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部丹麦电影,叫《地雷区》,片中的主要语言为德语和丹麦语,从语言上来看算得上地地道道的小众电影了。剧情的发展不算特别跌宕起伏,基本上从上文就可以判断下文的剧情,电影的节奏比较慢,观众有足够的时间猜测剧情的发展方向,不同的预测给观众带来不同的感情体验,或温情款款或怅然所失。
影片的背景是二战德国战败后,成千上万的德国战俘被丹麦当局派去清除埋在海岸上数以百万计的地雷。影片中有镜头特别交代,在丹麦西海岸埋有将近220万颗各型地雷。战争结束了,这些地雷便成了战后重建的最大障碍,同时也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这些德国战俘便被分配到各个雷区进行排雷工作。而他们也是最理想的排雷者,因为丹麦人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战争结束后因为战争的遗留物而丧命,没有人关心这些战俘,因为他们曾经是敌人,即使死去也是无关紧要的。然而,当镜头对准这些德国战俘时,我们却不得不倒抽一口气,因为他们是如此年轻。在德国第三帝国崩溃前夕,有大量的低龄兵员进入部队。其中最著名的应该是党卫军第12装甲师,铁血网上一个帖子对这支部队的描述:
党卫军第12装甲师,正式名称叫“希特勒少年师”,别名叫“婴儿师”。在德军系列中,他们服装上的标志是一支奶瓶。
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刚结束,党卫军征兵局局长贝格和帝国青年局协商,要成立一支由1926年出生的自愿者组成的精锐部队。也就是说,只要在1943年内达到17岁者即可。此前德国征召兵源的最低年龄限是18岁。战争打到现在,生产战争物资的任务落在了后方的妇女和老人身上,而在兵力补充方面,如果不降低法定的征兵最低年龄,德国就没有了后续兵源,于是16到17岁之间的“孩子兵”披挂上阵了。相应地,加入党卫军的身高条件也为之放宽,由原来规定的1.78米下降为1.70米。帝国青年局局长阿克斯曼明确表示:“不需要家长的认可。”
这一年,党卫军共征召了35,000名这样的小兵,其中大部分人被运送到比利时完成了少年师的建制。因为这些小兵尚未成年,需要按照从事重体力工作的兵种的标准供应营养,他们每人每周要保证能喝到3.5公升的鲜牛奶,“婴儿师”由此得名。此外,发给成年军人的香烟和烟叶,在孩子兵这里变成了糖果和巧克力,这个规定一直执行到1944年3月16日,以后孩子兵们就可以抽烟了。
也许这一段文字并不能引起观众的反应,但是当镜头对准电影中这些被重现的年轻孩子们的时候,我相信没有人不动容。残酷的战争让他们早早地就离开了家园,在战争结束时,他们活了下来,但是他们是否能够回到家乡还是未知数。
电影的开头部分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来阐述这些男孩是如何被培训为排雷兵的,在针对地雷实物进行演练时,看着他们颤抖的手,我们也为他们捏了一把汗。其中一名德军战俘由于紧张一直无法下手拆除地理的引信,我们都会认为这名角色肯定就要在这里终结了,但是奇迹般的他成果了。当我们都放下一口气时,一声巨响把我们的紧张情绪重新拉了回来,一个我们都没有过多关注的生命就这么结束了。电影中还有多次类似的情节,每当我们放松精神的时候,悲剧就会发生。当排雷工作慢慢进入正轨,大家的排雷经验逐渐丰富起来,好像这项工作很快就能顺利结束时;当丹麦军官与德军战俘逐渐打成一片,度过一天愉快的休假之后;当年轻战俘们终于要完成任务,畅想着未来的生活时,一次次爆炸都如此虐心。最终,当我们逐渐丧失了希望,悲伤地认为他们都将客死他乡时,他们中的一小部分居然能够回家了,我们的内心中又有了一丝温情。
除了这些排雷的年轻人,另一位让人感动的角色就是丹麦军中的拉斯马森中士长,他算是那群德军战俘的监工。最初,他也对这些年轻人充满了仇恨,不提供食物,无休止的进行体罚,晚上还要锁上战俘营的房门,其实他们无处可逃,因为雷区附近根本没什么人烟。与这些孩子共度一段时间后,中士长开始称呼他们为:孩子们。确实,这些战俘完全可以作为他的晚辈了。他还为了他们去厨房偷食物,顶撞上司。他开始跟孩子们谈心,因为事故失去孩子而伤心。休假时,他与他的孩子们进行足球比赛……然而,这一连串的温情却被一颗被遗忘的地雷终止了,他的爱犬因此丧命,军士长命令参与排雷的孩子们进行死亡行军,让他们走过每一寸他们认为已经完成排雷任务的海滩。此时,战争的伤痛又重新回到了军士长的心头。然而,军士长最终还是展现了人性的伟大。在影片的最后,只有四名年轻人幸存了下来,当他们以为任务结束了,可以回家时,他们却被送往了一处新的雷区,绝望笼罩了每个人。我们的心情也跌落到了低谷,好像影片中的场景,阴云密布,冷雨沥沥。而军士长却将他们接了出来,送到边界处,让他们快跑,逃离这里的一切,新希望也由此诞生了。
整部影片充满虐心,残酷,战争改变了所有人的人生轨迹,最终还是留有一丝温情,也许就是这种温情让人类不断反思自己,为了更为美好的世界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