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无数个场景还原,觉得有些事情没有必要,也总会听到这样的话,“这样也行,这样就可以了。”
有一个生于乡村的女孩,小时候没有太大的梦想,其实是不知道明确自己的梦想,而心里却一直有一份渴望和驱动,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这份好奇心一直在,于是做出了很多人不一样的选择,否定家长考中专的决定,考高中。拒绝了父母想要自己学习的专业,按照自己的喜欢选择自己的专业。最后成功的来到了城市,做了一份自己喜欢的职业。而她自己的心里清楚地记得自己追求自己喜欢的这件事情背后的点点滴滴,即使长大也抑制不住对世界的好奇和向往,职业不仅仅是生存,更多的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心中向往的生活。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经历,让她的人生有了截然不同的视角,也看到了人与人之间,孩子与孩子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的区别。
一、观念不同,视野格局的不同。
记得陪女儿读季羡林自传的时候,从小学、初中,他的叔叔把他带到了天津读书,遇到了一些影响他的老师,也看到了一些环境不一样的学校,在这个学校里他接触到了不一样的老师,也让不一样的老师看到了他的潜力,于是他上了不一样的大学,当时参加工作教书,如果只是甘于生活,就不会有长达十多年的德国留学之旅,即使当时的他已经结婚生娃。但是那时还是踏上了去德国的学习之路,应该说这一段经历让他的人生有了不一样的改变,是什么样的动力让他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行动,具体的细节无法得知,但是很清晰的是对自己想要的事情的向往和追求,一件事如果连想都没有想过,何谈追求和实现,这或许就是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之一,观念不同,选择亦不同。
二、倾听和沟通
曾经清楚的记得自己在高考和大学的时候查阅分数时的紧张,似乎不太敢面对这个结果,惧怕现实。这一份紧张的心情虽然过了很多年,现在依然清晰的记得,也正是因为自己经历过所以特别关注他人在这时候的心情。
好友的儿子今年中考,考前跟孩子和他们一家人的沟通和谈话其实谈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经历这件事情的时候,我作为朋友的一份关心,站在她身边默默地关心和惦念。考完以后的电话聊天,到查分数前两天的紧张忐忑,我知道无法安慰她,只能打个电话让她能跟我说说话,说什么不重要,关键是有个人听她说。查完分数之后激动的电话报喜,于是邀约出去夜宵,已经许久戒掉夜宵的自己为了这间喜事破了一回规矩,也是值得的,看到朋友一家人喜于言表的开心时,那时我知道了陪伴真正的意义,也了解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意义,并不是你作为主动的一方对她的引导和指点,而是在她需要的时候,听她说话而已,静静地待着也是一种陪伴和沟通的方式,在那一刻我也明白了倾听真正的含义,无所谓技巧,而在于把人和事放在心上并付出行动。
回想女儿学小提琴的过程,最开始严格的启蒙老师,然后是超级负责的彭老师,然后到今天的陈老师。这一路上的点点滴滴让我看到了不一样表达的含义。
最开始启蒙老师的时候,我们每天都会交流孩子拉琴的事情,但现在细细回想更多的是每天练习以后的效率,也关注孩子每天的基本功、感受,但是更多关注的还是练习以后的结果,应该说结果比过程的聚焦更多。虽然也用欣赏的眼光,但是似乎这样的目的逃不过孩子的法眼。更重要的应该是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缺乏和孩子、和老师的一些良性沟通,发现每天孩子的优点并汇报给老师,然后对于缺点每天和孩子一起去付出努力和行动,把孩子的练习当成一种快乐的经历,让她感受音乐的美好,同时把这个画面和感受用语言传递给孩子,并在孩子的缺点上表达我们自己付出的努力,也坦诚地表达我们的困难和需要老师指点的帮助。也是因为自己在这方面的缺乏沟通所以导致后来双方的互动陷入僵局。
后来也是因为缺乏对于孩子自己的关注和及时的沟通(当然那时候并不清楚这些具体的情况,这是后来对自己的反思觉知到的),做了调整,换了严格但是教学方式温和的老师,当然曲调的感染真正打动了女儿,让她对音乐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自己通过每天的努力也可以提升。老师每天负责任的汇报孩子的学习情况,而那时的自己还没有意识到沟通的意义,只是每天去陪着孩子去练琴、学琴,并没有把每天的情况和老师进行一些具体的交流,更多的关注的时,每天练琴了吗,练了多久,但具体怎么练的并没有和老师交流,当时后来想想更多的是自己无知,并不知道该怎么和老师交流,交流什么,或者说家长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学习该如何和老师进行沟通,沟通的方式和沟通的内容,把我们交流的需求了解清楚,再进行具体的实现。对沟通意义的了解也觉得了对自己的盲目自信和无知。而自己处在这样的状态下对孩子的倾听也只是拘于形式的听而已,如何能打动并和孩子产生共鸣。
