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到一则微信《我被美国人彻底刷新的观念——富是物质的,贵是精神的》,文章列举了国人和美国人的对比,其中有 “(美国人)家庭第一,哪怕金钱和工作都要为家庭让路”:在中国,因赚钱和工作两地分居的人家还真不少…….错过了妻子生孩子给孩子看病给老人送终等。
我顿时脸上有热辣辣的感觉,我不能代表国人,但是这犀利的文笔,和直切要害的陈述,却真实地揭露了我的生存状态。其实,我对自己这个三口之家倒不内疚,我们至少可以常在一起,和老婆谈谈我的工作和她的小生意,周末带孩子去看看电影,逛逛游乐园等。孩子考试失败了,我和老婆也不责骂他,以鼓励为主,一家人也算其乐融融。但对老一辈却亏欠太多。
我有一个舅舅,非常疼爱我。记得小时候,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他经常给我买点吃的或者动手给我做弹弓之类的玩具。九年前,当听到他去世的消息时,我在电话里顿时失声痛哭,泪如雨下,然而我并没有赶回去见他老人家最后一面。即使今天,我60多岁的父母依然留守在川北老家,在他们依赖了一辈子的泥土上播种着希望。我每年回去的次数也曲指可数,妻儿回去的次数更少。路途遥远,亲朋好友都在老家,父母不愿到重庆生活,他们行动不便或生病住院时,我该怎么办?真不敢想象。
一位美国说唱艺人天天混迹于酒店餐厅,一位中国人对他说:何必那么辛苦,我介绍你到中国去当一名英文老师。说唱艺人婉言谢绝,说:“我为什么要离开我的妻子和孩子们?每天和我所爱的人在一起,我觉得很幸福。”瞬间,在场的人们都觉得这位中国人很可怜。
因为文化的差异,美国人或许更加注重自己的小家,而中国,以孝治国、治家,厚重悠久的“孝”文化,浸入了我们的血液和骨髓,也成为我们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我们都爱自己的父母。世易时移,孝心却不能移。
这微信能传到我的“朋友圈”之前,一定经历了无数“朋友圈”,一定有很多人都看过,认同或者被感动,甚至如我般,对照自己生活反思。不言而喻的是,在全民歇斯底里追求财富和地位的今天,又有多少人能在一半醉的时候留了一半清醒,真正认识富贵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