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 第四章:官治天下之再反封建
艺凡:接前文,汉武帝选择了文吏。
易中天:对,号称独尊儒术的汉武帝,更喜欢法家倾向的文吏,看似奇怪,却是事实。他重用的人,卫青、张汤、桑弘羊等等,都不是儒生。大儒董仲舒,则其实被边缘化。
艺凡:为什么会这样呢?
易中天:事情恐怕还得从头说起。先说秦。大秦帝国是“吏治天下”的,这当然与他们靠法家思想立国有关。在法家看来,一个国家只需要两种人:农民和战士。农民为君主种田,战士为君主打仗,如此便足以富国强兵。其他人,都是多余。
艺凡:那么,谁来管理农民和战士呢?
易中天:文吏。从朝廷大吏,到郡县长吏,再到乡里小吏,都如此。
艺凡:那汉呢?
易中天:刘邦创立的新政权则是另一番景象。高、惠、文、景四朝,一般事务仍沿秦例交由文吏处理。占据要津的则不是功臣勋贵,便是他们的后代,比如曹参之子曹窋,周勃之子周亚夫。周亚夫还既当过太尉,也做过丞相。
艺凡:也就是说,政由勋贵,事归文吏。
易中天:对,毕竟,勋贵们是刘邦的战友。刘邦及其继承人既需要他们的政治经验、崇高威望、影响力和号召力,也需要用封侯拜相的方式酬谢他们的功劳。这跟当年的分封诸侯建立王国,如出一辙。同样,这两件事也都是封建残余。
艺凡:怎么说是残余呢?贵族政治,怎么就要不得?
易中天:因为贵族政治与封建制度是共生并存的。在封建制度下,国是诸侯的,家是大夫的。何况封建前期的家和国,都不大。一国则一城,一家则一邑。诸侯和大夫,国君和家君,完全可以直接面对国民和家人,这就叫“直接君主制”。
艺凡:这种政治怎么样?
易中天:政治好还是不好,很难说,但肯定不适用于帝国时代。帝国不是小国寡民的城市国家,而是幅员辽阔的领土国家。直接君主并不可能,首长负责更不可能。帝国的统治,只能是皇帝授权,政府负责。
艺凡:由贵族组成政府,不行吗?
易中天:不行。因为凡贵族,都有特权。其中最重要的,是人事权。封建时代,天子不能任命国卿,诸侯不能任命家臣。这些职位甚至是世袭的。这当然为帝国所不能接受。封建时代的君臣关系是逐级效忠的。家臣只效忠大夫,不效忠诸侯;大夫只效忠诸侯,不效忠天子。大夫一齐造反,则举国皆反;诸侯一齐造反,则天下皆乱。中央集权的帝国,岂能认可这套逻辑?
艺凡:汉肯定不能同意的。
易中天:正如汉初的制度是封国与郡县并存的半封建制,两汉政治也是半贵族政治──先是功臣集团,后是外戚集团,与皇帝共掌朝政,共治天下。这种状态,也要到隋唐以后才发生根本改变。这样看,公孙弘和张汤的意义,就很不寻常。
艺凡:为啥呢?
易中天:公孙弘和张汤都是平民出身,也都是文吏出身。是平民就“非贵族”,是文吏就“专业化”。专业化和平民化的倾向,都是反封建。不难设想,如果满朝都是张汤、公孙弘,贵族政治就必定会转变为官僚政治。
艺凡:这是大势所趋。
易中天:但这个转变由汉帝国来完成,却未尝没有机缘巧合。作为平民建立的王朝,西汉开创了一个“布衣将相之局”,不但“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无赖之徒”。文吏为官更不足为奇。大秦传统仍在,萧何、曹参也都是文吏出身。何况文吏受过专业训练。事归文吏,便保证了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行,可谓“专家治国”。
艺凡:这,就是公孙弘和张汤平步青云的背景。
易中天:然而公孙弘和张汤又是不同的。他们代表着两种思想:儒家和法家;两种官僚:文官和文吏;两种仕途:文学和吏道;甚至两种政治:官治和吏治。只不过,要弄清楚这些,并回答前面的问题,还必须先讲清楚官僚制度。且听下回分解,中央与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