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是晚上艳利姐发在沟通小群的一篇读后感,作为一个多年来致力于双心医学研究的心内科临床医生对于生与死、生与爱的观察与感悟】
因为好朋友史振伟大哥的赠送,才结缘路桂军教授的《见证生命见证爱》这本书。一看到书名就被吸引,正巧碰上当天休息,一天的时间一口气读完。被书中流露出的那份宽广的爱和深深理解所打动,多次情不自禁留下眼泪。合上书本,我想谈谈读这本书的感想和收获。
首先谈谈有关死亡焦虑的话题。
我们中国人忌讳谈与自己相关的疾病话题,特别是得了严重的疾病或心理疾病,“讳疾忌医”这个词就是这种现象的写照。当然中国人更忌讳的是谈论死亡,即使我们医生也不例外。当我们面对临终患者,我们会自动化地采用给予安慰及给予希望的语言,而不会直接谈论死亡。 大家忌讳谈死亡,是因为几乎每个人内心都深藏着死亡焦虑,只是不自知或不愿意承认罢了。经常遇到80岁的老人,他们口头上说不怕死,而行为上却过度关心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正像路教授在书中所说:“面对死亡,我没有遇到哪个人能够做到超然。很多人看起来很超然,但内心深处一定有伤痛藏得很深,不为外界所懂”。
人们之所以对死亡有着深深的焦虑和恐惧,路教授在这本书中提到了三个原因:(1)对死亡过程一无所知,害怕给别人添麻烦。(2)对生命局限性和短暂性感到无可奈何,害怕失去拥有的一切会消失。(3)对亲人未来生活的担忧。在这三个原因基础上我再加上一个:曾经亲历过临终患者的痛苦及亲历过非自然死亡的人们更容易出现疾病焦虑和死亡焦虑。举一个例子:有一天我夜班,凌晨4点,一位83岁的患者阿姨感觉心慌显著,很紧张,伴后背发凉,做心电图确有缺血的轻微改变,伴有心率血压升高。我看了看她的造影结果,冠状动脉没有明显狭窄,也就是说她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冠心病。我基本判断是急性焦虑发作。她的女儿给我讲述了最近她家发生的变故:老人的一个儿子患肿瘤8年,儿媳一直照顾病人。2周前儿媳突然晕倒在浴室,当时老人一人在家,打了120,把患者抱到床上,给患者穿上衣服,送到医院,很遗憾没有抢救过来。1周后她的小儿子也离他而去。我给老人仔细聊了聊她的病情,适量用了些药物,病人渐渐好转。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死亡焦虑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每个人都逃不过。对于死亡焦虑的态度,也许我们可以采取知道它、允许它、了解它、最终希望化解它,从而达到向死而生的目标。这也许就是死亡教育的部分内容和意义吧。
先来了解一下死亡。死亡是生命的一种自然现象,正如花开花落。死亡的过程也是有一定规律的。路教授认为人的死亡就像人的出生过程一样,经过几百年的演化,是有自然流程的:最先丧失的是味觉,紧接着会有发热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再到最后可能会出现缺血缺氧昏昏沉沉,最后在睡眠中不知不觉走了。如果临终患者了解这个自然过程,也许就不再惧怕。我最近应用这个理论指导我的表姐如何陪伴病危中的舅妈,减少了她的很多焦虑。
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死亡的价值。启明星生命关爱中心的发起人陈建鹏博士在被采访中提到:“不知死,焉知生”,正是因为生命有终结的一天,才会让我们对生命深入思考。我们大多数人都觉得时日还长,没必要、没时间、没兴趣甚至忌讳去思考这个问题,然而路教授说这一天经常会是不期而至,会弄得人们措手不及,仓促行事,最终难免留下很多的遗憾。生命教育课程中关于死亡冥想练习可以让我们静下来,帮助我们完成这个重要的人生课题。不妨一试。路教授也在书中有详细介绍。
海伦凯勒说过:“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这就更能显出生命的价值”。当我们意识到我们在世的日子时光短暂,我们就会珍惜当下的一分一秒,不被劳苦愁烦所累,不被狭隘思想捆绑。放下对名利的过分追求,才能找到内心真正的使命,充分活好每一天。一位因心脏骤停患者被抢救过来后来我科住院,死而复生,当被问及对人生的感悟时,他说内心比以往平静淡定了很多,不再太计较得失。路教授在服务患者过程中发现,临终患者更注重亲情和爱,正如一位临终富豪说,如果能再活三十年,他就在家里陪陪亲人,要不然就觉得白活了。富豪临终时的醒悟提醒我们目前还健在的人, 趁现在就要好好打理亲情:沟通、陪伴、无条件的爱,让亲情表达更充分,以免未来后悔。
