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宗伟(L)/程志(Q)(南昌市第一中学语文教师)
评论:个体观念对公众对话的冒险
Q:评论本身其实是具有限制性的,或者说是某时某地某人的私域观念出发,如何保障这种观念的“普适性”?另外,您在序言当中提到“一篇好的教育评论,其实需要作者力戒的是抛弃自己已有的观点,请问如何理解?
L:序言中谈的批判性思维,首先是对自己固有认知的审视,过去的认知未必靠谱,即便是现在所言,也未必靠谱。要针对具体事件评论,也要从个别事件 出发考察对类似问题的认识。时评确实具有限制性的,也有某时某地某人的私域观念。所以,评论人要有广泛的阅读,力求从不同的视角分析,尽可能从学理中找到依据,坚持不熟悉的,吃不准的话题不发表言论。另外,许多个案不断出现,说明已经不是个案了,虽有区别,但总体不大。对这些问题的评论,时效性相对小一点。这两年写少了,就是因为还是那些问题,只不过表现稍有差异而已。
任何评论,无论评论员多么“公正”“中立”也只是在自己已有的认知基础上的“私域”,绝不可能绝对正确。对评论,同样要用批判的眼光审视去。
教育中的契约精神
Q: 您对教育的“契约精神”如何看待?在谈论“契约精神”的时候,对于我们当下的“公民教育”的意义又在哪里?它与我们常说的“公共意识活或者公共精神”有何区别?
L: 契约,首先是协商产生的,有约定就要执行。康德关于先还钱还是将钱借人的提问最经典。契约精神,应为现代公民社会应有的基本伦理。问题是我们注重的是条规,要求。在今天这个生态下,谈“公共意识活或者公共精神”可能有点奢侈,某省教育厅一官员最近就在一微信群里大谈教师的“私德”与“师德”无关。教育行政官员都公开宣称“私德”与“师德”无关了,那我们将两者联系起来讨论,不就是不尊重别人隐私了?这恰恰从一个方面说明,今天讨论公共话题是有危险的。当然,也可以说,正因为如此,才需要讨论。契约精神强调的是恪守契约,共话题讨论强调的是公共意识,二者的共性可能是恪守底线,但区别是一个是相互间有达成的契约,一个是基于道德伦理底线的——比如,就事论理,不作人身攻击。
薪资:在物质的世界里如何让老师活出尊严
Q: 您如何看待教师队伍的“薪金收入”问题,因为在您的文章《社会该如何看待教师的薪金收入?》一文中,提到“薪金收入是一个人社会地位和职业价值的真实写照”,但是我们都知道在教育领域有些心知肚明的事情,比如如何看待体制内的教师通过有偿家教获得的报酬?又比如现在很多老师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在开网络课程,以此赚取合法合理的收入,但是很多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此事的态度是“严打、禁止”,您如何看待这样的“合理合法的收入配比”?
L:国家的规定是中小学教师不得从事第二职业,但鼓励大学教师创业,是从基础教育、大学教育的不同性质出发的。问题是中小学教师的薪酬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标准。法律没有规定有偿家教违法,教育部的那个规定没有法律依据,这也是我没对有偿家教做评论的原因。
教育部规定的依据可能是《公务员管理条例》,但中小学教师工资没达到公务员标准。
很多时候,我们有关部门颁布法规制度比较随意,基本属于“头痛医头”那种救火类的,至于能否实施到位,反正也没人管。自以为只要发个规定问题就解决了,事实上属于一种推卸责任的做法。而且在法规措辞方面也很搞笑,“严禁”“不得”等修饰性词汇大批出笼,没有什么可操作性。
教师职称评审的边界
Q:请问您对中学教师职称评审有何看法?在您的《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应符合公平发展的制度伦理》一文中给出的回答是:首先在于制度设计。并且,您甚至提出了理想的设计蓝本:取消“名额配给制”,实施具备条件“自然晋升”的评聘制度。试问您如何评价自己的这个设计蓝本?
L:我无资格设计,我只是想,今天这样的限制是不利于教师发展的,造成不公平的配额制造就了一批职称到顶,不干活,少干活的教师,而干活,多干活的教师得不到应有的报酬不算,还让不少教师看不到晋升的希望。所谓“自然晋升”并不是主张不论实际,不看业绩。是希望达到“条件”就晋升,晋升了根据实际需要与可能聘用。
Q:教师职称评审的边界在哪里?既当我们面临不可更改的现实:实行名额配给制,面对同一单位同事的竞争,是不是除了“利益输送”,就别无他法了?
L:应该不是,学校可以采取“同行评议”方式,根据实际能力,确保评聘分离,聘用“公正、公平、公开”。
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是天敌吗?
