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专门研究“自卑情结”的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将“自卑”划分为两大类:初级自卑和次级自卑。
初级自卑发生于童年,会一直持续到成年。初级自卑由儿童所承受的压力引起,比如父母的冷漠和虐待、缺乏情感支持、学习成绩不理想等。这种自卑感会在与兄弟姐妹、同龄伙伴、成年人的比较中愈演愈烈。次级自卑开始于成年期,因为没有能力达成设定的目标而导致。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且伴随着初级自卑和次级自卑,都会在某个时刻觉得不如别人。也就是说,自卑是一种特别正常的情绪感觉。从健康发展的角度,自卑也能刺激我们进步,变得更好、更完善。
可是,如果自卑过头,进入了一种病理状态,也是会控制我们的心智,使我们绝望、自暴自弃,严重影响我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的。
02
说起自卑,我们总是会联想到“低自尊”,并将这两个概念等同起来。其实自卑和低自尊还是不一样的:
低自尊根植于潜意识,也就是质疑自己,觉得自我价值和能力不足,在身体方面、社交方面、智力方面低于正常的标准水平。
自卑根植于低自尊,是低自尊的一种表现。自卑反应出一个人如果总是自我怀疑,总是低自尊,会如何影响他的情绪、交往、人际关系、大局观。
也就是说,低自尊包括了自卑。
有3类因素会引发自卑:
其一,养育氛围。对于孩子的行为表现,父母等养育者们总是不同意、不满意、批评斥责,孩子自卑的风险就会增加。
其二,社会歧视。如果在社会上遭受到对自己所处的家庭、种族、性别、社会经济地位、教育层次、宗教、性取向的歧视,更容易自卑。
其三,身体缺陷。比如肥胖、矮小、丑陋、口吃结巴、皮肤病、伤疤、残疾等,会引发自卑。
03
接下来我们要说一说自卑者会有哪些表现。了解自卑的表现是非常重要的,能使我们更好地认识自我,及时寻求帮助。如果一个人习惯性自卑,会表现出6种状态:
第一种状态是不合群。也就是和别人在一起,尤其是在人多的场合会特别不自在。自卑者总是胡思乱想,想象着被别人指指点点,被别人揪出来,被别人告知自己不适合这个群体,这种没有依据的想象使他们尴尬和恐惧。因此,他们有交友障碍,总喜欢一个人呆着,他们觉得自己不够好,别人是不可能喜欢自己的。
第二种状态是拖别人下水。自卑者不仅觉得自己能力不够,还致力于拖别人下水,让别人也感到自卑。自卑者的思维中没有太多成功、励志的积极念头,也不愿承认别人的贡献和优秀,因此自卑者习惯于用负面的、恶意的角度去揣测他人的意图,搜罗他人的缺陷和错误。
第三种状态是焦虑。自卑者总觉得自己不能很好地完成某一项任务,他们害怕失败,害怕失败后被嘲笑或指责。因此,当他们不得不去完成某一项任务时,就会表现得特别焦虑不安。
第四种状态是博眼球。自卑者的内心深处其实是渴望被爱、被认可的。他们特别喜欢,甚至是依赖别人的称赞和奉承。为了博眼球和关注,他们会装病、装失落,希望别人能注意到,能过来安慰自己、鼓励自己。
第五种状态是极度敏感。自卑者对别人的举止、想法、言辞特别敏感。当别人提出建议批评时,他们总是反应过激,比如咄咄逼人地怼回去、容易激动生气。这些都是自卑者心虚的表现,因为别人的评价会戳痛他们软肋,他们试图通过这些激烈的反应来保护自己。
第六种状态是容易被冒犯。自卑者总是将别人的各种言行翻译成“你不尊重我”、“你看不起我”。
04
上文中也说过了,自卑感的根源是低自尊。那么如何克服自卑,提升自尊,成为一个自信且高自尊的人呢?
方法一,关心自己、疼惜自己。学着对自己好一点、再好一点。生而为人都是不完美的,一定会犯错误,也有各种大大小小的缺点。有了这样的观念和想法,就能体谅自己的不足,减轻对自己的焦虑和失望。即使犯了错,也请从正面的角度看待,犯错意味着能从错误中学到经验,避免之后犯更大的错误,为未来获得成功扫除了一个障碍。
方法二,了解和强化自己的优势。自卑是因为被自己的劣势压垮了,太看重自己的缺点而忽视了自己的闪光之处。如果能专注于自己擅长的能力,不论是唱歌、做饭、口才,都可以通过精益求精的努力,找到自身价值,获得自信。
方法三,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尽量避免和消极、尖酸刻薄、阴暗等负面情绪过重的人接触或建立亲密的关系,因为负面情绪是会感染的。多和那些阳关的、积极乐观的人接触,在正面的情绪和思想的感染熏陶下,整个人的心态和状态都会有很大的改观。
方法四,培养果断和魄力。果断和魄力包括设定自己的底线、尊重他人的需求和观念、尊重自己的需求和观念、不卑不亢。比如勇敢为自己提要求、和消极有毒的人断绝联系。人性是欺软怕硬的,越强硬反而越容易获得尊重。
方法五,学会说“不”。自卑者往往会落入一个怪圈:不懂得拒绝,会接受任何人的任何要求。这是因为自卑者害怕拒绝之后会失去对方的好感和友谊。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假设,只有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喜好和厌恶的东西,别人才会知道,才会学着尊重你,尊重你的时间和权益,避免触碰到你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