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午休时收到XX老师发来的求助信息∶窦老师你好,想请教个问题,请问啥时候方便,后面跟着三朵小玫瑰。因为当时实在困得不行就没有回复,午休起来赶忙回复了信息,大致意思∶不好意思,刚才在午休,请问您有什么问题需要帮忙的?
然后老师问我可以语音吗?我回∶可以的。然后老师就打过来语音电话,说起儿子玩手机很痴迷怎么应对。
说实话当时接通电话的第一反应就是手足无措的感觉,心里想着∶我有何德何能,咋惹的老师如此关注和认可呢?于是愣了几秒钟,赶忙下意识的回复∶老师您好,有啥事您说。
听着老师在诉说着,我这边“嗯 嗯 嗯”的回应着,等老师说完,我接着老师的话∶XX老师您说清楚了,我也听清楚了,就关于孩子玩手机这事儿主要是因为家庭生活不丰富(其实应该第一时间问问老师对这件事是咋看待的,当时一慌乱就把这茬儿给忘了,而且单刀直入)。这位老师也挺配合∶“是,窦老师你说得对,我问课程顾问了,也是这么说。”
我∶“那老师我想问一句,您跟孩子有没有共同做过什么事情,比如说∶一起择菜洗菜,一起做饭等等。”
老师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没有,他都不做。”
我∶“得想办法和孩子一起做些事情。”
老师∶“就是先让孩子动起来?”
我∶“是呀,只有让孩子动起来,参与的事情多了,玩手机时间自然就少了。”
老师∶“我和儿子定的规则是一天玩一个小时。”
我∶“那挺好呀,一个小时又不多。”
老师∶“关键是孩子到时间了他不给我呀!每次都要我提醒他。然后一到时间我就说∶乖,到时间了,该把手机给妈妈了,儿子就还是磨磨唧唧不想给,有时候就放在沙发上,我说,当时妈妈是用手递给你的,你是不是也应该递给妈妈,儿子就用脚划拉,划拉到我跟前。”
我∶“这又牵扯了一个孩子缺乏敬畏心的问题。”
老师∶“是的,窦老师,我也感觉是。”
我∶“那你在家里有没有GF的什么?”
老师∶“这个没有。”
我∶“你看,咱自己都没有什么可敬畏的,何况孩子呢!”
然后话题又谈到儿子吃完饭不洗碗,老师做的也很好∶降低标准,能把碗送到厨房也行。我又问老师∶“请问您,孩子把碗送到厨房以后,您是怎么说的呢?有没有及时的赞美孩子?”
老师∶“那我就说,孩子你今天主动把碗送到厨房了,妈妈好高兴啊!你长大了懂事了。”
我∶“嗯,这一点做得非常好,您看能不能说完这番话,再加一句∶来,妈妈抱抱!及时赞美再加上肢体语言是不是就更完美了?”
老师∶“这话我都说不出来。”
我∶“必须得说,真要是说不出来,就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对着镜子多练练。”
老师∶“行,我知道了窦老师,真是谢谢你了!跟你这一聊心情也好多了。”
我∶“那就好我给你的建议也不知道能不能帮到你。”
老师∶“回头我试试看。拜拜!”
我∶“嗯,好的,再见!”
跟老师聊完以后,我也反思了一下∶因为接到小伙伴的求助是大姑娘坐轿——头一回,有点慌乱,所以在接通电话后,就努力的在大脑里搜索着学过的知识,尽量的能给到这位老师一些帮助吧!跟老师的共情,这一点做的不是太好。也不知道我的思路是否正确,不过,我想大方向应该不会错的很多。
很高兴,也非常感谢今天这位老师能这么的认可我,相信我,也更加坚定了我学习的信念!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