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最后两个月,职称、巡讲、能手,各种“重量级”的讲课、考试积凑到一起。同事戏称:“你这两个月把所有的课都讲了。”如今,生活回归原状,当日的忙碌与疲惫业已模糊成旧影,不再那么真切,但仍有一些挥之不去,积淀在心里。
备考、备讲,夜以继日,只恨分身乏术,家里大事小情全落在老公一人身上,做饭、洗衣、打扫、接送孩子……说他是“万能”的,一点儿也不夸张。静下来,慢慢回忆:深夜十二点还在为我贴证书的身影;我晚归时,电话里一遍一遍询问,“什么时候回来,我去接你”的声音;刚洗完碗,又送孩子上学的匆匆脚步……
我曾取笑他没有情趣,但是,我知道,我这样一个在亲人朋友眼中做事“干脆利索”的人,在他那里,更多的是一个丢三落四,好多事情都不会处理而需要他提醒、呵护的小女人。所以,在他那里,我不需要扛,只需要理直气壮地告诉他,“我不会”“我不知道”“我不想做”。
十二年,已经融入彼此的生命里,前几日,专门学了一首歌送给他——《陪你一起变老》。
两个月的时间,儿子似乎长大了,更加独立、自主,不再事事依赖我,作业上的问题尽量查资料自己解决。但是,当我偶有空闲,叫一声“宝贝”,他便把头埋在我的怀里,蹭来蹭去。我想,最近我无暇顾及他,他是多么渴望妈妈的关注与拥抱,但他还是努力做一个不打扰妈妈的“男子汉”。想到儿子的懂事、善解人意,心中顿时一片柔软。有子如此,夫复何求?
我已忘记,最近给父母打过几次电话。只记得有一次,我对母亲说,太忙了,暂时没时间给父亲买羽绒马夹了。电话那头传来母亲的声音:“不用着急,我把旧马夹给你爸拿出来了,你忙你的。”我知道,她一定会这么说。这就是父母,永远给予,永远无所求。
父亲做事认真,经他之手的工作,一定完美无缺,让人挑不出毛病。母亲坚韧,无论什么困难,她都想方设法克服。她待人真诚,如有人请她帮忙,她定竭尽全力。母亲是会计,业务能力强。据父亲回忆,曾有一年轻人向她求教,母亲便利用晚间,顾不上吃饭,亲自上门指点。父母一辈子与人为善,但不善交际。为他人竭尽全力,但自己的事从不求人,一是不愿麻烦别人,二是有那么一点读书人的清高。
我常想,父母没有带给我们更多的物质财富,也没有带给我们权势,但他们给予我的性格、品质足以让我受用一生。这两个月,诸事缠身,但每件事我都全力以赴,力求做到最好,而这一切皆可追溯到父母对我的言传身教。
不知不觉,已奔四了,自己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那么几位挚友,相互扶持,同享快乐,互诉悲伤。总有那么几段友情,经得住时间考验,成为人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确是至理名言。无关人的好坏,脾性相投而已。纵使岁月流逝,朋友相助的情谊却永远定格在2017年的最后两个月。
记得,有位入职不久的同事问我:“赵老师,您说为什么要上职称呢?”说真的,我从来没有仔细想过这个问题。想来,一是大家都在做,二是加工资,除此之外,似乎找不出其他理由了。“无非是名利,甚至对老师而言,名甚于利。”我给出了她这样的答案。
职称备讲其间,对庄子的《逍遥游》有诸多不解,便向一位前辈请教。她说,宋荣子笑那些已堪称世人楷模的四类德才兼备之人,而那四类人不正是儒家积极入世的主张者和奉行者吗?庄子认为只有“无己、无功、无名”才是真正的逍遥之境,这不正是道家的完全超脱吗?庄子的完全超脱似乎只是难以实现的理想,但不知何时,庄子就会为你的人生开启一扇窗,为你的心灵找到一个出口。
当芸芸众生为外物所役使,为名利所牵绊时,庄子却能“持竿不顾”,只愿“曳尾于涂中”,这是怎样一种洒脱与超然。前辈给我讲了南怀瑾的观点:儒家像粮店,民以食为天,经世致用的儒家哲学,最实惠,所以才被历朝历代奉为治世经典,其创始人孔子更成为至圣先师,享万世尊荣。人有七情六欲,免不了七病八灾,所以道家像药店,坐堂问诊,列方开药,炼治出一炉绝情寡欲、祛病消灾、救人苦难的仙丹来。
细想短短两个月,我似乎有所获,但失去的又何其多?有多久没有与爱人、孩子去公园散步了?有多久没有与父母通话了?又有多久没有潜心读一本书了?那么多自己喜欢做的事都弃置不顾,身心疲惫,收获的那一点不知其间又有多少真正的快乐。不由庆幸,幸好只有两个月!
思及此,心生感慨,庄子呀,真是一剂灵丹妙药。在我们跑得气喘吁吁之时,庄子会给你一个停下来喘息的理由;在陷入名利的泥淖无法自拔时,庄子会给你一个坚守的背影。鲍鹏山在《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中写到:“是的,在一个文化屈从权势的传统中,庄子是一棵孤独的树,是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当我们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两棵在清风夜唳的夜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
人生倏忽百年,不勉强,不委屈,做好自己,做真自己,也是人生之大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