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又看了《怦然心动》这部电影,这是第三遍了。因为我想写点关于这部电影的东西了。
第一次看只是觉得很好看,却连名字都忘了,因此也才会看第二次。第二次看的时候,对很多细节的地方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知道自己觉得它好看的原因,同时也把朱迪这个女孩深深地刻在了自己的心里。
这部电影并不仅仅说爱情,也说亲情,也说梦想。
从朱迪对男主的一见钟情,砰然心动说起。只是因为那双动人的眼睛,朱迪就深陷其中,不可自拔。是啊,爱情的最开始不就是这么的肤浅而又毫无道理可言吗?
朱迪无疑是勇敢的,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便毫无顾忌地放肆喜欢。
可是,你那么喜欢我,我就是讨厌你。你怎么那样的与众不同,你缠着我,让我也变得和大家不一样了,我都因为你被大家取笑了。
我太理解男主的这种纠结心情了,小孩子就是怕和大家不一样,觉得不一样就是错的,不好的,不安全的。所以你这么明显的喜欢行动对我来说是一种困扰。
朱迪很优秀,朱迪很能干,朱迪还能孵小鸡,饲养小鸡,生蛋了之后卖给邻居。面对这样独立的朱迪,男主甚至都不敢跟朱迪说不需要她家的鸡蛋,因为他不敢跟朱迪理论,于是只能逃避,宁可选择偷偷把鸡蛋扔掉。
在朱迪的反衬下,男主显得懦弱没有主见,胆小又怕事。可能不是男主太弱,是这个年纪的朱迪太强大。
朱迪有自己的独立思想,有自己要去守护的东西,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梧桐树要被砍倒时,她独自一人守护梧桐,她热爱梧桐树上的风景,她心中有远方。
虽然电影海报上是两个人一起坐在梧桐树上,可是我多遗憾男主在朱迪叫他分享美景时离开了,多遗憾朱迪在守护梧桐树时寻求男主的帮助时他离开了。
于是,朱迪也终于看清了自己一直喜欢的这个人,也许是自己看错了这双眼睛罢,便也能决绝地离开了。
张爱玲曾经说过:喜欢一个人,就是把自己低到尘埃里,然后开出一朵花来。这样的一朵花,顶多也就是孤芳自赏罢了。你确定这个人值得?
我们应该像朱迪一样有自省意识,省视自己爱的这个人到底值不值得爱,不要让爱情变得盲目。你是因为这个人有吸引你的魅力才爱他的,而不应该是你在这个人的身上付出了多少感情,这叫死磕。
于是朱迪离开了男主的生活,男主得以在远处再看朱迪,忽然发现她熠熠生辉。原来隔的近了,反而没有看清。距离产生美,古人诚不欺我。
男主最终发现了朱迪的美,happy ending.
其实女主和男主之前的错过,这样的一个设定也完全合乎常情,一般相同年纪的小男生和小女生在心智发育上是不对等的。女生已经懂得开始思考了,男生还在懵懂时期。 就像我以前有个很大的疑问,为什么男生都会去喜欢班花,男生难道都这么肤浅吗。后来读了渡边淳一先生的书后才解开疑问。是的,那个年纪的男生就是这么的肤浅,他们还被生理冲动所控制呢,只能表现出动物性。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
说要爱情,再说到亲情。
全片最打动我的那句话应该是说到朱迪叔叔的那段。朱迪父亲心甘情愿因为弟弟而过着清贫的生活,朱迪母亲心甘情愿因为丈夫过着需要打零工补贴家用的生活。
朱迪旁白:争吵过后,他们分别来我的房间跟我说对不起,我爸爸告诉我他如何爱他的弟弟,以及自己答应了父母要照顾弟弟的事情,我妈妈则告诉我她如何爱着我的父亲,爱他的坚强和善良。
是啊,爱有时就是沉重的负担,而人们却又甘愿背负着这份爱,你当然可以甩掉这沉重的负累,同时你也没有了爱,那人生岂不是会一片荒芜了吗?
爱呀,就是这么伟大而又神奇的存在呢。
特别喜欢男主的爷爷,喜欢他虽然不喜欢男主的爸爸,也能尊重他,喜欢他能发现朱迪的与众不同,不顾他人的言语去帮助她。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判断是非对错的标准,尊重他人,就是一个可爱的人。
关于那句经典句子: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我倒想说,可能要遇到一个色彩斑斓的人很难,但是你遇到的人中应该都有自己的一点色彩,遇见的多了,细心去发掘,不是也能看到彩虹吗。
丢了梦想的老爸,谁敢说他不是个有担当的一家之主呢,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去为家庭的生计忙活,只是如果被生活搅弄得满口抱怨和对他人生活的指手画脚,那就只能惹人生厌了。
所谓生活,谁说不是捡了西瓜丢了芝麻,只是看你更喜欢吃西瓜还是少不了芝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