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年中了,需要考虑一下股票和基金的调仓问题了。自己给自己定的规矩,每次调仓前都要有书面的思考过程。以备后查,做对了知道是怎么对的,做错了也要知道是怎么错的。
为什么这个时候调仓,最初的想法是每半年调一次仓,是为了降低交易的频率。减少交易次数,一是为了更谨慎的进行交易,一年就两次,你还不好好考虑考虑,也给足了自己思考的时间。二是股市的趋势变化也不是短期实现的,在趋势没有发生变化时你就调仓也没有什么意义。再有就是减少交易次数还可以减少犯错的机会,你动的次数越多,错的可能就越大。
现在调仓一是时间间隔够了,二是趋势发生了变化,各大指数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上涨趋势。是时候调整一下持仓了,总不动手也有点痒痒了。
还是分三个部分,股票、基金、债券。
股票现有持仓不动,本来手中就都是我认为的消费类公司。当初买入的逻辑就是消费类公司长期增长平稳,适合我的性格。我眼中的消费类公司就跟衣食住行相关的公司,到什么时候人们也离不开这些东西。虽然不会有超乎人想象的增长空间,但至少可以少让我担惊受怕。我要的只是相对稳定的增长,也从未奢望多高的收益率,能跟上发展的正常速度就可以了。在高估时降低仓位,低估时增加仓位,能多少有点超额收益就足够了。每年再能享受点分红,我就很知足了。看现在的形势最困难的时候应该已经过去了,所以我打算再加点仓位。下周把微信里的基金卖掉,把钱转入股票账户。下个月分四周买入小米、平安、晨光、格力和万科。小米和平安用三分之二资金,剩下的那三个分。买入原因,仓位低,同时摊低成本。没指望手中的股票能快速上涨,只是认为现在是低位可以买,并且这几个仓位低。双汇、伊利和海天仓位已经很重了,这次就不加了。这次买入后就暂时没有调整了,再有就是分红再买入。下半年就坚定的持有吧。下半年对这几只股票的预期就是能跟随大盘一起上涨就好。收益率上不做期待,一切随缘。
基金调整可能要大一些。按老齐的说法,防守已经过去了,应该进入进攻阵型了。不过也不能都听别人的,你要有自己的分析、判断。现在手中的银行、地产、基建、保险比重比较大,但现在看来这些都是上涨乏力的。最近成长发挥的比较好。但成长不是我的菜,买了一些医药和半导体,但新能源一点都没碰。既然行业看不懂,那就直接拿指数。我的性格是偏保守,那就不能干那些偏离自己性格的事情。投资主要还是建立在信念基础之上的,你不相信,你就拿不住。在股市中挣钱,耐心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你不相信的东西你是没有耐心拿住的。
下面就思考一下具体的调仓思路。银行逐渐转出一半到沪深300,一个月完成。剩下的看下半年的走势再确定怎么办。沪深300现在的仓位不高,但银行感觉应该也还有机会,已经很久没涨了,所以留点再观察一下。地产逐渐出掉大部分,分一个月转到创业板。创业板现在仓位很轻,可以逐渐多转入一些,上次在创业板上赚到了钱,有点路径依赖了。地产感觉现在希望不大了呢,而且注意到现在很多的工地都停工了。看样子短期不会有什么机会了,但也不能全部的出掉。中国人对房子和地还是有很大的执着的,只不过这次可能要很久才能恢复信心了。所以地产可能要很久才能恢复了。少拿点看着吧。基建先出掉一半到中证500,也是分一个月完成。不过下半年基建还是要全部出掉的,不是太看好基建。这次买入主要是赌基建拉动增长,但现在到这时候了还不怎么涨,估计希望也不大了。不都是说股市反应预期吗,都快转向了,下面应该也没机会了。本来买入就有投机的成分那所以卖出也要果断一点。
保险继续拿着,定投也继续。感觉保险还是有机会的,所以再看看。港股继续持有和定投,再看半年。中概互联继续持有。传媒继续持有。红利指数长期拿着。还有其他一些持有量比较小的,就继续定投和持有。看趋势明朗后再确定如何操作。
现在主要就是把防守类的基金调整到宽基指数上。下次再调仓就要等到年底了,下次看看有没有可以增加定投的低估行业。宽基指数定投不能停。七月份完成计划中的转换,根据具体情况再定八月份的操作。
债券必须保证10%的底仓不能动。没钱了就不买了,或者在现有仓位之间相互调整。如果下半年涨起来了,年前还要回补一些债券的仓位。投资保障安全还是第一位的。
以后的配置重点是,宽基指数至少占百分之五十,剩下的配置行业和其他市场基金。债券最好长期保持30%仓位,股票高估时要在50%以上,股票低估时也要至少保持10%的债券仓位。通过今年的经历更加深了对准现金仓位的重要性的认识。挣钱一是上涨,而是在地位时收集的便宜筹码。上涨的盈利危险,而下跌后的便宜筹码是安全的。要挣钱,更要安全的挣钱。
再有把媳妇微信上的基金仓位调整了,也改为宽基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