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当年刚读初中一年级,刚开始学历史的时候,我对课本扉页的有段话记忆很深刻,里面说道:“对于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地主阶级污蔑他是流寇,土匪,可是贫苦农民却认为他是救星,自己人”,当时看了这我很不理解,同样一个人,为何不同的人对他评价如此的不同?后来大了慢慢的明白了,历史特别是历史人物的评价,不同的阶级看待问题出发点压根就不同。那样问题来了,我们要如何的看待历史和历史人物呢?
2006年的时候,厦门大学的易中天教授《品三国》当时火的一塌糊涂,他对于曹操,刘备,诸葛亮的评价颠覆了当时人们的固有印象,大家再也不觉的曹操就是那个在戏台里白脸奸诈的人物了,后来的当年明月写的《明朝那些事》以《明实录》为根据,用他那幽默有良心的文字,把明朝那些埋藏在故纸堆里的人物写的有血有肉,栩栩如生。仿佛他们一出场,我们就可以在脑海里想出他们的模样,说话的声音和动作来,实在是一部难得的良品。
当年明月真名石悦,是全国为数不多看完《明实录》的人,他本来是南方一个城市的公务员,每月领取几千块的薪水,过着单调枯燥的生活。后来他开始尝试在天涯写明朝历史人物的故事,每天下班后他一个人安静一会儿,洗个热水澡就开始在电脑前敲文字了,每天坚持写几千字,这样坚持了几年,竟然写完了一部对明朝历史起到普及作用的历史大作-《明朝那些事》。
其实一个人爱好了历史,难免要留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给自己,用来思考和感悟。有句古话过的好“历史就是个花枝招展的小姑娘,被人任意打扮”。有时候一件事情你没有亲身经历,过后你采访几个经历者,他们几个人的讲述可能就会相互矛盾,会出现“罗生门”现象,可能真相就在你周围徘徊,等待你的发现。
宋代理学大家朱熹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虽然这个家伙人品不怎么样,据说把他儿媳妇的肚子搞大了,不过他的这句话倒是讲了大实话。我一直觉得中国传统的“为尊者讳”把很多真相搞的湮没在历史长河里了。读一读《春秋》和《左传》,你会发现这种现象太多了,搞的我们后人都觉得难以理解。
我一直以来就有一个疑问:“古代的人平时说话和我们现代人有什么区别?”莫非整天文言文“之乎者也”之类的吗?要知道古代人识字的人不多,绝大多数老百姓还是目不识丁的。相信很多人都觉的古代人跟我们一样也经常炒菜,下面条,吃火锅之类的,可你读了历史会发现你喜欢的西红柿炒鸡蛋,还有煮玉米,烤红薯,你做梦去吧,他们在明朝之前还在遥远的美洲大陆呢。至于炒菜这门功夫,直到北宋才开始出现,之前人们一般都蒸着吃。古代人们常吃的“五谷”,其中有的我们现在都很少见到了。所以作为一名喜欢吃饭做饭的人,还是很庆幸生活在如此的时代,和平幸福的日子里不用担心战乱,喜欢吃什么就去超市买好了。
有句古话说的好“读史让人明智”,但这有个前提就是你得学会思考,不会被人误导。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小的时候觉的老家县城里那些新闻里人物好厉害,他们说的话仿佛就是真理似的,大了后我们会发现当年的我们如何的可笑无知,那些县老爷们在当地作威作福,讲的一套,做的另外一套,台面上道貌岸然的,背地里花天酒地的,什么都做,大家都懂的。所以我说现在好多政府的新闻你只要反着理解那就对了。
坦白的说,我读了这些年的历史,越来越不相信它的真实了,因为经历的时间越久,离真相也就越远。所以我们对待历史的态度很复杂,一方面我们想要搞清楚它的真相,可它经历的时间久了,后人以及后人的后人修改(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到了我们这代人手里,早已经面目全非了。
那样问题来了?我们该以什么样的心态对待历史呢?很多人会觉的历史既然都这样了,那我们也随便戏说吧,那样就走进“历史虚无主义”里去了,万万要不得。我觉的胡适老先生有句话讲的很好“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八个字我想是对于历史最好不过的态度了。我们每个人读历史书,对同一个人可能看法都不同,历史展现在不同的人面前就会是不同的样子。
其实历史应该有两部分构成,书本里的历史和民间的历史,历朝历代修史书把对他们统治不利的东西都删没了,我们很多真相都不知道。可民间的历史隔的时间不长还好,时间久了,他们很多人不识字,会误传,这样也不好。
所以对待历史这东西,我们不能全信书,要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做到“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万不可“戏说历史”和“一头扎进历史书堆里”,书上说什么你就信什么,很多地方都是古人挖的坑,你信你就傻逼了。
对待历史,既然看不到全部的真相,那就“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就是我的对待历史的态度。
作者董明明,工程师,一位风趣幽默的88后,历史和哲学爱好者,喜欢读书、思考、写作,所写文章温度和深度居家,并被众多媒体转载,其本人希望通过文字结识更多有思想且有意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