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天”与“命”
之一:孔子的天命观
天命,本义是指上天的命令以及上天主宰之下人的命运。天命这一名称是由周人确定的,它源自上古时期人们对神灵“帝”或“上帝”的信仰。周人以“天”来替代此前的“帝”或“上帝”,并从中引发出一些新的有别于“帝”的观念。周人的“天”的观念常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广袤的、表现为种种自然现象的“天”;一是指超验的作为人间祸福主宰的“天”或天命。
“天命”一词,在《论语》中共出现3次。一次是《为政篇》第四章的“五十而知天命”,另两次是在《季氏篇》第8章“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孔子提出君子要“知天命”“畏天命”,尤其在《论语》一书的结尾处强调“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知天命是儒家思想的特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天命就是自觉有一种使命感,“知天命”,即领悟自己负有使命,必须设法去完成。这种使命的来源是天,所以称为天命。孔子的天命观包括不断修身以达到至善和使天下回归正道等,他在《论语·为政篇第四章》中说:“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一生追求真理,弘扬道德,这种敢于担当大任的精神鼓舞着后人。
“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什么呢?《易经》里说,天地之间、宇宙之间非常自然地运行的法则就是天命。刘宝楠《论语正义》里说,“知天命者,知己为天所命,非虚生也。”“虚生”是不知道自己干什么。“天命”是上天赋予的道义和职责。“命者,立之于己,而受之于天”(《论语正义》)。
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明确了在宇宙决定论的价值观念中作出正确的人生选择,即认识到“命由天作”的必然性,与“福自己求”的可能性,而对人生采取“择善固执”“依乎中庸”的态度,安于义命。他说君子“畏天命”,故“居易以俟命”,反之,“小人不知而不畏”,故“行险以侥幸”,知命者不立于墙岩之下。君子尊重客观规律,明辨是非,对未来发展有理性的判断和预测,可以唤醒他人从善以避免灾难的发生。于是孔子带着学生周游列国而弘道。
五十一岁,孔子当上中都宰,而后又成为小司空、大司寇,从政期间真正为政以德,不仅让这个社会的风气面貌焕然一新,还注重“慎刑”(“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和“无讼”(“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在国家关系上,攘外安内,协助鲁定公夹谷会盟,成就大国美名;任助理国相堕三都,巩固公室权威。
孔子在五十五岁至六十八岁的十四年间,周游列国,辗转于卫、曹、宋、郑、陈、蔡、楚、叶之间,历尽艰辛,但他始终坚持“寓意于行”,不放弃任何一个可以善化他人的机缘。在匡地被匡人围攻时,他说:“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在宋国被司马桓魋威胁时,他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针对当时的“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的看法,孔子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论语·八佾》)这些都体现了孔子奉行天命的坚定信念。
天命,立之于己,受之于天,孔子是真正有志于将圣贤的教育传播到天下,并以此为使命,正是这种舍我其谁的使命感让孔子如此地从容和淡定。孔子五十岁的时候,他就了解了这一切,所以他面对事情的时候,不会再怪别人。因为他知道,很多很多的因缘条件造成了这件事情,今天变成这样,也有可能是有自己的一份行为在这里面,所以他就不会处处埋怨。
一、天命
2.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白话)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向学;三十岁时,学有所立;四十岁时,心中通达而不再疑惑;五十岁时,能够知晓天命;六十岁时,听到别人所说的话就可通达其心意;七十岁时,随心所欲也不会逾越规矩法度了。”
16.8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白话)孔子说:“君子敬畏之事有三种:敬畏天命,敬畏在高位者,敬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有天命从而不敬畏上天,亲狎在高位者,戏侮圣人之言。” 上天之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