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是每个成人都懂得的东西,可是我们都会用吗?不一定。
会用道理的人,是有好习惯的人。
所以,好习惯比懂道理重要,重要到可以改变人生。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体会到,讲道理的人永远讲不清道理,为什么呢?因为道理不是用来讲的,是用来做的!
如果道理能讲得清楚,要法律做什么,要道德做什么?发生纠纷的人各有各的理,如果没有道德约束,法律管制,你再有道理都会永远讲不清楚!
做出来的,才是习惯,习惯好了,修养就好,修养好了,运气就好,运气好了,得到的就多!
《楞严经》里面讲:理可顿悟,事须渐修。能改变人生得从来不是具有普遍适用性的道理?
那么,你要不要可以改变人生的习惯呢?
“知易行难”,听道理简单,按照道理执行却很难。
习惯是人生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歌德说“最好不是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幻想什么,而是在旭日出生的时候即投入行动”。道理听了千万次,不如迈出一步,让道理变成习惯。
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没有谁一开始就拥有超人的能力,也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获得成功,成功的秘诀在于生活的点滴,在于平时养成的习惯。
有人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习惯是生命的基石。
我们得到的,失去的,其实都是自己的反射,就像大山的回音一样,如若你不喊,就不会有回音了。
习惯一旦产生,就会影响人的潜意识,进而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你的行为。
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在那个年代没有人不明白读书入仕光宗耀祖的道理,但直到梁启超的祖父这一代,才“始肆志于学”,真正将道理落到实处变成一种习惯。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谁都知道的道理。梁启超谈读书时,不空谈读书有益,只劝人要养成爱读书的习惯。
不是道理没有用,而是你没有养成知行合一的好习惯。道理与改变人生之间,有着巨大的鸿沟,知行合一是穿越这道鸿沟的桥梁。如果道理没有真正被你用起来,当然不会对你的生活有任何改变。
所以,听多了道理没有用,将道理内化成你的习惯,变成你的信念才是重要的。当好的习惯积累多了,自然会有一个好的人生。
习惯不是最好的仆人就是最坏的主人。成功与平庸间的不同,并不在于懂得道理更多,而是拥有更好的习惯,能把一个又一个的大道理,转化成一个又一个良好的习惯。
只听道理不能改变人生,脑子懂了的同时,身体还要懂,要动起来,将道理植入习惯中,只有这样才能将道理内化成行为,才能发挥道理的改变人生。
只听道理对人的影响往往昙花一现,将道理植入其中的好习惯却是人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在不断升值,人整个一生都可享受它的利息。
《易经》中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做人做事要通达,这个道理谁都懂,但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将通达的道理融入生活,变成一种习惯。
你做不到,梁启超却做到了。“多变”是后人评价梁启超最常用的一个词,确实,梁任公一生观点变化无数,道路变化无数,但这不正是将通达的道理发挥到极致,将道理植入习惯中的一种表现吗?
真正改变你人生的不是道理,而是习惯。听过再多的人生哲理,不把它变成你的一种习惯行为,对你人生的改变也无济于事。吸烟有害健康这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可依然有这么多人戒不掉。
能让你人生发生改变的从来不是写在纸上、听在耳里的大道理,改变的发生要靠自己的行动,改变坏习惯,形成好习惯。
把道理记在心里,用行动表现出来,把良言变成自己的好习惯。当你拥有了一个又一个的好习惯,何愁自己的人生不越变越好呢?
所做,所为,所思,所想,就是可以体现出一个人习惯的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