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决定开始跑步,享动365读了两本关于跑步的书,一本是《爱上跑步13周》,一本是村上的这本《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前者有助于掌握跑步的基础知识,照着书中的方法跑步,基本上坚持2、3个月下来,跑个10公里应该没问题。后者没有太多跑步技巧,只有作者一路跑下来的心路历程,或苦、或甜,或长、或短。
2.
无疑,作者是作家里跑马拉松最多的。村上在该书的最后一章的最后一段写到:假如有我的墓志铭,而且上面的文字可以自己选择,我愿意它是这么写的:
村上春树
作家(兼跑者)
1949—20**
他至少是跑到了最后
作家(兼跑者)是作者的标签,我们很多人一生都无法用简单的两个词说清楚自己,村上做到了。成为作家(兼跑者)不是作者从少就刻意规划而成,是自然而然,性格使然。
3.
大学毕业后经营一家酒馆,使尽全身气力,店铺有了起色,有了盈利,一次在神宫球场看棒球比赛动了写小说的念头,开始尝试。好在作者第一部利用业余时间写作的作品《且听风吟》,就获得编辑部的认可,并获得新人奖。开始写作那一年,作者29岁。边开店铺、边写小说的日子,生活没有规律,得周旋于各式各样、形形色色的人。为了寻找灵感抽烟很厉害,每天60支。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几年,“每个日子在肉体上都辛苦难熬”。
1982年那年,村上33岁,决定转让店铺,全心全意写小说,成为职业作家。抽烟引起手指变黄,身体总是散发着烟味。作者体重遽然增加,意识到需要找到一种健康的方式来保证身体,跑步成为自然的选择。喜欢独处的性情,不以独处为苦,可以独自一人长距离跑步,可以四五小时伏案写作。
4.
跑步不需要别人来帮忙,不需要对手,一个人就可以开始,也不需要任何特殊的设备,不一定要到特定的地方去。只要你有一双跑鞋,一条好的路,就可以跑得很高兴。爱上跑步的习惯帮助村上克服了抽烟的欲望,并最终帮助他成功戒烟。跑步这项孤独的单人运动,成为作者与自我对话的最好时机,跑友间的相互一笑,跑步过程中的偶遇及遐想,也成为作者源源不断的小说素材来源。
一开始简单地为了加强自身的身体,喜欢了,跑步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呼吸、吃饭,必不可少。“长跑运动更适合我的性格,这也是这项运动之所以能很自然地融入到我的生活的原因。”,对于自己喜欢的事就能够坚持做下去。每年一次马拉松,有时甚至两次,不管遇到什么情况。
年龄逐年增大,42.195公里的路程,难免出现意外,作者从不中间停下走路,他怕一停下来,便失去了继续奔跑的勇气,要永远跑到终点。作者说自身对竞赛类的运动不太热衷,对比赛的名次也不怎么看重,不太计较输赢,只在乎每次与自己设定的目标相比是否有提高,超越昨日的自己便是意义。
5.
成为一名出色的作家,尤其是小说家,村上认为有三个方面的素质必不可少:天赋、专注力、耐力。天赋特别好的,后两个方面稍差点也还好,对于普通的写作者,专注力和耐力的要求就高了。如果说写文章是脑力活,那写长小说可是个体力活。而跑步可以很好地锻炼专注力和耐力。“把自己所拥有的有限才能,专注到必要的一点的能力,如果没有这个,什么重要的事情都无法达成。”
每周60公里、70公里、80公里这样的距离,对普通人来说是可望不可及的距离。不过这样的距离,作者也是从最开始跑20分钟就气喘吁吁,到慢慢习惯,日记月累。在读书时候,作者曾一度厌恶学校的体育教育。
6.
参加完一次北海道100公里的超级马拉松,在成功挑战了跑步的极限,作者的心态发生了一丝微妙的变化,出现了所谓的跑步蓝调,对一成不变的跑步变得有些倦怠,作者开始尝试铁人三项。铁人三项是一项更具挑战性的运动,要求更高,需要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完成游泳、自行车和长跑的训练。在常人眼里,这些人可能被视为怪人。
每次比赛都需要长期运动准备,更需要参赛经验的积累。作者在2000年的村上铁人三项赛中游泳环节出现意外,造成了唯一的一次中途弃权。经过4年的刻苦练习,2004年村上再度挑战村上铁人三项。
跑步、写书,如此往复,这便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