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社交媒体上,大量格言越来越频繁地被转发,比如,对未来的真正慷慨,是把一切都献给现在。或者,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一些早已去世的格言作家也变得更加广为人知,新的格言书籍依然受到出版商和读者的欢迎。人们为什么会那么喜欢格言,在互联网时代,这种文化需求好像也变得越来越明显?英国作家兼媒体人萨姆·利思(Sam Leith)在《卫报》发表文章,分析了什么是格言文体,以及格言体流行的原因。
利思介绍说,格言并不是英语世界的一个显著传统,但它在文学创作领域的流行经久不衰。人们像需要一种真理和智慧的引导一样,喜欢阅读格言。就像英国诗人奥登(WH Auden)说过,“格言必须让读者相信,它要么是普遍真理,要么起码是对一个阶层的所有成员来说都是对的,(它)跟某一个读者确信的东西无关。”
也有评论家说,格言有一种“令人望而生畏的品质,仿佛你是个局外人,或者让人觉得,如果你不同意这种说法的话,你就是个榆木脑袋”。
比如,一位英国作家(叶海亚·拉巴比迪Yahia Lababidi)刚出版的格言集《史诗的失败:靠冥想为生》(Where Epics Fail: Meditations to Live By)中,就有大量类似这样的格言,“我们没有选择自己的工作,我们只不过是对此表示同意”,“现实是一朵绽出一千瓣花瓣的玫瑰”等等。
那么,格言到底是什么?它和谚语(proverb)、警句(epigram)等有什么区别?
利思说,格言是一种很难下定义的文学形式。和谚语比较来看,谚语往往凝聚了一种实用智慧,比如说“及时缝一针能省九针”,表示及时行事,事半功倍;而格言戳中的往往是普遍真理。《企鹅版文学术语与文学理论词典》的解释是,“格言是对真理或教条的简洁陈述,是一种精辟的概括。形式可以幽默诙谐,也可能不是。”
不过,利思强调,简洁性只是格言的一部分。格言真正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人们默认格言所说的都是事实。所以,格言也会有一种傲慢的特点,格言作家会觉得自己和读者不是平等的关系,就像他们从高处抛下几丝真理,读者们要么接受,要么扭头离开。但是,格言表达的内容,又需要是能引人思考的,它需要包含一些哲理、智慧甚至悖论的元素。就像哲学家苏珊-桑塔格曾说过的,“格言是一种贵族思考的标志。”
换句话说,格言陈述的是普遍事实,能说出格言的人,基本都有一定的权威,而格言的内容在某种程度上是出乎意料的,是矛盾或者幽默的。
关于人们为什么那么喜欢格言,利思还分析说,格言是一种带有诗意的文学形式,它可以归入哲学甚至神学的范畴,更加引人深思。很多哲学家、诗人、甚至艺术家,都创作过大量格言。像尼采、叔本华、帕斯卡、奥斯卡·王尔德、还有中国的孔子。
以尼采为例,剑桥大学的哲学家、格言书编辑迈克尔·坦纳(Michael Tanner)就指出,尼采的格言录中既有大量只有一两行字的短小的巧言妙语,比如“那些瞧不起自己的人,最终还是会因为自己的自我贬低而得到自尊”;也有一两页长度的迷你文章。
在坦纳看来,格言主要有两种类别,一种是“戛然而止,结束整个话题”,另一种则会“打开你的思路”,引发进一步思考。而格言的基本范式应该在于,它“会让你面露一丝苦笑,同时内心感到震颤。格言的主题是人性,它剥离了表面的幻觉。它不一定甘甜悦耳,但倾向于引人深究”。
不过,利思最后总结说,也许格言的文体特点,像简洁、充满智慧、引人共鸣等,比较适合社交媒体环境的传播气质。但是,利思也发起了一个开放式的讨论,提醒我们也要思考,在网络时代读了那么多格言,我们的生活真得变得更有智慧了吗?
以上就是《卫报》关于格言体为什么一直那么受欢迎的分享,希望对你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