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的时候,别人的思考代替了我们自己的思考,因为我们只是重复着作者的思维过程。这种情形就好比小学生学写字——他用羽毛笔一笔一划地摹写教师写下的字体。
因此,在阅读的时候,思维的大部分工作是别人帮我们完成的。这就解释了为何当我们从专注于自己的思想转入阅读的时候,会明显感受到某种放松。但在阅读的时候,我们的脑袋也就成了别人思想的游戏场。当这些东西终于撤离了以后,留下来的又是什么呢?
这样,如果一个人几乎整天大量阅读,空闲的时候则只稍作不动脑筋的消遣,长此以往就会逐渐失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就像一个总是骑在马背上的人最终就会失去走路的能力一样。许多学究就遭遇到这种情形:他们其实是把自己读蠢了。
这是因为一有空闲时间就马上重新接着进行持续的阅读,这对精神思想的摧残甚至更甚于持续的手工劳作,因为在从事手工操作时,我们毕竟还可以沉浸于自己的思想之中。正如弹簧持续受到重压最终就会失去弹性,同样,我们的头脑会由于别人思想的持续侵入和压力而失去其弹性。正如太多的食物会搞坏我们的肠胃并因此损害了整个身体,同样,太多的精神食物会塞满和窒息我们的头脑。
这是因为我们阅读得越多,被阅读之物在精神上所留下的痕迹就越少——因为我们此时的头脑就像一块密密麻麻重叠写满了东西的黑板。这样,我们就无暇重温和回想,而只有经过重温和回想我们才能吸收所阅读过的东西,正如食物并非咽下之时就能为我们提供营养,而只能在经过消化以后。如果我们经常持续不断地阅读,在这之后对所阅读的东西又不多加琢磨,那这些东西就不会在头脑中扎根,其大部分就会失之遗忘。
总的来说,精神营养跟身体营养并没有两样:我们咽下的东西真正被我们吸收的不及五十分之一,其余的经由蒸发、呼吸和其他方式消耗掉了。另外,付诸纸上的思想总的来说不外乎就是在沙滩上走路的人所留下的足迹。不错,我们是看到他所走过的路,但要知道这个人沿途所见之物,那我们就必须用自己的眼睛才行。
请原谅我一字不动的把叔本华读书论搬运过来,盖因我着实不想左一言右一语的,把整篇文章拆的七零八落,我讨厌断章取义,故此,我自己最好也不要这么做,上述的文章若去寻原文,可去叔本华美学随笔或是叔本华随笔全集,皆有。
好吧,前言算是说完,我从现在开始述说我的想法。
说句实话,上述叔本华的读书论逻辑完备,条理清晰,基本上找不到什么漏洞,但我还是想反驳一下,或许不是想而是必须反驳一下,因为这篇文章已经把我绕进去了,以至于我现在看书的欲望和冲动被抹去了大半,想看却不敢看,着实太难受了,所以我决定,哪怕推不翻也要做出一套新的逻辑观来说服自己。
我其实并不觉得盲读书无用,看书不只是跟着别人的大脑走,一段时间内大量读书,读别人的书,其实对自己的心理不会产生什么改变,看悟空传悲愤莫名,那是因为自己心中有哪一股悲愤,看书只是把它显现出来罢了,看哲学书,看诗,看什么都是一样,没经过离愁,看千百遍悲悲切切又如何,不论什么都是亦然。
叔本华还说,看书不经思考就如同密密麻麻重叠写满了的黑板,不经消化,大部分便都忘了,这是我所最为抵抗的一点,我并不认为读书能像黑板一般,读完的内容,用时间便能拭去,我在此套用一下费洛伊德的理论,人的意识是一座冰山,只有一个角漏在海面上,那便是我们的表意识,或者叫主观意识,而潜藏在海面里余下的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我们的潜意识。
故此,忘记了内容,并不是真的忘记,它只是从海面上的冰山一角,沉淀到了海面下真正的冰山里,那座冰山不会忘却任何,所有的沉淀都会变为宝藏,在你再次挖掘的时候。
思考在看书这个过程中其实不是主观意识,不论什么书,看到时候总会开始胡思乱想,这个章节让我想起了什么,那句话让我明白了什么,在看书中所有的思考都是被动的,越是强求,就越是求不得,比如这几天的我,我不能说叔本华的理论是错误,但抱着叔本华的理论,看上一章总要想些什么,反倒什么都想不出来,书是用来引发思考,而不是看书就必须思考,强行思考不比任何刑罚来的轻松。
我更喜欢于把阅读和思考分开来算,读书,被动引发的那些思绪足矣,其本质目标于我更多的是填充我思考时的薪柴,不至于思考到一半,这火便以熄灭了,读书是一种填充,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的一切书,不是忘了,而是填充到了身体的更深处,等待着发挥作用的那一刻。
再者说,学究便是因为此事读傻的,不尽其然吧,他们不是读傻了,他们读书更多的是当作一种资料来翻阅,记住只是为了熬制出一篇堆文垒字,晦涩难懂的学术文,以求名求利罢了,这可算不上是读书,就好像,你搜百度,能说这是在阅读吗,拿这个举不是太妙。
读书分两种读法,第一种是功利心的读法,也就是上文学究式的读书,求的是背文献写文章,无所谓思考,自然是全篇接受,当然,也可以说是全篇皆拒受。第二种是兴趣的读书,我拿起这本书来读,是因为我想读它,全身心的投入,一切都是水到渠成,自然的很,哪里需要求什么思考,当你想去刻意思考的时候,其实就已经落入了第一种读法。
读哲思书,是最为思考的,但其实读哲思书也是最不思考的,不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哲思书籍其内核描述的都是哪个不可直述的永恒,道德经开篇第一句便以指出,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这永恒之物本就是无法观,无法述,无法想的,强求思考,总想整理成套,这不是自寻烦恼吗,没有人能把自己人生的答案告诉你,因为这理不成文字和语言,不论你用多少字。
所有的思考都是在思考人生终极问题的次一级答案,可再次的问题和答案都不是一本书能告诉你的,需要无数沉淀,只有当沉淀足够的时候,才能把它挖掘出来,组合成自己的答案。
我认为思考和读书其实是分开的,读完一本书不要去想这本书所给你带来的意义,哪怕是最好的书籍,也只是给你一个最漂亮的积木,落到最后,是无数的积木拼接才能形成建筑,一个再美再漂亮,也拼不出房子来。
而且我不认为所有的思考过程都出现在主观意识里,潜意识那么大,其实真正的变化都出现在那里,主观意识的思考,其实是一种提取,把内心深处完成好的建筑提出来。
也就这样,我可以继续全身心看书了,不管正不正确,我是认了,这套对我最好,何处有错,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