大目标和大原则,似乎并没有花时间思考琢磨,
时间更多地是投入在具体的一件又一件的事情上,仿佛这样一件接一件的做事就能让自己往前走。
不过现在一反思,可能还真不是。
也许真的,比起做什么,有时候不做什么反而更重要。
当下这种一件接一件的事情,破有点像“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不禁想到《无问西东》里面的台词——
我们将自己置身于忙碌中,获得一些虚假的充实。
然而,我们的生命也无非只有这点时间……
写到这里,觉得这个假期把这节课翻出来看还是蛮有缘的。
阶段性地跳出来看当下置身于事件中的自己,经由深刻的审视来校准状态和方向,很值得。
当然,更重要的是,接下来怎么做的问题。
其实做完上面的前后对比分析后,自己已经有了一些答案,不过觉得可以再思考得更细致一些。
舍九取一说一个当下认为关键的点——
放下对做错事带来的潜在负反馈的恐惧。
对自己而言,这是一个特别需要克服的点,如果没有办法从底层信念化解这层恐惧,就会一直被帮助,不敢想不敢做。
别的,我再想想哈哈。
以上,诸君共勉,思之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