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凭空制成,一旦我们明白了这一点,就已经走上了那条我们想要探究的道路:事情是怎样形成的?它没有神祗的诡计,一切都是怎么来的?
—— 卢克莱修,《物性论》第一卷
1.
这个周末,《长谈》这个访谈占据了我绝大部分时间。一个是节目本身就很长,更重要的是,一些精彩的片段值得反复去看。
一个英语老师,没读过大学,写过书,办过网站,搞过英语培训学校,在40岁时宣布要做手机,一干就是5年。这次罗永浩作为一个科技界企业家的身份出现在节目中,以往的那些各种标签也许都不重要了。就像李笑来说有个事实是无可争议的:
老罗在个体进化方面已经跨越了若干个里程碑。他不再是个老师,不再只是个“相声演员”,也不是(其实从来都不一定是)个“愤青”或者“大嘴”……他已经彻底进化成企业家了。
确实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凭空而成的。
从最开始被认为外行,到摘掉了外行的帽子要做“行业巨头”,罗永浩逐渐学得内敛很多,面对质疑和舆论,更多地选择了闭嘴。但这个最在意美感的胖子,固守着自己对工业设计美学的素养、对创新的执着,锤子从锤子T1到M1,罗永浩一直在找一个和大众接受度契合的模样。
我在《他们说,老罗你变了》中谈过关于“妥协”的话题:
平衡是最难的,比坚守或者妥协都难。即便如此,至少我们可以去尝试一下,用自己可接受的改变幅度,去换取协作空间的拓展。
从罗永浩宣布要做手机开始,到T1的面世,再到锤子科技陆续出品的手机产品,一步步走来,罗永浩跟他的手机都在迭代和演进,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经历了数次的“脱敏”过程。这次《长谈》,把罗永浩重新置于时间的坐标轴上,给我的感触有很多。今天谈一点:时间次序很重要。从T1到M1,没有前面一步步摸爬滚打的经历,就没有今天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罗永浩。这让我对今年锤子的新品又多了几分期待。
2.
卫哲老师之前在研习社课程中也提到类似的观点:“次序很重要,不能出错”。
他说,互联网时代组织效率的提升,需要四个在线:员工在线、产品在线、客户在线、管理在线。这四个“在线”顺序还不能出错。
今天,特别是传统企业,首先会做的第一个在线是什么呢?产品在线,他把公司所有的产品和服务挂到网上、APP上,然后说:我拥抱互联网了。但是没人来。
这是次序错了。第一步要做的是员工在线。员工上线后,再把产品搬上线,再把客户搬上线。在互联网时代,黏住客户的不是组织,一定是个人,人拉人,才有黏性;而人是不会去跟从一个组织的。
是的,次序不能错;前置条件没达到,必然没有可预期的结果。
说说我自己公司的经历:App自助平台刚出来那会儿,能做的类型、功能都非常有限,体验也不是特别好;拿现在的成果再去回看1.0版的平台,简直是不敢相信居然当初能是“那样的”~但是,如果没有认真运营当初的雏形产品,让它逐步迭代、演进,必然也达不到现在这样好的效果。
我们在为企业客户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的过程中,通常也会遇到类似的次序问题,比如基础信息建设没有完成,就要做集成、整合,其结果可想而知。
3.
经营管理类社群共同体研习社的联合创始人方永飞说:“无论是做产品还是商业,都要有1.0、2.0、3.0这样的迭代;如果说颠覆式思维是从0到1,那么迭代式思维就是从2到3,也可以说是“接二连三”,你要做好了前面才有资格做后面。比如做新零售,并不是说电子商务要淘汰了所以去做新零售,而是你连电子商务都没有做好,那你根本就没有资格讲新零售,这才是根本。”
我们常常会遇到在不同场合下听到很多不同的声音,比如有人说产品非常重要,也有人说运营很重要,还有人说技术很重要……这些其实都没错,事实上还是那一点,次序最重要。弄清所处阶段,什么阶段做什么事,循序渐进,就像方永飞所说的新零售的例子。
“演变”一词的本意是“渐次展开”。演变是一个故事,讲述世事如何变迁。
从《长谈》这个节目,我们看到的正是罗永浩的演变故事。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站在时间的坐标上,以终为始,往回推,你就不会焦虑或纠结,你会知道现在要做的是什么。
END.
喜欢就关注、转发吧~
我是徐彦超。
企业整体信息化解决方案实践者。
关注大数据、人工智能、企业服务等领域。
微信公众号:徐彦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