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同倾向就是个人在群体中的从众心理。
人们总是倾向于认为别人比自己更了解所处的情况,他们的行为总是合理和正确的。
因此个人会做出和他一样的行为来获得群体的认可,这种效应就是社会认同效应。
人类为什么会有社会认同的需求呢?
社会认同需求发生在人的潜意识,由基因决定,是人类进化的结果。
比如在自然界中,动物在迁徙或觅食的过程中都是成群结队,很少有落单的,因为成群结队出行意味着安全。即使发生危险也能大概率存活。
人亦是如此,马斯洛需求告诉我们人的第二个需求就是安全需求。只要我紧跟着大家就不会有危险发生。就动物本能来说,人与其他动物无异。也存在从众心理。
社会认同的发生条件是什么?
1、不确定性
人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总是会参照别人的行动来指导自己的行动。
其实这样做也有问题,就是别人也在寻找社会证据。尤其在局面含糊不清时,大家都在观察别人在做什么,这会导致一种“多元无知”现象。
举个例子。
1964年3月,美国纽约街区一个22岁的姑娘深夜下班回家,在住所附近的街道惨遭杀害。歹徒攻击了她三次,时间持续35分钟,最后一次持刀残忍的杀害了受害人。令人迷惑不解的是,38名邻居从公寓的窗户里眼睁睁地看着,都不愿动动手指、打电话报警。
根据社会心理学的知识,提出了一种看起来最让人难以置信的解释:目击者都没报警,恰恰是因为当时有38个人在场。之前的报道都在强调,38个人袖手旁观,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心理学教授拉坦纳和达利却认为,没人帮忙,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的旁观者。
现场有大量其他旁观者在场时,旁观者对紧急情况伸出援手的可能性最低,原因至少有两个。
第一个原因很浅显,周围有其他可以帮忙的人,单个人要承担的责任就减少了。
第二个原因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更有意思,它建立在社会认同原理之上,并涉及到多元无知效应。
很多时候,紧急情况乍看起来并不会显得十分紧急。
其他旁观该事件的人恐怕也正在寻找社会证据。因为我们所有人都喜欢显出一副镇定自若、从容不迫的样子,我们可能只是暗中瞟着周围的人,不动声色地寻找证据。这样一来,在每一个人眼里,其他的人全都是镇定自若的,没打算采取什么行动。于是,在社会认同原理的作用下,人们觉得这起事件没什么紧急的。
对紧急事件的受害者而言,“人越多越安全”的想法有可能完全错误。跟一群人在场比起来,要是当时的旁观者只有一个,说不定急需救助者的生存概率反而更大一些。
2、相似性
我们会根据他人的行为来判断自己怎么做才合适,尤其是在我们觉得这些人跟自己相似的时候。
《影响力》这本书里有一个很好的例子。
作者想让自己三岁的儿子学习游泳,他儿子很喜欢水,但在学习游泳的过程中,如果不带游泳圈,是不会下水的。不论作者劝他、哄他还是用别的方法,都失败了。作者实在想不出用什么方法能够让他儿子扔掉游泳圈。
在这个时候,他儿子参加了一个户外野营,组织者提供一个大的游泳池。作者去接自己儿子时,却惊讶发现他儿子从跳板上纵身一跃,栽进了深深的游泳池里,顺顺当当从水里露出脑袋,划到了泳池边上。
作者吃惊极了,就问儿子为什么不带游泳圈?
儿子回答:“我都三岁了,汤米也三岁。既然汤米可以不带游泳圈游泳,我想我也可以吧!”
我们经常认为,青少年思想叛逆而独立,这种态度只针对家长。在同龄人群体里,青少年同样也会根据社会认同来判断自己怎么做才合适。
所以对于父母来说,与其教训子女,毋宁控制他们交往朋友的质量。后者是更明智的做法。
生活中的哪些场景能用社会认同来解释?
1、在广告商的广告中,出现很多普通人而非明星做广告,从而让你觉得跟广告里的普通人很相似,激发人的社会认同心理,以此达到购买商品的行为。
2、好多新开的奶茶店排起了长队,不用告诉你这个奶茶怎么样,只要让你知道大家都喜欢喝就行了。利用社会认同心理,觉得这家奶茶很畅销,我也想试试的心理。
3、初三的时候,有个要好的同学中考失利,父母想让他复读,怎么劝都不行。最后他妈妈找到我们几个跟他关系特好的同学,让我们劝劝他。我记得很清楚,我们一起去水库洗澡,在路上大家说他应该复读,不然到高中跟不上别人,再努力也没有用这类的话,没成想最后还真成功了。现在才明白这是社会认同心理在作怪。
4、以前上学的时候,老师让同学们买资料。有时资料太贵大家都不想买,可是老师总能让大家“如愿以偿”的买到资料。他是这么做的,我们班大概90多人一个班,老师就问:来了一批资料,大家谁不买,举一下手,我统计一下。同学们左看看,右看看,发现大家都不好意思举手。最后大家没有一个人没买,包括那些不想买的同学。
我该怎么用?
社会认同有把双刃剑。
1、在自己不确定时,别人知道的比自己多的时候,相信集体的智慧省时省力。
2、社会认同,会导致自己陷入社会环境所给的一套价值评价体系,从而迷失了自我。被整个评价体系推着跑,不敢去追求自己内心想要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