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二则

半年前“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话题引发热潮,如今已尘埃落定。

它曾一时占据各种讨论群,场面蔚为壮观。不少人称分明记得小时候课本上就是“斯人也”,并且言之凿凿。

后来大家共同回忆,找到很多古籍和台湾、香港的教材截图,通通“是人也”。倒是有港剧的字幕,引用这句话称“斯人也”,但不足为凭。孟子“斯人也”的教材截图一幅也没有,它只出现在个别辅导材料上。

也就是说,过去的各版正式教材均为“是人也”,这正和古籍的记载一致。因为《孟子》和《大学》、《中庸》、《论语》一并归为“四书五经”的“四书”;在“经史子集”的分类里,它不在诸子百家的“子部”,而被归于“经部”。

《孟子》被古代读书人奉为经典,尤其是南宋朱熹对《孟子》十分推崇,以致后世更把它列为科举考试的重点,明代甚至把朱熹注的《孟子章句》当作题库用。《孟子》的原句当然是不能改的。

我们现在说话、写字偶然随意一点实属正常。比如笔者老想着《岳阳楼记》的“登斯楼也”、“噫!微斯人”,此时恍惚记得孟子这句成了“降大任于斯人”,但翻下古籍就一清二楚了。电视剧的“斯人也”倒是毫无问题,人家又不是学术报告,何必认真。

对记忆的这种信心让我想起江户川乱步的小说《D坂杀人事件》,里面里引述过一个故事。它来自十九世纪初“工业心理学之父”雨果·闵斯特伯格的著作《心理学与犯罪》。

闵斯特伯格曾在德国的哥廷根参加过一个学术会,与会者个个严谨而权威。

有一天会议的大门突然被撞开,一个身着五色服装的小丑闯进会场,后面有个持枪的黑人在追赶。两人停在大厅中间互相恐吓、谩骂,突然小丑猝然倒地,黑人跳到他身上,手枪发出“啪”的巨响。接着两人一溜烟跑出会场,全程不过十秒钟。大家极为震惊。


这当然是设计好的。但主持人煞有介事地请与会者记录下“凶手”的穿戴,以便将来上庭作证。大家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记载黑人穿红衣服,有人说穿的是褐色衣服,有的还记得戴绅士帽。其实黑人没戴帽子,着黑上衣,系了一条红围巾罢了。

紧急情况下记忆会有差错,要是观察者互相稍一求证,就更容易坚信某一个结果。说完这个例子,小说借主人公明智小五郎之口说:“人类的观察力与记忆力相当不可靠。”

要提高观察和记忆能力需要训练,人在毫无准备时冷不防被问到细节,那是很难说准的。小时候的记忆如果不是很精准,多年后就难免被各种因素侵蚀,除非有好的记忆方法。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本书,日本学者写的《如何提高记忆力》提供了一些认识角度。

比如研究发现,人生下来后智力、体力和情绪是按照一个月为周期的正弦曲线推进的,三者依次开始,当智力达到波峰时易于记忆(竟然还找到了这张插图);


还有要记住一个内容,需要隔几分钟、十几分钟、几个小时、几天、几周最终一个月后再回忆一次,几乎能做到终生不忘;

另外,记忆伴随色彩、声音、气味、事件等因素,更容易强化印象,帮助记住。

可惜这本书已找不到,笔者的记忆也开始恍惚。

此外,笔者习惯用几个关键词编成一句话,用谐音可以记住一连串不相关的内容;用谐音记数字;把地图上的地点连起来,用图形记住地理考试里的产量排名等等难记的东西。其实每个人各有高招,这几样也供参考。

