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快意恩仇
——《水浒》英雄之武松
武松,清河县人氏,排行第二。父母早亡,跟着哥哥长大成人。不知是得了什么样的机缘,遇到了什么样的高人指点,他练就了一身好武艺。
因酒醉后与人发生争执,一时怒起,把那人打得昏沉,只得亡命江湖。在柴进庄上躲了一年有余,打听得那人没死,便又打算回到家里。
武松回清河县需要从阳谷县经过。阳谷县境内有一座山,名唤景阳冈。就在武松将要从这里经过的时候,景阳冈上有一条大虫出没,已经伤了三二十条好汉的性命。但武松是个过路人,这些事他并不知晓。
那天晌午时分,武松到了景阳冈。正走得饥渴,看见山下有个酒店,还挑着一个招旗,上面写着“三碗不过冈”。武松没有多想,直接进去坐下,招呼酒保上酒。店主人拿来三只碗,一双筷子,一碟热菜,放在武松面前,满满地倒了一碗酒。武松端起那碗酒一饮而尽,高呼“这酒好生有气力!”又要了二斤熟牛肉,当作下酒菜,继续喝酒。当他一连喝了三碗之后,那店家再也不来上酒了。武松焦躁起来,问明缘由,才知道个中原委。原来这酒太厉害了,不管是谁,只要喝了三碗之后,便再也过不了前面的冈子了,所以才叫做“三碗不过冈”。武松何许人也?哪里信这些话,又要了几碗酒和二斤肉,乘着酒兴吃去。这一顿饭下来,他总共喝了十八碗酒,吃了四斤熟牛肉,外加一碟热菜,花费了两个多小时。
吃完喝完,算还酒钱,起身就要走。那店主人急忙拦住,向他说明景阳冈上猛虎伤人的事情。武松哪里肯信,一直往山上去了。走到山上,他也亲眼看到过官府的榜文,知道店主人所言不虚,可又顾及颜面,不肯返回,只是继续朝前去了。
读至此处,我总是觉得好笑。一个人居然可以为了颜面而不顾及性命。然而,武松不是常人,或许心存侥幸,或许心里多少有点底。
故事的结局很简单,武松赤手空拳打死了那只吊睛白额的猛虎,而且毫发无损,全身而退。这一来,武松自然成了英雄,轰动了整个阳谷县。县令高兴他是个人物,不仅让他跨马游街,还抬举他做了都头。好事还不止这些,春风得意的武松,在阳谷县又碰见了自己的亲哥哥武大郎。
原来不久之前,他的哥哥在清河县也遇到了一桩天大的好事,平白无故地娶了一个漂亮的媳妇。当然,自古以来,媳妇太漂亮都是一件麻烦事。因为武大郎的媳妇太漂亮,惹得清河县的一些泼皮经常上门骚扰。武大天生短小,人称“三寸丁谷树皮”,再加上天生懦弱,力气不大,争执不得,只好搬到了阳谷县。
身处他乡,兄弟相见,自是分外亲热。武大把武松领回家里,让武松与嫂嫂潘金莲相见,一家人团聚,高兴无比。然而世间的事就是蹊跷,常常是祸福相依,乐极生悲的。这个潘金莲自从见到仪表堂堂、英雄了得的武松之后,便心生爱慕,甚而不顾人伦,主动勾引。这可让武松受不了啦!一顿义正词严地呵斥之后,就愤然而去。
不久,武松因公出差,历时两月有余。回来之时,已是物是人非,他的哥哥武大已经溘然长逝。嫂嫂告诉他,他的哥哥是得了急心疼死的。武松当然不信,一番查找之后,真相大白。原来他的嫂嫂勾搭上了本县的富户西门庆,被武大撞破,害怕奸情败露,就药死了武大。
此时的武松已是悲愤至极,岂肯善罢甘休。他搜集好了人证物证,要求县令主持公道,但西门庆早已买通县令,县令不予审理。无奈之下,武松只得手刃潘金莲,怒杀西门庆,然后向县令自首。
幸好县令多少念及他的好处,从轻发落,将他发配孟州。在孟州,武松又为朋友两肋插刀,醉打蒋门神,痛杀张都监,英雄神武,扬威武林。这些暂且不表,另文再说。
记得年轻时读《水浒》,我最崇拜武松。武二郎仪表堂堂,武艺高强,胆大心细,敢作敢当。景阳冈打虎,英雄了得;怒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痛杀张都监,何其壮哉。
近来重读《水浒》,我感觉英雄武松其实很简单。看其为人,观其行事,实在只有四个字:快意恩仇。我这样说,并非贬低武松,因为快意恩仇也绝非人人都能做得到的。
人生在世,谁都不想欠别人什么,有恩报恩,有仇报仇,岂不快哉。但问题是,我们总是有报答不完的恩情,总有发泄不了的怨愤。于是,我们便很愧疚,便很郁闷。愧疚郁闷之极便有了梦想,武松其实就是我们梦幻中的自己。武松和我们的区别是:他有感恩报仇的能力,有感恩报仇的胆量。这样想来,我便明白人们喜欢读《水浒》的原因了。想想也是,率性而为,快意恩仇,既简单又痛快,何乐而不为?可这样的简单与痛快是需要代价的。你看武松,一路走来,杀人如麻,鲜血淋漓,快意恩仇,但最终却也无处安身,只得做个行者,漂泊江湖。英雄末路被犬欺,实在叫人心酸。
但武松绝对是一条好汉。他讲义气,重感情。他不畏强暴,宁折不屈。他不为潘金莲所诱惑,顶天而立地,堪称大丈夫。
武松后来上了二龙山。二龙山,多好的名字,多好的去处!这里有鲁智深,有杨志,可以说是《水浒》中的一个道德高地。但我们永远也去不了,所以只能在闲暇时读读《水浒》,“痛”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