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上有一个名为“抑郁症”的超话,目前拥有27万粉丝和68万帖子,稳居医疗超话第一名。
抑郁、焦虑、悲观等负面情绪等是现在很多人都在面临的问题。
不知你是否见过或者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工作中,发现怎么努力也跟不上进度,干脆破罐子破摔;
多次被人拒绝后,内心开始怀疑自己,同时也失去向人求助的勇气;
和恋人分手后,不再相信爱情,始终无法做好进入下一段感情的准备。
很多人在经历过多次或者一次的失败后,就开始怀疑自己,认为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改变现状,只能任由自己陷入焦虑的漩涡中,无法走出来。
浙江大学心理学博士、知名心理咨询师陈海贤在《了不起的我》给出了一种解决方案:从思维模式中了解引发抑郁和焦虑的根源,转换思维模式,是走出焦虑的良方。
01 焦虑、抑郁的背后,实则是陷入了绝对化思维的陷阱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
两群狗分别被关在有开关的笼子A和没有开关的笼子B,两个笼里之间有铁杆相连。当接通电源时,A笼子的狗通过努力找到了切断电源的开关,而B笼子的狗发现怎么都无法消除电击带来的痛苦,每次只能等待A笼子中的狗切断电源。
当塞利格曼将两群狗都放入同一个低矮且上面有出口的笼子C,接通电源时,原来A笼子的狗很快发现可以跳出去,而B笼子的狗却始终趴在地上,痛苦地哀嚎着。
塞利格曼将B笼子中狗的表现概括为一个著名的心理学概念:习得性无助。他认为,习得性无助是抑郁症和产生焦虑的根源。
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出,习得性无助,其实就是在经历失败过程中习得的无力感和挫败感。尽管环境有变,那种无能为力的想法始终无法消除,只能采取回避行为或者抑郁情绪应对。
陈海贤认为,在这种习得性无助中,我们经常觉得“再做什么都没用了”,这种思维是一种绝对化思维。
绝对化思维,尤其是对挫折的绝对化,让人经常陷入习得性无助当中。
朋友小戴,之前在一家加班较多的私企上班,结婚生娃后,想有更多的时间陪娃,前年就辞职打算考教师。
去年在一次教师面试中,由于准备不充分,而且没有教学经验,所以面试表现较差。
后来,她告诉我,她已经放弃了考教师的目标,现在正处在职业规划的迷茫焦虑期。因为她从那次失败的经历中得出一个结论,她不适合从事教师行业。
小戴的这种“只要一次不成功,那么我就不适合”的绝对化思维,让她陷入找工作甚至职业规划的焦虑情绪中。
焦虑情绪的背后,其实隐藏的是绝对化思维,对挫折进行了绝对化的加工。
02 绝对化思维,实质是对伤害的抽象化
焦虑和抑郁情绪,是因为对挫折的绝对化加工。那么绝对化思维又是如何对挫折进行加工的呢?
