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工地处理问题,我觉得进度慢了一些。负责人跟我说:“建材市场很多都关了,很多工人由于被撵老是找住处搬家,没时间上班。石材、木作加工也纷纷搬离京城,定制困难,没辙啊!”不知道外地如何,京城的后半年对于装修施工行业来说简直是凛冬来临。很怀念以前热火朝天、干劲十足出成果的局面。
我的工作与装修施工人员经常打交道,且有长期固定的合作队伍。其实,他们身上有很多优点是值得我学习的。其中有许多聪明又踏实、兢兢业业工作的人,尤其木工、瓦工、油漆工等技术工种,干得好是需要悟性的。
很多人眼里的工地总是伴随着呛鼻的尘土,各种类型的货车,戴安全帽的工人,散布的临时工棚,以及总也清不完的垃圾......,艰苦的生活环境,给人的感觉总是与混乱联系在一起。
其实,工地的生活虽然具有临时性,但是工作在这里的人们却把生活过的仍旧有滋有味,载满人间烟火。我最佩服他们的是对环境超强的适应能力,走到任何一座陌生城市进行施工,半天时间他们就对周边的衣食住行了如指掌,并很快投入到这片土地。
清晨迎着朝阳,他们会骑着电动三轮去早市买菜, 饭毕就三五成群进入工地干活;生活区的临时工棚里,总是会炊烟袅袅。一般他们会排班儿轮流做饭,遇到一个厨艺不错的,生活区上空就香飘四溢。流浪狗们不知什么时候下了小崽儿,工人们就收留了养在生活区,不仅能看门,而且增加乐趣。见到人总是大老远就冲过来,毛茸茸的甚是可爱,摇头摆尾希望跟它耍一阵。中午,工人们端着硕大的饭盆大口大口的吃着面条、米饭,还配一瓶啤酒......,蹲在太阳地里聊天放松,脸上写着酒足饭饱后的满足。
有些时候,甲方提供的工作条件比较恶劣,尤其遇到季节交替的时候。而他们很少抱怨什么,总是随遇而安地调整自己,想办法改善环境,以适应周遭的改变。
工地的管理者尤其聪明,他们不仅要掌握各工种要求及做法以及质量把控细则,还要有超强的沟通管理和应对突然变化的能力。因为工人的文化素质以及各方面条件不同,能协调他们相互配合顺利有效地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次与这些管理者沟通设计做法,看到他们的从容和淡定,就知道是多少历练塑造了如今的他们。
以前有句诗:“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他们也是,在恶劣的环境中为别人创造美;待别人享受美好的时候,他们又一次踏入到废墟里。
尽管目前国内很多建筑施工行业的整体水平有限,但却是通过他们的每一天劳动把废墟和荒凉变成美好的城市风景线。他们常年背井离乡,埋头干活,屏蔽复杂,在孤独和寂寞的生活里寻找快乐和满足,这是一种通过他们的辛苦劳动获得的简单而平凡的生活,城市应该有他们的一方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