Q:在您本书辑三当中有一篇文章《素质教育不是“标签”》,全文通读下来,您分别引用了民国教育家刘百川先生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关于“全面发展”的看法、杜威在《我们如何思维》中关于“思维多样性的问题”,教育社会学中关于“教育多样性”和“培养学生成为参与创造知识的人”等看法,但在文章您似乎没有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对“素质教育”的具体看法?请问是您不确定自己对“素质教育”的认知还是真的认为“素质教育”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L: 素质教育本就是一个时代的术语,正因为如此,我才说素质教育不是“标签”。教育就是教育,教育本来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全面发展”“多样性”其实是一个意思,多样性强调的是个体的差异性,“全面发展”强调的是群体中的个体的多样性构成的“全面”。
Q:其实关于“素质教育”的讨论问题,今年是很激烈的。尤其是网络上、微信圈有一次很重大的讨论,就是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教育局局长陆建国在该市市委党校学习班上发表的《充分认识应试教育的政治正确性》一文在网络上引起的轩然大波,文章中明确提到“现在教育体制内,批评应试教育,反应试教育,已经成为一种政治正确”?请问您对此有何看法。
L: 教育与政治固然不可脱离,但是“政治正确”就如美国硅谷之父保罗格•雷厄姆所言“这就好比个政客,他想让选民忘记糟糕的国内局势,方法就是为国家找出―个敌人,哪怕敌人并不真的存在,他也可以创造一个出来。”既然“应试教育”是“政治正确”,这个话题你还让我谈什么?
Q:传统文化教育是目前学校教育中很热的一个话题,从国家层面而言,已经把传统文化的考察部分加入到了高考当中,而民间也掀起了一股“国学热”,请问您对此学校开国学班,或者开展国学教育,与民间兴起的各种“私塾”有何看法?
L: 首先必须搞清楚何为“国学”,周有光先生认为“国学”两个字是不通的。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学”,学问都是世界性的,是不分国家的。我是认同周先生这主张的。我以为所谓“国学”可能没有传统文化教育贴切。尽管各国有各国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这当中与世界各民族文化相容的,就是世界性的知识。需要强调的是传统文化教育要有一个甑别与筛选的工作,并非所有的传统文化是健康的,许多文化传统还有可能是与世界先进文化格格不入的。“私塾”作为现有学校体制中的结构性补充未尝不是一种探索,问题是,其课程、形式如何从教育的价值与本质出发,目前似乎问题还是蛮多的,对此,我只能表示谨慎的乐观。
面向个体的教师培训
Q:“面向个体的教师培训”能否理解为教师培训的“个性化”?
L: 面向个体,就是要从教师的个体情况与需要出发,教师没有需要,“个性化”也是一句空话。任何事情,有需要才有可能,教育如此,教师培训也是如此。今天,我更主张“研修”,而不主张“培训”,“培训”往往是被动的。
Q:李希贵曾经有一本书《面向个体的教育》,其中谈到最多的问题就是“个体”的意义和价值,当然他所指仍旧是古训“因材施教”的现代演绎,只不过在具体的教学中用课程的形式向我们呈现了所谓“个体”应该是尊重教育生态多样性的问题。那么您提出“面向个体的教师培训”是否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对象一个是学生,而您所指是老师?
L: 不好意思,我对李希贵老师不感兴趣,我感兴趣的是我身边的教师同仁和我自己,我没有“曲”,自然也就不可能与其“同妙”。我讲的个体,就是我,以及我身边那些一个个具体的同仁。我就是我,他就是他,你就是你,不可同日而语,也不可以一概而论,我想要什么只有我清楚,就如你一样,也只有你清楚。
为人师者与幸福人生
Q:我们经常在很多教育类的文章中都会看到这样的观点:我们要避免成为一个教书匠。那么其中所关涉到的问题就是到底成为一个“匠人之师”(经师)还是成为一个启迪人生的“传道之师”(人师)?其中的关键是什么?
L: 匠人的特点就是精通技术。做教师的就要精通教学,不精通教学如何为教?
Q:您在书中提到一个观点:如果我们的理想是成为一名“人师”,那么最紧要的是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经师”。但不可否认,在中小学队伍中有很多教师的朴素观点是“我们并不想那么高远的理想,我们就是想做一个普通的老师”,只是把它当做一份工作,所以我更想知道当人们不再仰望星空成为“人师”,而仅仅止步于地面时,努力的方向是不是让自己更加的“职业化”?
L:未成“经师”何以成“人师”?所谓经师,说白了就是有专业精神、专业资本与专业能力的教师,所谓“学富五车”“满腹经纶”说的大概就是经师,试想,没有专业精神、专业资本与专业能力何以为师?