看来记忆不可迷信,但只要方法得当,强化也不无可能。

黄庭坚诗《春雪呈张仲谋》,描绘春雪的景象、声音、寒风都如身临其境,月下阶前、晴空檐下的画面美不胜收。

暮雪霏霏若撒盐,

须知千陇麦纤纤。

梦阑半枕听飘瓦,

晓起高堂看入帘。

剩与月明分夜砌,

即成春溜滴晴檐。

万金一醉张公子,

莫道街头酒价添。


颈联的“夜砌”指夜里的台阶,对应对句的“晴檐”。这两句指天晴后的积雪,到了晚上与月色分占台阶,白天化成春水点滴在瓦檐。

尾联他和这位拓落放达的张公子打趣,可不要推辞酒约。这是黄庭坚雪后邀约宦海诗友张询张仲谋出去饮酒,并提前切断他拒绝的退路。

试想晴雪日,收到好友赠诗邀赴酒约,岂不美哉。

笔者读黄诗偶作七律一首。

宋时春雪成余滴,

浑疑到是年。

晴日好风檐下笼,

闲书公案话头禅。

说君一醉苏米会,

偕我同书画船。

后世偶因希拓落,

也愁深酱费杯钱。

颔联的“檐下笼”指宋代蔡襄《茶录》提到的茶笼,“茶不入焙者,宜密封裹。以蒻笼盛之,置高处,不近湿气。”宋人用蒲草编织茶笼,天晴挂在屋檐下透风。



米芾《道林诗帖》也有这样的句子:


这幅书作败笔颇多,看不到米字秀润的特点,大部分的字结体不严谨,用笔也不高级。尽管“僧”字有点像米书,但其他字大失水准。“茶细旋探檐”几个子完全像旁边的书僮写的。

但这首诗收进了米芾《宝晋英光集》,诗毫无问题。

道林

楼阁(音个,入声)明丹垩(音扼,指涂墙的土),杉松振老髯(音然)。

僧迎方拥(音永)帚,茶细旋(音绚,作副词,指屡次)(音摊)

意思是(长沙的道林)古刹的楼阁映照红墙,老杉松摇曳虬枝。寺僧见来客方拥帚相迎,芽茶因为细嫩甘香,主人已几番去够檐下的茶笼,换泡新茶。

这首米诗本号曾在《米元章的面目》里提到,“”字在这里是副词,并且念仄声,应是“屡屡”的意思,比如陆游“剧谈频翦烛,久坐旋更衣”(五律《夜兴》)。

但笔者原来解释成了“快”,可是仄声的“旋”仅有“屡次”的意思。这里做更正。

“话头禅”参“公案”,这是佛法盛行的宋代兴起的参禅法。

“说君”是说服黄山谷;“苏米会”指苏门弟子和米芾有很多交集,如能偕我一醉,面谒米痴,同上米家书画船,那是梦寐以求。


“拓落”指放达貌,“深酱”指如今奇贵的酱香老酒。

另外首联的“”是入声字,可以改成念第四声;“”和颈联的“”都是两读,这里应分别读成第四声和第一声,这样才合律。

用小笔悬肘录写一通,料时空再怎么折叠也难如愿,权作南柯一梦。


(全文完)

新笔择时誊旧诗

对联小记

两段宋代诗话

芒种日做核酸

听上交直播

读诗小记

新笔佳时

悬肘法再题(二)

翩翩宋间名士——步韵姜夔《徵招》   

由他点缀雪兼晴——步韵东坡《定风波》

诗的核心魅力与学习法

人生得上几西京——人文读书会陕西站记事

天真烂漫是吾师——苏轼书展掠影

敦煌记忆

秋令两章

米元章的面目

料理纤毫

花眼妙用

辨伪漫说(全)

日本游历诗

袖拂几——悬肘第五证

董其昌名号补遗

盛唐那次饯行——一首四联回文七律

莫言夏衍余秋雨

《饮冰室诗话》的佳句

书法的几重身影

“衰”应该念cui吗——回乡诗考补遗

明治汉诗

台湾行散记

苏东坡的归隐

被误读的米元章

北宋的几个瞬间

翰墨风流——三个维度看书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547评论 6 47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99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428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99评论 1 27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612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77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41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03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52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05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93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75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55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36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72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3,970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14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