三、取长补短,时时精进
中国有句古话,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我们对于文字的理解,有时候只是拘于表面的理解,缺乏真实含义的思考。而限于困难的是,人生的经历和历练,更多的是生活的感知和觉醒。有些事、有些话我们似乎是明白,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却明知故犯。溢于言表也是道出了我们生活的一种真实状态。
中国人口口相传的俗语,我们或许并不真正明白它真正的含义,悟到的境界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更多是学到而非悟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现实生活中我们现在会无知而盲目自信地觉得自己的决定就是最好的,正如在微信朋友圈分享的人、事、物,有一段时间自己都迷之,到底我要的是什么?而最开始我们只能本能地觉知到自己不要什么,于是在关闭微信朋友圈的时间里,我不断的思考自己的需求,清晰地发现了自己的需求,有时候没有思考盲目去做一件事会让自己限于一种浪潮中,忽视了对自己的了解。后来我发现分享经济形式之下,对他人长处的学习让我走出了困局,学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承认自己认知有限,去发现身边人的优点,欣赏并给与互相之间了解的机会,会让自己有一种退一步海阔天空的豁达和轻松,而这一份自在放弃了自我的堡垒,把眼光放入自己的内心去真心看到他人的优点,这时你会发现不一样的美好、多元化的宽广。即使只有一人,也会自己充盈而满足,放下对自我的这份执念,把眼光放远、放长。
此时我想到了盲人摸象的故事,你以为自己了解的是全局,而我们大家都只能身处其中,不是因为自己的努力不够,而是我们作为人每个人都太优秀,不要太看重自己,看轻他人,我们和谐共处才能共筑一个小家、大家。而时刻警醒自己做好本分就行。
四、分享
曾经自己对于利益有一个误区,羞于谈钱,或者说是自命清高的不谈钱。这个困惑一直存于心中。而现实的生活缺时时给我教训,没有利益何谈彼此共同的需求。或者说自己误解了把利益当成唯一目标和把利益当成其中的一个目标。这其中对自己的把控尤其重要。
读薛兆丰教授的《经济学讲义》收获颇多,也刷新了自己对于经济的无知和盲区,不谈钱也不能避免和回避利益的合作和共赢,既然规避不了,是不是也说明了现实是需要让自己学习到如何面对钱。书中开篇所讲的战俘营的市场行为给了思维的冲击,我们无法回避市场的发展和需求,需要更加清晰地认识和了解它,谈不上迎合,应该是找到自我需求和市场需求的共赢点,去实现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各取所需而已。
老公是一个天生对于做生意有敏感度的人,对于一些机会和市场的需求总是会比我灵敏,或者是自己需求所致,而曾经会因为这个原因陷入彼此之间的僵局,觉得我们之间有巨大的鸿沟,而最近几年的反思让我越来越发现彼此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或许正是因为彼此之间的不同才吸引和欣赏,而慢慢在每天的生活惯性和磨砺中似乎忘记了,或者遮蔽了彼此之间的这一份美好,把更多的要求强加在彼此之间,把对自己的执念也强加在他人之上,这一份执念把自己陷入紧绷状态,也让自己的伴侣步入尴尬的境地,而自己深陷其中还挺自嗨的,一叶障目的弊端凸显无疑。我忘记了自己拿出自己的好,一味关注他人的不好,此时的眼光无限挑剔。换一个角度,我拿出我擅长的,你拿出你擅长的,这一份简单的分享在共同需求的保障下或许才能真正促成双赢和三赢。
在我成长的环境中,感受到了乡村邻里之间、父母同事之间的礼尚往来,错当自己周围所有的环境都是这样的关系,无视了识时务者为俊杰的适度,从不会审时度势,更喜欢随心所欲,这也必将让自己陷入感情的无限寄托。在一次次的经历中摔得头破血流,依然有勇敢面对,而又一次当自己摔的连自己都痛不欲生的时候,才真正体会到自己的无知和绝味,真正体会到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和动力,这所有的事情都来源于自己内心力量的趋势。还是那一份好奇心,对向往的生活的追求,驱使着自己的内心和行动。
也希望自己一直不忘初心、筑梦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