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到了什么?
从小学5、6年级一直到高中都有可能遇到这种问题 ,影响孩子身体和心理健康。
1、霸凌现象的几种表现
误区,只认为身体收到伤害。
(1)语言暴力:使用恶意的言语去威胁恐吓,传播谣言和错误信息。给孩子心理造成伤害,小学比较普遍,比如孩子被传谣言,考试第一名考试成绩好是抄的。初级校园霸凌,恐吓,如果不照我说的,我将怎么样怎么样。
(2)行为暴力:通常是对孩子身体造成不同程度伤害,以攻击为手段。很多还发生在女孩子身上,发生率83.3%比例很高。击打,会对身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对女孩子脱衣服录视频,对孩子身心完成伤害。每天观察孩子身体状况。
(3)社交暴力:不是面对面的,而是通过联合其他同学,排斥孤立以达到欺凌的目的,使孩子感到身边没有朋友,孤立无援。孩子突然变的不像以前那么开朗,就要观察是否有遭遇社交暴力。小六和初一的孩子有一方面是青春期变化,也要警惕孩子是否经历校园社交暴力。
(4) 财务暴力:高年级会出现。以破环,索要,抢夺孩子的财务为手段,包括私人物品,使孩子的财产受到损失。
(5)网络暴力:通过社交软件,网路论坛,朋友圈等,发送照片、信息、视频来贬低、污蔑孩子。特点是传播的广泛性和迅速性。短时间内传递给更多的孩子,给孩子带来成倍的伤害。
需要孩子建立反抗霸凌的勇气。如果一个孩子在家庭总是被打败的压迫的,他没有尊严,不觉得自己是被关爱的,没有自信,那么他也没有反抗霸凌的勇气。
2、遭遇校园霸凌的表现,家长需要特别需要注意。
(1)无缘无故不想上学,说不出原因,或随口编造原因,而且这种情况是多次。家长需要正确疏导,交流, (2)睡眠不好,容易噩梦,容易惊醒,
(3)身上无故有伤,问的话,就说摔了。
(4) 不愿意分享学校的事情。不说了,问也在敷衍。
3、当出现这样问题,不建议这样做:
(1)不建议家长教育你得孩子打回去。不可取。如果能打回去,也不会被霸凌。打赢了,孩子学会了暴力解决。打输了,会遭到更大的报复。
(2)如果孩子主动沟通遭遇霸凌,告诉孩子算了吧,一位忍让。会让孩子越来越怂胆小懦弱。成为讨好型人格,抑郁自卑懦弱。
(3)找老师,找对方家长。找老师,老师只关心自己的利益,老师一般都是让和解,息事宁人。问题孩子的家长一般也是问题家长。治标不治本, 找家长要会吓唬人,要强硬 ,知道他们的弱点。
(4)什么也不说,默默忍受。
反霸凌意识小学就应该建立。
10月13日是全国制止欺凌日,被霸凌的人,会形成讨好型人格,会高度敏感,抑郁。长大后疗愈自己。自我价值感降低。
4、家长应该怎么做?要对孩子怎么说。
告诉孩子,被霸凌,错的不是你。不是你做错了什么,消除孩子对自我价值感的否定,对人际关系有不合理的信念。成为群体压力发泄的口。
(2)霸凌现在很多,害怕是正常的,要学会倾诉,父母是最佳选择。
所以好的亲子关系非常重要。 与孩子多沟通,建立信任。
(3)告诉孩子,寻找适合自己的环境。比如遭遇社交暴力,被孤立,可以在其他群体中结交朋友。打击孩子自信。
(4) 给孩子更多的安全感与关爱。才能让孩子有自信,有力量,要让孩子具有反抗霸凌的勇气。
阳光的孩子也是带着光环和气场的。
5、家长怎么解决实际问题 。如果对方家长比较通情达理,直接沟通,了解事件前因后果,对孩子做出警告。 家长不能沟通,立刻跟学校沟通,明确指出孩子遭遇校园霸凌。国家特别重视,需要和对方家长沟通,三方到场,告知对方你们家孩子行为,之前可以打电话给同学有证人最好了,告诉如果不解决就告诉媒体。
报警和社交媒体两种武器。
二、学到了什么?
(1)学到了校园霸凌的种类,以前观念只认为身体暴力或者网络暴力才算霸凌。
(2)校园霸凌的表现
(3)校园霸凌父母正确和错误的做法。
孩子有一次被同桌被尺子故意戳,差点戳到眼睛我觉得比较危险,然后我和女儿同桌妈妈加了微信沟通,我说可能孩子们之间互动没注意,描述了一下情况,我说的比较委婉,对方妈妈表达了不好意思,说以后会注意。
但是这个孩子后来还是各种对别的孩子挑衅,打别人孩子,有时候孩子回来会说我们班又出现校园霸凌了,我说对你怎么样,她说摸了一次屁屁,我说可能是不小心吧,如果是故意告诉他明确告知不可以,然后告诉老师。
反思孩子幼儿园的时候被老师霸凌了,威胁孩子,孩子回来学因为不爱吃鸡蛋黄,被老师威胁差点噎到,说不让奶奶来接,后来孩子早上起来就不去幼儿园,哭闹,那时候没重视,以前孩子特别自信,后来孩子情绪受很大影响,后来孩子幼儿园毕业的时候我见到了那个老师,老师当很多老师家长面批评另外一个家长,打着为别人好的名义,我觉得这样的人不适合当老师,也后悔孩子出现那样的表现时,没有及时找老师沟通,担心说了会对孩子更不好。
三、下一步行动:
每天孩子放学依然和孩子沟通在学校发生了什么事,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永远是坚强的后盾,关注孩子的经历,观察孩子状态,没问题最好,有问题及时调整。
感谢于老师分享,拓展了自己关于霸凌的认知,学习到科学的处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