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效益高合理配置促发展
——暑期实践新闻稿
南水北调虽艰辛,功劳利益不可忘。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战略性工程。2023年7月9日,跟随总书记步伐,学习南水北调精神-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水北调发展成就观察团来到南阳市南水北调干部学院南水北调展览馆参观学习,感悟南水北调精神。
通过南水北调干部学院教务科郭科长的讲解,观察团学习到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目不可替代的资源之一,也是整个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因素。水资源系统与生态资源以及人类社会互相影响,相互制约,形成动态平衡。南水北调中线供水区内严重缺水,为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得不对地表水、地下水资源进行超量以至掠夺性的开发利用,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水资源系统的正常循环遭到严重破坏,水资源更加短缺,供给矛盾日益尖锐,严重制约了经济和社会发展,导致了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之间的恶性循环。
黄河进入下游后变成了“地上悬河”,导致河床越来越高,而南水北调工程通过管网穿黄而过,没有对黄河中下游地区河道进行直接补给,从而避免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发生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避免了城市内涝和农田受淹问题。南水北调是为了解决黄河中下游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同时也是为了保护汉江中下游的水环境。根据观察团了解,根据实际地质地理情况,南水北调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以利于实现中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合理配置格局,南水北调东、中线总受益人口接近1.53亿人。与2020年相比,受益人口增加了约1000万人。就南水北调中线而言,丹江口水库和中线供水水质为地表水水质Ⅱ类标准及以上。河南省多地以南水取代了饮用黄河水,河北省沧州、衡水、邯郸等地500多万群众因南水告别长期饮用高氟水、苦咸水,改变了北方一些地区的供水格局,同时推动复苏受水区河湖生态环境和地下水水位止跌回升,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