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小说本身是架空历史的,而拍成电视剧需要设定一个年代。正午阳光敢设在北宋,一个是顺应原著,另外一个是对自己工作认真的一个自信。
多嘴一句八卦。
《甄嬛传》的原著就是魏晋南北朝的,导演尤小刚因为拍过大玉儿系列,对清朝服饰,布置,礼仪熟悉,准备拍的时候就直接改到清朝了。原著流潋紫当时比较小咖,也就是普通的师范学校学术毕业做了老师,所以也没有异议,剧情其实有很多情节是硬按上去的。不违和的原因只是原著小说是小范围流行,甄嬛电视剧才是铺天盖地,话语权是碾压式的。我是看过小说看的电视剧,还是有点怪怪的。可能这也是后来原著流潋紫会和导演夫妇撕的原因,已经有了祸根。
《知否》设置中的县主引起了我的兴趣,为什么公爵府的小公爷还需礼让三分。
县主/郡主/公主
*来源网络整理
县主
县主这一称谓最早起源于东汉时期,东汉的时候,皇帝的女儿会被封为县公主,除了县公主之外,还有乡主和亭主。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刘宋开始,那个时候就已经习惯称亲王的女儿为县主。
而隋唐之后,正式规定,亲王的女儿一律被封为县主,
明朝时规定,封郡王的女儿为县主,
而清朝时除了郡王的女儿被封县主之外,世子的女儿也是县主。
由此可以看出,一开始县主还是个比较高端的称谓,东汉还有乡主,亭主这样的封号。随着历史演进,慢慢没落,特别是郡主的称号开始出现。
郡主
基本开始于唐代,皇太子之女可以为郡主,郡主一般有具体的郡名。
到了宋代和明代亲王之女也可以为郡主,宋代初期甚至有功臣之女为郡主的。
到了清代,亲王女儿为郡主,皇帝女儿为公主。
公主
公主和县主/郡主的称号不太一样。周朝时,‘天子嫁女子于诸侯,必使诸侯同姓者主之,故谓之公主’,周天子嫁女儿不亲自主持婚礼,而由公爵级别的诸侯主婚,这便是“公主”的由来。公主并不等同于皇女,而是作为封号与男性皇族的王爵相对应,未出嫁即早夭的皇女在大多数朝代不会被授予公主称号。反之也有皇帝养女,和亲王女、宗女会被授予公主身份。
所以县主/郡主也可能是县公主或郡公主的简称
但到了清代不太一样,公主用于皇帝的女儿,而郡主用于亲王女儿。
我们对县主之类的称呼不熟悉主要因为我们的影视剧主要在清朝,比较习惯于公主,郡主这样的称谓。而《知否》因为设定在宋朝,正午又比较顶真,宁愿用大家不熟悉的语境也要尽量还原。
另外,从知否剧情上来说,嘉和县主不单是普通的亲王女儿,是当红的六王爷的女儿,地位更是不一样。而政治红人六王爷谋求将女儿嫁给齐国公和平宁郡主的儿子齐小公爷,也没那么简单,有三重考虑,第一当然是自己女儿确实喜欢,师出有名;第二,国公都是开国功臣,世袭罔替,齐小公爷又是独子,爵位有保证,虽然齐国公府比较冷清,但六王爷在乎的不是人头而是地位,公爵爵位这种就是稀缺资源;第三是最重要的,平宁郡主和皇家亲厚,那句平宁郡主从来没有站错队是能在京城创造舆论的关键,而把握舆论一向就是政治中至关重要的。所以放在政治的维度,其实是齐小公爷身不由己,没什么好说的。
公爵/侯爵/伯爵
这个大小排位比较清楚,比较公认的是周朝的五等爵制,五等爵指的是公、侯、伯、子、男五等爵。
还有一种秦汉使用的二十等爵制,当中没有公爵, 使用大夫,官大夫。
《知否》中使用的是五等爵制公、侯、伯的顺序,小公爷的公爵府是大于顾二的侯爵府,大于看上明兰的伯爵娘子,但即使是伯爵府,墨兰也是高攀,赶着要嫁。
这里还有些特别的是齐国公虽然是公爵,只不过到了齐衡父亲这一辈,就没有那么厉害了,国公在古代的地位虽高,但却并不一定有什么实权,毕竟国公只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而不是权力的象征。反倒是他娶了的平宁郡主,虽然不是皇帝的亲女儿,从小长在宫中,也是很重要的势力。而且根据剧情齐国公没有纳妾,这在当时是非常少见的。
但为何我们对公爵之类觉得既熟悉又陌生,和中国古代历史变换有关系但还不是最大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在翻译欧洲国家的贵族爵位的时候,我们采用了五等爵制,比如公爵对应英语Duke、德语Herzog、法语Duc等,加上我们这一代是学英语了解西方的一代,温莎公爵的故事即使不了解,也大概过耳觉得熟悉,导致公爵这个称谓的语言环境其实产生的变化,总感觉是高鼻深目的外国人才对。从这点上来说知否也做了一件好事,终于可以跳脱清朝的官制,以及区别于第二大影视重地秦汉的士大夫官制,并且把已西化的五等爵制放到中国的历史情境里。
另外,剧中的建筑,宋代点茶,香道,越州窑器具,分餐制都是挺有心思的。插画的花卉差点意境。光看服化道也是挺好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