在这里,我还想举个印象深刻的例子:我们病房一位临终患者每十分钟就要叫医生护士,眼睛瞪的大大的,诉说自己的各种不适。看得出来,他很恐惧。跟家属沟通,家属说他在生活中很自私,不为孩子及老伴考虑,没有可以说知心话的亲近的人,家属来陪伴他,他会说很多指责的话语,搞得亲属不愿意陪他,找了护工帮忙。跟家属沟通最后陪伴的重要性并同意陪伴后,才缓解了医护的压力,患者本人也安静了很多。我当时在思考,如果时光倒流十年,我们志愿者或社会工作者能为这位老人及家庭做些什么?做些什么才能不让老人带着这样的恐惧离开呢?路教授指出:死亡教育的真谛就是爱的教育。有了爱,我们就不再恐惧死亡,死亡焦虑也得以化解。也许就在此刻,我们可以给父母打一盆洗脚水,或者告诉孩子他对我们是多么重要,或者感谢一下爱人的付出,甚至给问路人一个温暖的回应。道歉、道谢、道爱不仅仅是临终关怀的内容,也需要贯穿人的一生。总之,面对死亡,时不我待,让我们感恩当下拥有,活出当下精彩。当哪一天死亡真的到来,我们将会拥有更多的宁静和从容。当然对待死亡的态度也存在明显文化差异,我们中国人倾向于延长生命大于提高生活质量,西方人则更重视生活质量。我在塞舌尔援非期间,也发现他们为临终患者医嘱常常为:fluid and love(补液和关爱),很少采取创伤性措施。显然,死亡教育对我们中国人显得更为必要。
谈完关于死亡焦虑的话题,我还想简单聊聊从路教授那里学到的关于医患沟通的理念和沟通技巧。我是一名心血管医生,临床过程中发现,三分之一的患者合并焦虑抑郁情绪,而且这个比例还有增加及年轻化趋势。为了能与患者更好沟通,我业余时间学习心理学,考取心理咨询师证,现在也在参加正念减压师资的培训,争取做一个合格的双心医生。通过读这本书,我从路教授身上学到了一些医患沟通技巧。(1)对患者进行疾病真相教育非常重要:很多患者对疾病存在认知偏差,容易将自己的疾病灾难化。医生站在专业的角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疾病做较为详细真实的讲解,能有效消除患者的疑惑和焦虑。一位患者听了路教授关于死亡过程的描述后,说到:“如果死亡是这样的话,我愿意配合”。我在临床实践中也体会到:患者总愿与医生多聊一会,目的就是想从医生那里确认他的病到啥程度了。当然治疗方法和生活中的注意事项也是患者教育的重要的内容。(2)读懂患者躯体不适背后的心理痛苦:从患者的肢体语言了解到患者的痛苦很大可能来自心理痛苦后,路教授经常这样问患者:“在发病之初,是否有一件特别不愉快的事情发生,现在想来依然让你放不下”?路教授说这个办法屡试不爽。我认为这个方法可用于任何身心疾病患者的诊疗当中。(3)同理心的应用:有时候病人找医生倾诉,是希望医生能读懂他们的痛苦,一席安慰的话语后,患者的病也许就好了一大半。深度倾听和陪伴是经常应用到的技巧。(4)用启发替代说教,用“建议”替代“应该”。每个人内心都拥有完备的内在智慧,聪明的医者善于启发患者,让患者自己找到内在的康复力量。一个鲜活的例子是:当病人问路教授是否相信有另一个世界,路教授利用反问的方式启发患者:你信吗? 我们还可以从书中找到很多精彩的医患沟通场景,不再一一列举。 路教授跟患者的沟通如同行云流水,我知道这里面虽然也应用了一些所谓的沟通技巧,但更重要的是路教授是在用生命影响生命,是路教授对患者的那份深深的理解、慈悲和关爱在沟通上的体现。
作为一名双心医生,提升自己的换位思考能力、同理心、慈悲心及对生命的敬畏是我成长的关键。没有哪种药或手术能根治患者的心理痛苦,我们可以多些倾听和抚慰,唤回患者本有的康复力量。目前复杂的医患关系是大家讨论的社会热点,牵涉到社会的多个方面,单从医生的角度来讲,我在服务患者中体会到:不以偏见看待人,以患者本来的样子来理解他,可能是一种不错的职业态度。路教授这本书用大量的真实事例展示了对临终患者及其亲属的身、心、灵、社的全人关怀的方方面面,一个个看似平常的故事中,蕴含着作者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及人生智慧,我也只能从中撷取一点点宝藏来分享。感恩遇见这样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书,值得反复体味的书。感恩启明星关爱中心为我们举办这场意义非凡的读书会。
作者:朱艳利 医学博士 山东省立医院心内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