陈海贤认为,绝对化思维来源于我们对伤害的抽象化。
人们对伤害的抽象能力,在对事情的判断上可见一斑。
老公有时工作忙,晚上回来的晚,我独自一人在家带娃做家务,感觉身心疲惫,就会发牢骚,“你总是回来这么晚,很少关心家里的事。” “总是”这个词就是一种以偏概全的抽象评论,不符合事实真相。
偶尔发生的事情,就抽象为从过去到现在,甚至未来都会如此发展下去,没有改变的可能。
比如,某公司来了一个重点项目,需要经常加班,有些员工抱怨工作没完没了,有些员工却认为只是阶段性的忙碌。
前者把这种状态抽象为永久的持续性忙绿;而后者用客观的观察心态,认为忙碌只是阶段性的,等项目结束后就可以休息调整一下,给变化留下了空间。
朋友小戴由于一次面试失利,就觉得以后的面试一定也不顺利,从而认定自己不适合在教师行业发展。如果下次考公务员,面试再次失利,就认为自己不适合做公务员;再把范围扩大一些,认为自己不适合在事业单位工作。
对于绝对化思维的人来说,受到的伤害越大,就越关注想象中的、抽象的、远的事情,而这些事情与当前的事实和情景却无关。
03 近的思维,助你着眼脚下,走出焦虑
绝对化思维,让人关注抽象的、远的事情,属于一种远的思维,与之对应的是近的思维。
所谓近的思维,就是关注真实的、正在发生的、近的事情。
《了不起的我》中有这么一个故事:从前,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化缘回来到达山脚下时,天已经黑了。小和尚问老和尚:“师父,天这么黑,路这么远,山上还有悬崖峭壁,各种怪兽,我们只有这一盏小小的灯笼,怎么才能回到家啊?” 老和尚平静的说了三个字:“看脚下。”
“看脚下”就是告诉我们,不要被遥远的目标和路上可能遇到的障碍吓到,关注眼前真实的、可以控制的事情,这就是近的思维。
远的思维让人只想看自己想看的东西,却把我们带离此时此地,想看却看不清楚,从而感觉迷茫、焦虑。
近的思维会让人不断跟现实接触,把我们带到此时此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上长期保持专注,一专注,就沉浸在事情里面,也就没有焦虑和迷茫而言了。
那么如何掌握近的思维方式呢?
三条原则,可以帮我们掌握近的思维方式,远离焦虑:
第一、用描述性语言,而不用评价性语言。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描述性语言就是,不带评价,用客观事实表述正在发生的事情。
比如,用“最近三个月工作加班,是因为项目紧急,等项目结束就可以休息一下了” 代替 “工作总是需要加班,没完没了,什么时候是个头”。前一种表达方式,可以给自己留下改变的空间,而后一种就没有给自己留下改变的余地,只能任由情绪在内心发泄。
第二、描述具体的情况,而不是抽象的问题。
问抽象的问题,只能得到抽象的答案,最后遇到具体的事情,还是不知道怎么办。
很多来访者经常这么问陈老师,“我很内向,每次遇到人都很紧张,怎么办?“ 这么提问,老师为了能更好的解决来访者的困扰,只能用具体的问题反问对方,”你遇到哪些人会紧张?遇到哪些人不会呢?“ ”在什么场合容易紧张,什么场合不会呢?“等等。
正所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就像我们在向朋友求助的时候,如果被拒绝,要具体分析:为什么朋友会拒绝你,是不是朋友最近也比较忙,刚好赶在一块了?而不是直接抽象反问自己,是不是我天生不招人待见?
第三、关注现在能做的,而不是结果。
人们总是先判断一件事情的结果,评价一件事有没有用,再决定要不要做。
可是,很多时候,一件事有没有用,也是因人而已的。
比如,读书已经是公认的对个人成长非常有用的事。可是,呈现出来的结果却是千差万别。
如果做什么事情都不能投入,那么通常都不会有结果。
很喜欢一句话:不是因为有希望才去努力,而是因为努力了才有希望。
当你感到迷茫焦虑,觉得做什么都没有用的时候,不妨问自己两个问题:我现在能做什么?我愿意做吗?
当你担心简历投出去如石沉大海,而不敢投简历找工作的时候,此时就是陷入了远的思维,过度在意结果。
用近的思维模式将自己飘远的思绪拉回来,问问自己,我眼下能做什么?我愿意吗?
无论结果如何,眼下我能做的就是好好准备简历,然后投出去。我当下愿意为了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而付出努力。
描述而非评价、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关注当下,掌握这三条近的思维原则,当陷入迷茫的时候,可以提醒我们着眼脚下,走出焦虑。
古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有句名言:“人不是被事物本身困扰,而是被他们关于事物的意见困扰。”
一件事如何影响我们,并不取决于事物本身,而是我们用什么的样的思维模式去思考它。
希望我们在实现自己目标的路上,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可以借助近的思维模式,走好当下的每一步,做活力满满的自己。
《了不起的我》是陈海贤老师用自己多年的心理咨询案例加分析的方式,写成的一本关于自我发展和个人成长之书。当你感到焦虑、迷茫或者在成长之路上遇到困难时,不妨翻开这本书,你一定可以找到属于你的答案。