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睿奇拿着春联儿回到家,看她娘、弟妹,还有两个妹妹正在包饺子,他爹王永才和弟弟正在打扫院子。于是他赶紧放下对联儿,搬个板凳准备在饭桌旁坐下。在坐下之前,他先是在地上跺跺脚,同时不停地搓着手。城里人可能无法想象,像老家这种屋里屋外一样冷的情况,除了钻被窝,其实在哪儿感觉都差不多。家里人除王睿奇之外,其他人常年在这儿生活,已经习惯了。可他已在北京居住了七、八年,对家里的这种寒冷,早已不适应了。等他手脚觉着手脚暖和了,就坐下来和大家一起包起了饺子。
按照当地的习俗,一般从大年三十的中午,一直到初一的中午,基本是每顿都要吃点儿饺子。因此三十儿上午,家里都会多包一些,特别是像老王家这种人多的家庭,那就更得多包了,家里人都正是能吃的时候,包少了也不够吃啊。大家一边包着饺子,一边聊着家长里短,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在快包完的时候,冯秀珍叫王永才赶紧烧火,等开锅时,饺子差不多也就包完了。
今天的饺子包了两种馅儿,一种韭菜鸡蛋,一种猪肉芹菜。之所以包两种馅儿,是因为当地的风俗,除夕不能吃肉馅儿,要吃素,以顺应上天对世间万物的怜悯。你说也奇了怪了,你不提倡吃肉馅儿的饺子,干脆也别让吃肉啊,这不就彻底了嘛,但却不禁止吃肉,你说这不是糊弄事儿嘛?老二王睿刚从小就挑食,对于家里除夕只能吃素馅儿饺子这事儿,他已经抱怨了二十多年了。说了这么多年,可冯秀珍没有丝毫松口的迹象,所以老二也只能暂时说说而已。看样子要想除夕吃肉馅儿的饺子,必须等到自己分家单过的时候了,冯秀珍就管不着他了。
这不,为了暂时缓解老二的怨气,今天中午就先给他吃顿肉的,省得他一个劲儿的抱怨。为了照顾老大的口味,还要再煮点儿素的,至于两个闺女,肉的素的都有,她们就不会抱怨了。你看看这冯秀珍,处处心里想的都是他这两个宝贝儿子,压根儿没把闺女放在心上,你说人家能不抱怨嘛?
等锅里烧上水之后,冯秀珍赶紧让大儿子洗洗手,剥点儿蒜捣蒜泥,等会儿吃饺子的时候蘸着蒜泥,这是湖西本地的传统吃法儿。蒜泥捣好以后,往里面放点儿醋、酱油、香油,搅拌均匀,倒在碗里或盘子里。在别的地方,饺子是盛在盘子里的,然后每个人再端一个小碗儿,蘸着碗里的料吃。这个蘸料一般就是三合油,就是把酱油、醋、香油混在一起,搅和一下就行了。湖西的蘸料,你别看只多了蒜泥这一个配料,在王睿奇看来,那可比简单的三合油好吃了不知多少倍。也许这就是人常说的那句话吧,“美食是有记忆和温度的”,捣好的蒜泥,也许就是蘸料的灵魂所在吧。除了蘸料和别处不同以外,湖西吃饺子和其它地方还有一个明显的不同。那就是别处都是把饺子盛在一个大盘子里,然后每人一个小碗儿,夹着饺子蘸着小碗里的三合油吃。但湖西这儿却是一人一个大碗,碗里除了有饺子,还有饺子汤。大家把饺子统一放在盛蒜泥的容器里蘸着吃,一边吃饺子,一边喝饺子汤。这正应了中国传统饮食的一句老话儿,“原汤化原食”。
没多大会儿,热腾腾的饺子就端上了桌。王睿奇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在蒜泥里蘸了蘸,放进嘴里就嚼了起来。刚出锅的饺子烫啊,因此他一边在嘴里不停地翻腾着,一边口齿不清的说,“好吃,好吃”。他那个窘样,看得一家人乐得哈哈大笑。冯秀珍一边笑,一边对他说,“别着急,没人跟你抢”。王睿奇都一年没吃过家里包的饺子了,你说他能不着急嘛?等他终于把第一个饺子咽下肚之后,又跟着补充了一句,“就是这个味儿”。
娘做的饭菜,永远是天下最美味的佳肴,它不但能温暖游子的胃,能瞬间疗愈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