Q:对于青年教师而言,“匠人之师”的价值在哪里?“传道之师”的终极关怀又是什么?
L: “匠人之师”强调的是让自己像个专业人士,努力在专业理论指导下教,而不只是跟着感觉走,要尽可能与这个职业的要求相匹配。“传道之师”是从教师职业的另一个功能出发的教师还要努力成为“人师”,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教师不单单要教学生文化与技能,还要用自己的言行,引导学生“做人”。
Q:您在《“真正的幸福”是什么?》一文中开篇引用亚里士多德哲学之问:我们该怎样生活?自答曰:追求幸福。请问您怎样定义“幸福”,或者作为已经从事了一辈子教育事业的您而言,什么是“幸福的教师生活”?
L: 关于“幸福”可以读一点积极心理学。乔纳森•海特有一本《象与骑象人》,专门谈“幸福的假设”的。我以为,所谓幸福,其实就是一个人在理想与现实中找到的某种平衡。对我而言,每每能从自己的教育生活中悟到点什么,看到同仁们的进步,学生的开怀时,一种幸福与开怀就油然而来。
Q: 教育圈有位名师曾经提出一个观念:幸福比优秀更重要。试问您如何看待这个观点?
L:问题还是如何界定“幸福”与“优秀”,概念没搞明白,说什么都是白说。
恢复高考40周年
Q:今年是恢复高考40周年,虽然您说是一个“中师学习班”毕业,只上了9个月,没有上过大学,但您在《高考改革需要更多的考虑农村孩子的实际》很鲜明的提出了您对高考改革的看法:基本没有跳出‘标准化精英教育’的思路。鉴于此,在恢复高考40年之际,您对目前高考改革的趋向和评价方式有没有自己的看法?
L: 实话说,这还真不是我谈了就有价值的,因为如何考,考什么,都不是我们说了算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可以告诉学生,除了高考,还有许多出路。
Q:既然谈到恢复高考四十周年,请问您赞同高考对于当下中国实现阶层流动的唯一途径吗?或者说当我们集体陷入一种温情式的对高考的回忆时,如何回应当下人们普遍性的焦虑?
L: 这个问题与上面的问题没有本质的区别。我似乎没有对高考的刻意回忆,除非有人一定要我回忆。我既没有温情,也没有焦虑,至于如何减少大众的焦虑,我以为最好的办法是少点关注,少点炒作。
Q:谈到高考,我们就无法回避一个问题,那就是每年对高考作文的“吐槽”。您在《全民“吐槽”高考作文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当中鲜明的提出“吐槽是爱之深、责之切”,“高考改革若要朝着公平、公正的方向健康发展,应该以一种博大的胸怀听取各种不同的声音”,然而现实是“各省依然在我行我素、我型我秀的出着各种高考命题”,您如何看待这种“吐槽的无力感”?
L: 吐槽,其实就是一种发泄,改变不了,吐一下槽,发泄一下,如此而已。也许,吐的人多了,也有可能撬动一下顽石,至于作用多大,难说。不过我还是认为,要有人“吐”的。
Q:能否“吐槽”一下今年江苏的高考语文题目:车来车往,车的种类纷繁复杂,生活中已离不开车,车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和观念的转变,车代表了社会的发展。以此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体裁不限,诗歌除外)。
L: 我在点评这个题目时已经说了,这恐怕是近年来江苏比较好的高考作文题了。比较无法理解的是浙江的考题,命题人居然没有看到这三本“书”根本不在一个逻辑层面上。面对这样的试卷,居然还有一些人出来争其出典在己,以能入命题者法眼为荣的,你还能对当下的语文教育抱多大希望?这算不算吐槽?
你我都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
Q:您在本书的最后一篇文章中提到“你和我,都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请问当普通老师面临坚硬的现实:高房价、低收入、无价值感、被日常琐碎填满无法读书写作······这些周遭在我们身边时,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们,如何从自己改变?如何获得像您一样的改变的力量?
L:有的时候还真该看淡点,其实我们可为的并不多,但也不是一点不可为。我们能做的,就是读点书,想点教育问题,看看教育的正道在哪里,并在自己可以掌控的范围内做一点回归正道的努力,毕竟没有谁时时刻刻看着你。
Q:能否以此书为契机,给青年教师或者刚进入基础教育领域的年轻教师写一段寄语?
L:做教师,是你我自己的选择,不管是不是出于无奈,但终归是自己选择的。既然选择了,何不努力使自己成为这个行业的“明白人”?不明白就会被忽悠,不明白就会忽悠人。被人忽悠,怨不得别人,忽悠学生则是不道德的。为了不被忽悠,也不忽悠,大家一起努力在阅读思考中自省,在自省的基础上探索,或许就可能形成一股改变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